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企业公民的价值观之道德责任

2019-03-28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1期
关键词:阿里巴巴公民公益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江西 九江 332000)

9月10日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宣布了卸任董事会主席的消息,此消息一出便引起了全民关注,并迅速占据了各大媒体的新闻头条。在人才济济,精英辈出的当今社会,并不缺乏可以消费的话题。为什么一个平民企业家的退任能引起全国的轰动,这值得深思。马云,这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在中国人眼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商界领袖,而是一个全民偶像。他一手建立的商业帝国—阿里巴巴,其业务范围包括了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尤其是他创立的移动支付方式—支付宝获得了巨大成功,其业务惠及中国九亿人民,几乎覆盖了全国。在当今的中国,上至大型商超,下至流动摊贩,基本都在使用支付宝收款。一个发展中国家能拥有一个几乎通用的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能在中国达到如此的普及程度,这一点是许多发达国家都难以企及的。但是支付宝并不满足于国内市场,它的终极目标是让支付宝业务遍及全球。其进军东南亚的计划已经获得了初步的成功,实现了对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等国购物餐饮娱乐行业的全覆盖。不仅如此,欧美市场也正在扩张中,目前美国,德国等国家某些机场超市及一些零售商店已经支持支付宝的支付方式。

在事业风生水起之时选择退任,马云的这一举动出乎大众的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计划之中。在他的卸任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阿里巴巴从来不为任何人私有,它属于全社会,而马云永远属于阿里巴巴。”马云认为自己从来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而阿里巴巴也不是一个“只赚钱”的企业。正是这样的企业价值观支持他走过几十年风风雨雨才成就了今日的阿里巴巴,在现实中他也用行动兑现了他对社会的承诺。例如,他在2011年创立了阿里巴巴基金会并宣布将集团每年0.3%的收益作为公益基金,支持环保事业。2014年马云又捐出了145亿元的阿里股权,又以个人名义创立了马云基金会。除了身体力行参与捐赠,阿里巴巴也致力于唤醒公众的爱心,根据阿里巴巴公益平台统计,将近有4.3亿消费者通过淘宝购物平台购买公益宝贝方式参与了捐赠,3.5亿支付宝用户通过蚂蚁森林种下了自己的爱心小树苗。全民的爱心如涓涓溪流汇成河,公益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事业。

阿里巴巴的生意越做越大,阿里公益事业也是如火如荼,马云一直是以高调的姿态活跃在人们视野中。他认为企业的成功与社会和人民对他的信任是分不开的,因此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回馈社会,也正是这样的企业价值观才支撑他走到了现在,成就了阿里巴巴今日的辉煌。但是外界对他的高调褒贬不一,并且现实中对于他是否真的恪守他口中的企业价值观也一直存有质疑。公益与价值观,这是否他商业运作的一个部分,只是一种公关手段而已?企业价值观是否真的存在,所谓正确的企业价值观是否真的能推动企业发展?许多反对者认为他只是在唱高调。但是在时下的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者开始意识到企业价值观的重要性,并且思考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事实上企业和社会彼此是相辅相成,共同繁荣的关系。企业作为社会与国家的一份子,应当把社会的理想标的作为自身奋斗信念的去经营,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与社会的价值取向始终保持一致。企业公民的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和接受。

一、什么是企业公民

企业公民的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倡导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企业精神,反对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要求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要尽最大努力回报国家与社会。与公民的概念一致,企业公民必须承担与权力对等的义务。经济指标再也不是评判优秀的企业的唯一标准,取而代之的是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对责任的履行程度。一个企业是否成功不在于企业为股东赢得了多少利益,而在于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对社会发展贡献了多少。企业公民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企业公民属性,使得企业的形象更为鲜活,强化了企业的社会性,突出了企业的使命感与责任的同时也给予了企业的社会归属感。企业公民概念的提出为企业建立与社会理想一致的企业价值观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成为企业为广大人民的福祉而奋斗的内在动力。企业公民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类:道德责任与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又包括定期缴纳税款,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保护企业员工权利,遵守正当竞争法则,提供合格产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自然环境维护,具有强制性和不可议性,是企业必须承担的义务。而道德责任的履行采取的是自愿原则,其内容包括企业的爱国责任,慈善,和环保公益等,目的是引导企业树立积极向上,服务社会的价值观体系,激发企业正能量。

二、现状和理论体系的问题

企业公民的理论一经提出便获得了公众的相应。虽然某些大型集团企业已经将其纳入它们的企业价值观体系,但是中小企业对其认可度极低。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只是满足了企业公民中的社会责任的要求,而规避和忽视道德层面的要求。因为履行法律规定义务是本职义务无法避免,但是承担道德责任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中小企业便无暇顾及。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于小企业而言,利润是生存之本。承担道德责任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使得其产品失去价格竞争优势。赋予企业过多的道德责任,过多地进行人为干预,会阻碍市场经济自由的发展。因此中小企业认为企业公民的概念是不符合实际的。

道德责任对企业的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企业基本社会责任的深化与升华。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的监管和评测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如税收,劳动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内容在相应的法律体系中有明文规定和既定的标准。如果企业不达标,可以直接援引法律进行处罚。而公众对企业道德责任的伦理一直存有疑虑。首先,企业的道德责任以引导为原则,缺乏强制性,企业参与程度较低。其次,缺少了法律准则作为支撑,没有量化的标准,对企业道德责任的承担情况的评估相对困难。而一套实际操作性不强的理论也缺乏存在的意义,企业公民的理论基础是薄弱的。因此,社会如果需要企业承担起道德责任,首先要完善企业公民理论体系。企业参与度不高的原因是企业缺乏承担道德责任的动机,既然如此,企业为什么要承担道德责任?是否有必要对道德责任进行量化?这是理论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学术界有两种理论可以解释企业承担道德责任行为的动机:一种是工具论,另一种是社会良知论。

三、社会良知论和工具论之争

工具论的主要观点是企业公民的一系列道德行为都会受到社会的回馈。企业可以把道德责任作为一种营销的工具,以此获得相应的利益,这又被称之为公益营销。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参加环保公益活动获得公众广泛的关注度,从而产生品牌效应。事实上在中国企业利用公益营销手段走红的例子并不少见,农夫山泉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与某些企业动辄上亿的捐款相比,农夫山泉对公益的投入并不算多,但是却在公众心目中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公益品牌形象。这要归功于2001年农夫山泉推出的公益广告和它的广告语:一分钱,一份力量。然而近年来工具论也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批判,原因是用履行道德行为作为交换购买消费者的支持,始终没有摆脱趋利的属性。那么,企业仍然有可能为了利益,违背道德伦理。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企业为了偷税漏税进行大额捐赠,致力于环保公益的企业自身污染排放不达标。因为工具论本质是有偿的,是以利益诱导企业从事公益。

与工具论不同的是,社会良知论倡导的是无偿的利他的行为。以社会良知为指引的企业很难被不良动机驱使而做出违背道德的行为。道德责任行为有两项内容-企业爱国文化建设与参与公益活动。

参与公益活动是企业承担道德责任的最集中的体现。企业公益是一种典型的利他主义的行为,指的是企业把时间或者所获得的利润转交给与之没有利益关系的受众。参与公益最直接的方式是捐赠,如捐款,向受众免费提供产品或服务。而对于企业来说,时间也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因此,除了直接捐款捐物以外,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花时间宣传公益,致力于唤醒公众的爱心。例如支付宝新增加的蚂蚁庄园板块就是企业用心做公益的一个体现。用户通过参与每天的打卡活动,以及科普答题活动,可以获得爱心鸡蛋,用于捐赠爱心。阿里巴巴将根据相应的爱心数目兑现相应的捐赠数额。目前捐赠的项目有“守护儿童舌尖安全”,“我送盲童一本书”,“用爱共建减灾教室”等。经营这样的爱心平台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阿里巴巴为什么不选择更方便快捷的直接捐款的方式?阿里巴巴这么做原因在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企业的能力是有限的,它的力量相对于广大贫困人口来说是单薄的。而公众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通过这种启蒙的方式能唤醒公众的良知,是功在当代立利在千秋的事业。企业拥有财富与资源的优势,因而对于社会良知的推动承担着重大的责任。

与企业参与慈善的高涨的热度相比,建立企业爱国价值观的重要性却很少被提起。众所周知企业成功的秘诀是发展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而爱国文化的建立能促进企业的团结一心,共同奋进的氛围的形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信念的建立,一个人一旦树立起信念,面对挫折就会有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精神。类似的,企业爱国的信念一旦形成,所有员工就有了为之奋斗的精神内核,而且这种企业文化会一直传承下去,随着时间推移历久弥新,成为企业稳固的基石。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劳动者的思想高度直接关乎企业的未来。如果企业员工们了解到在中国仍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仍在贫困线上挣扎。企业员工就会意识到资源是有限的紧缺的,继而自发的履行节约资源的义务,更积极配合企业更精细的管理工作,最终实现对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合理利用。除此之外,员工们会更加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去创造更多的价值,为改变中国尽一份绵薄之力。此外,了解中国历史有利于培养企业的爱国情结。近代的中国饱受列强的欺凌与压迫,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中国人必须奋发图强。由此可以激发企业员工为国争光,为中国崛起而奋斗的志向。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样的民族气节会内化为一股恒久不竭的毅力,支持员工钻研科技,研发产品。使中国走上科技强国之路,以科技推动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纵然企业公民理论尚有不完善之处,但是它的基点是正确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在中国企业公民的接受度不高,原因是大部分企业仍然只注重短期利益,缺乏社会良知与承担道德责任的动机。研究企业公民价值体系在当下中国具有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阿里巴巴公民公益
论公民美育
公益
公益
公益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阿里巴巴:股大大,权大大,还是钱大大?
阿里巴巴打开财富之门
公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