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与东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2019-03-28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1期
关键词:运输设备经济周期自由化

(重庆万州区委党校 重庆 万州 404100)

贸易自由化是指国家之间通过减少或消除贸易壁垒,提高自由交易的水平,实现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很强的联系,贸易促进竞争,改善资源配置,并有利于形成比较优势的规模经济,以及促进社会进一步的发展。此外,贸易自由化是技术转让的一个重要渠道,它将促进发展中国家实现更快的生产率增长。由于有来自国外的竞争,贸易自由化降低了国内生产商的市场竞争力,迫使他们扩大产量。因此,企业可以以较低的平均成本进行生产,这可能会促进规模经济的发展。通过国内同行业企业间的资源配置,贸易自由化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此外,贸易自由化降低了国内商品的价格,会迫使高成本生产商退出市场,这会导致产出从低效向更高效生产商转移。因此,随着对贸易与日俱增重要性的认识,为了扩大和增强贸易,许多国家在全球范围和区域范围内更加相互紧密联系,在此过程中大部分经济体将从中受益。

中国和东盟国家经过多年的贸易和人员往来,已经在经济上形成了高度的关联和依赖关系。2002年中国-东盟双方启动建立自由贸易区,此为东亚地区最早建设的自贸区,一个人口参与最多的自由贸易区。2016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提出升级版建设,一是可启示东盟各国建设的FTA(Free Trade Agreement))升级,这样将进一步开展友好合作关系以及迅速提升本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促使亚太地区达到更髙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目标,以及经济合作方面的伙伴关系。二是能推进中国与东盟各国家(地区)签署的FTA升级和优化,促进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持续上升,有利于中国与东盟更紧密的经济关系的形成。

随着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也不断的增强:

第一,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加深了对进出口模式结构的变化以及影响。

一直以来,考虑到东盟与中国的地理区位、资源优势等众多因素,东盟就是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样的,中国对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也有着相应的地位。本文从1995年到20015年这20年对中国-东盟的双边贸易进行研究,中国从1995年的贸易逆差逐步转变为贸易顺差,并且贸易顺差在逐年增长。中国对东盟的商品进口额增长较快的是化学品、有关烟酒食物类产品以及机械及运输设备和杂项制品等商品。相反的,中国对东盟的商品的出口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由1995年到2015年的增长了将近25倍。这二十年间的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机械及运输设备和化学品、生活用品等,非食用原料、食品及轻纺制品和矿物燃料等的出口结构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整体上看东盟进口中国产品占其总进口的比重还是在快速增长。现在,相对东盟国家而言,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为杂项制品、轻纺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中国出口到东盟的产品之间的互补性较弱,稍微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相对中国而言,东盟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为化学品、机械及运输设备、轻纺制品和矿物燃料等,可见东盟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对中国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中国与东盟贸易结合度指数较高,呈逐年增加趋势,这意味着中国依赖于中国-东盟之间的商品贸易。

第二,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东盟国家内部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越来越明显。

贸易自由化对各成员国的经济影响与减贫渠道主要体现在产业间互补创造就业、贫困人口下降、人均收入提升这三方面。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生产分割加剧,中国与东盟在同一产业内部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中国与东盟产业经济的互补性主要体系在两个方面,东盟是中国资源密集型产品的重要来源地,而中国是东盟工业品的重要进口来源地。中国与东盟进行合作,削减进口关税与减少非关税壁垒、开放服务贸易市场等行为,这些都不同程度的降低了企业进行跨国贸易的交易成本,形成了中间品与最终品的产业间互补,使得更多国际的产品进入中国与东盟的市场中,最终受益者是消费者。总体而言,当中国与东盟各国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时,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的贫困率逐渐下降。

第三,在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短期内的同步经济周期时需建设有利于集团的长效协调机制。

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被认为是衡量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合作国家的经济周期是相似的,那么它们之间达成经济合作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为合作可以使得这些国家采取相同的货币政策,以应对相似的经济周期波动从而去建立共同货币区,以较低的成本取得较好的政策效果,最终实现更高层次的经济金融合作。因此,经济周期的同步性使得潜在的合作国家有可能进行更深层次的经济合作。从近十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GDP经济增长率可以看出,尽管在长期里经济周期里有共同的随机发展趋势,但中国和除印度尼西亚以外的东盟国家的经济周期波动在短期内具有同步性趋势,中国与东盟国家需要进一步强化彼此间的经贸交流和经济金融合作,建设有利于集团的长效协调机制,真正发挥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

猜你喜欢

运输设备经济周期自由化
基于传感器感知信息的物流运输设备故障自动识别
单驱动新型燃料水下运输设备设计与分析
经济周期调整
金矿提升运输设备机电控制的关键技术探析
运输设备制造业排污许可管理问题分析
美国经济数据背后:“拉长”的经济周期
探索实行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
跨越经济周期,中国企业如何创新成长
经济周期视角下的可燃冰干热岩革命
略谈金融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