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马铃薯全产业链 升级特色主食化营养产品
——关于四川特困山区发展马铃薯主食化的生产建议
2019-03-28汤云川桑有顺
淳 俊,冯 焱,陈 涛,汤云川,桑有顺,李 倩,杨 洪,张 林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成都 温江 611130)
2015年,全国启动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将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力争到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由此,马铃薯跃升为继稻米、小麦、玉米之后的第4大主粮。2016年,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
马铃薯是大宗农产品中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也是西部干旱地区和特困山区老百姓的基本口粮和收入保障,在当地出现了不少依靠种植马铃薯脱贫或致富的典型事例。马铃薯不仅在增加农民收入上发挥着坚实作用,也将成为我国贫困地区增收的主导产业。
四川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也是少数民族贫困人口集中区。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我国共划分14个连片特困区680个县,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四川省主要涉及乌蒙山区、秦巴山区和四川藏区中的11个州市60个县(如表1),总面积33.2万km2,为四川省总面积的68.3%,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占70%以上[1]。
表1 四川省特困地区分布情况
注:四川省共涉及11个州市60个县。
1 四川特困山区发展马铃薯产业措施
马铃薯作为四川乃至西南特困区的重要主粮作物,其优势及必要性十分明显:①四川省生态条件多样,一年不同时节可分别在平坝区、丘陵山区和高原山区种植马铃薯,具有周年生产的生态优势。②四川省特困山区与马铃薯主产区重合度高,且旱地或无灌溉地块居多,马铃薯以其强大的适应性和耐贫瘠能力,成为这些地区常年种植的主要农作物。③作为特困区居民的主要粮食和经济收入来源,马铃薯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多种产品,产业链长产值高,发展潜力大。
1.1 依托特有的净土优势和淳朴民风
以安全、营养、美味等关键词打造高原藏薯、羌薯等地域品牌,未来亦有发展成为地理标志的可能性,充分体现出来自高海拔地区蓝天净土的自然馈赠。例如阿坝州作为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中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辖区内的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马尔康县、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和红原县均归为我国特困区,马铃薯主食化产业是打造“净土阿坝”品牌的可靠力量,对本地粮食安全、农业结构优化和农民持续增收意义重大,对于口粮保障、精准扶贫也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1.2 建立“科研院所+企业+专合社+贫困户”的脱毒种薯推广模式
建成三代种薯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建立科研、生产、推广、产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运行机制。以 “企业+贫困户”的方式进行马铃薯的生产与供应、种薯基地建设等;“企业+科研院所”研究确立马铃薯专用品种、关键技术研制与创新和主食化加工工艺及系列产品开发等;大力依靠企业和新型农业主体,进行各环节的有效串联,产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新技术发展平台,推动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
1.3 通力整合上下游资源
形成种薯繁育、农户种植、工厂加工、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打造一条绿色融合科技、扶贫携手创业的马铃薯主食化产业发展之路。当地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吸引企业特别是种薯公司、加工企业等落户,耦合国家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科技扶贫政策和自身开发优势,以扶贫创业、奉献社会为初心,以科技、绿色、健康为主题,通过种植基地示范带动,保证加工端原材料质量安全及市场供给,降低加工成本且造福农民,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2 四川特困山区主食化产业加工模块
主食化加工技术创新及加工产品研发是产业链贯通及延伸的关键所在,因为立足于加工才能保证产业链前后延伸并调动生产、流通等环节参与,推动马铃薯主食化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2.1 优良品种的引选育和绿色生产
选育出系列适栽优质品种,特别针对马铃薯加工品种缺乏的问题,引选育出适合主食化栽种的专用品种以及特色新品种。构建与完善三级种薯良繁体系,加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广应用脱毒种薯。结合地域的实际情况和特殊环境,强化配套技术研究,进一步加强马铃薯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集成,找到行之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特困山区净土优势发挥出马铃薯产量潜力[2]。
2.2 寻求加工技术创新与突破
今后以薯泥薯浆为抓手,继续突破制约马铃薯产品成本的原料加工关键技术。以馒头为例,马铃薯馒头作为最重要的主食开发形式,是以马铃薯全粉与小麦粉按比例混合,添加辅料,经加水→调制成团→醒发→搓条→下剂→成型→两次醒发→熟制等步骤制成成品。但马铃薯含水量大,对其进行热风干燥并加工成全粉的能耗与成本偏高,特别是低光照湿润地区的工艺成本更高,且以马铃薯全粉制作馒头时需要再次加水和面,无疑是对前期干燥工序的一种浪费。四川紫金都市农业有限公司提出以马铃薯冷冻薯泥连续机制生产马铃薯馒头的思路,实现了专用品种、加工新工艺及专用生产线等关键技术的创新,较传统工艺省去了马铃薯全粉生产脱水再复水加工馒头的过程,并成功摸索配方与工艺将两次醒发改为一次性发酵,其能耗与成本降低了20%以上,同时利用薯泥生产面条、包子、切糕等多种马铃薯主食化产品。
2.3 研发营养美味的主食化产品
马铃薯营养全面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七大类营养物质,其赖氨酸的含量远高于稻米和小麦,还有两者都没有的胡萝卜素,带来饱腹感的同时又不用担心脂肪的过多摄入,符合居民尤其是学生对膳食多元、营养保健的需求[3]。全粉冲饮是获得马铃薯全营养的最便捷途径,但其口味调和一直是此类产品的重要瓶颈。在满足国家对主食化产品中马铃薯占比≧50%的新要求下,如何调配出市场认可度更高的口味显得至关重要。阿坝州米老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发出香浓全粉薯粥搭配薯浆青稞融合薯饼,马铃薯在产品中的占比≧51%。其中蔬菜味薯粥+土豆牛肉味薯饼以及甜奶味薯粥+川香麻辣味薯饼的市场认可度较高,是经开水冲泡即可享受喝粥吃饼的便捷营养餐,适合处于快节奏生活但又想好好吃早餐的工作、学习族群,也符合学生课间营养加餐所需,同时可作为养生人群的晚饭替代简餐,营销受众多样,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目前,四川部分特困区的马铃薯主食化绿色全产业链框架搭建已然成形,但产量产能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亟需政府积极推动,院企联合加大研发和投入力度,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推广马铃薯主食化产品,增强品牌培育能力,全力助推科技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