APP下载

山东省资源环境状况分析

2019-03-28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1期
关键词:总量山东山东省

(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 西宁 810000)

一、问题的提出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下辖17个地市,是中国的沿海经济大省,长期占据中国各省经济总量第三的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山东省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首先,由于一些传统产业比较多,经济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创新力不足,导致山东经济发展后劲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比如雾霾天气、海洋污染等等。因此,本文拟从资源环境方面对山东省的生态状况做出分析,并试图找出山东省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

二、山东省资源环境状况分析

(一)水资源及海洋资源利用状况。近年来,山东省制定了海洋强省的发展规划,青岛、日照、威海等临海城市海洋经济不断发展。2017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48万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9.1%、全省生产总值的20.4%,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从2010年到2017年山东省的水资源总量下降了84亿立方米,并且在2014年达到最低点,2017年,全省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1/6,山东省的水资源形势严峻。2017年12月,国家海洋督察组发现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海洋资源利用依然粗放,违法围填海和海洋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依然存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突出。“督察组在了解山东省入海排污口设置等情况时,山东省环保部门提供了558个入海污染源的情况,经督察组排查发现,全省各类陆源入海污染源899个,仅有153个纳入监管”。

(二)资源能源利用状况。山东省从2010年以来,对于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是连续上升的,到了2015年开始下降,而对于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的生产总量却是逐年上升的,八年间的生产总量翻了十倍,这说明2014年以后山东省的整体环保意识增强,对资源的开采力度减小。其中煤炭的消耗量是连续升的,2017年煤炭消费占总能源消耗的80%,能耗居全国首位煤炭消费总量大、占比高是山东能源结构的突出矛盾。2017年能源消耗占全国的9%,能源消费总量却居全国首位,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0.57吨标准煤。这说明山东人们的生活当中对能源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再加上重工业对资源的需求,山东省的资源能源现状十分严峻,从资源的利用上来说不利于可持续的发展。

(三)污染物排放及处理。2010年以后山东省的废水、废气的排放量逐年下降,但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每年都是大于处理量的,这说明山东省的污染物排放量巨大,污染物的处理仍然没有彻底解决。由于山东传统产业较多,占工业比重约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约70%,重工业的发展更加加剧了山东省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全国第一,山东省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依然严峻。

三、山东省资源环境状况出现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恶化。山东能源消耗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位居全国前列,资源环境承载力接近上限。能耗居全国首位,煤炭消费占总能源消耗的80%,煤炭消费总量大、占比高;山东省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全国第一。环境恶化及资源的过度消耗,严重制约着山东可持续发展,山东经济的发展亟待完成新旧动能的转换工作,只有将经济的重点放在高技术、低能耗的产业发展上,才能大幅度降低污染,从而使生态环境向好发展。

(二)产业不合理,创新意识不强。山东主营业务收入排在前列的轻工、化工、机械、纺织、冶金,多为资源型产业,能源原材料产业占比40%以上山东形成了资源型、重化型产业结构,产业层次低、质量效益差、污染排放重,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的环境问题依然严重,严重阻碍着山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山东作为老牌工业强省,在传统产业具有优势,但是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力密集型已经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动力了,今后的发展需要牢牢地和科技与创新结合在一起。

(三)政府监管不到位。一方面,山东干部遇到新矛盾新问题习惯于“向后看”,看有没有成规惯例可循、有没有现成经验可用,这就造成了山东省自上而下的守旧思想,政府不敢想、不敢干循规蹈矩。另一方面,山东省对于工作的监管不到位,以2017年为例,全省各类陆源入海污染源899个,仅有153个纳入监管,政府的监管不到位造成了一些企业的顶风作案,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山东污染程度的加深。

四、政策建议

(一)产业结构优化。山东在装备制造、化学等行业具有深厚的底蕴,可以依靠科技创新能力,稍加改变,就可以形成更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其次,在产业整合优化中,各城市应以地理和资源优势为基础,深化产业分工和产业合作。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区域集聚效应,辐射到周边地区,以此改善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从而使得东中西部的发展差距缩小。山东半岛沿海城市可以重点发展海洋等新型经济,西部内陆地区要提高资源利用率,以资源为主的城市大力发展低消耗产业,以技术手段降低能原消耗。

(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制约着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科技创新意味着一项新技术的产生,新技术的产生就可以使传统技术得到升级,劳动生产力得到提升,从而产业结构就会不断地得到优化升级,经济增长的方式得到转变,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意味着有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可以应用到生态保护中来。科技创新也是资源永续利用的关键环节,人们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合力的进行开发利用资源,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的稀缺和短缺问题,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山东”。要增强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倡导绿色可持续的生活观念,对于人们的日常垃圾等进行合理的处理,将绿色观念和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塑料瓶换硬币等等;最后,要确保生态保护的科技含量,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生态保护、水土流失等领域的新技术的开发。

五、总结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山东省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改变人们传统的不可持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从整体上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和行为规范。加大教育投入,加强科技创新,从根本上扭转人们的观念,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转变,从根本上变革生产方式,从而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总量山东山东省
图说山东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