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开花结果意味着灾难吗?
2019-03-28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教育局李爱婷
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教育局 李爱婷
问号粉碎机:“竹子开花喽喂,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啊星星多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这曲《熊猫咪咪》让很多人知道了竹子不但会开花,而且开花的后果很严重,不仅竹子本身即将死亡,就连以竹子为食的国宝熊猫也要挨饿。竹子开花后结果吗?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见过竹子结果的人就更少了。大多数植物开花结果意味着美丽与生生不息。然而对于竹子而言则截然相反,开花结果不仅相对它漫长的一生而言极其短暂而绚烂,生命也将随之结束,还被人们认为是不祥之兆。
在印度、孟加拉和缅甸等国有一种令人“恐怖”的“死亡之竹”——梨竹。当地人之所以叫它“死亡之竹”,是有着血的历史佐证的。梨竹生长48年~50 年后才开花结果一次,仿佛天道轮回,未曾有过差错。刚开始它和别的竹子一样,包括竹笋都是一样噌噌往上长。经过四五十个年头,成千上万亩的梨竹便会在同一天开花,像彩排好的大型汇演一般,满眼都是美丽的竹花,让人们不得不惊叹于大自然的力量。随后,梨竹便会结出像凤梨一样大小的果实,体积是一般竹子果实的几百倍。这种果实很可口,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美味的果实带来的不仅是甜蜜,还有更多的灾难。随之梨竹上会生出许多臭虫大小的蚜虫,这些蚜虫将会加速梨竹的死亡,短短几个月内,满山的竹林都会枯萎变黄。之后不久,梨竹的果实熟透了,便一股脑儿掉下来,成全了当地的野鼠。有了食物的野鼠便开始爆炸性地疯狂繁殖。即便是这么庞大的群体,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果实消灭干净,它们把梨竹的果实拖进洞里,或者把未消化的种子拉在土壤里。等它们把果实吃得差不多了,便开始糟蹋当地人的农田,这对于以务农为生的当地人来讲无疑是灾难。所以,梨竹死亡,也是饥荒开始的时候,没有食物的野鼠大批死亡,也会带来瘟疫,随之而来的还有动乱、流离失所、举家逃荒,梨竹便成了名副其实的“死亡之竹”。然而,度过灾荒的人们回到家园,便会发现原来的竹林里长出一排排笔直的梨竹,那是老鼠的功劳。大自然让梨竹告诉人们,生命本就是往返轮回、残酷而又充满希望的。
2006年末到2008年,在印度的米佐拉姆州,梨竹又上演了令人恐怖的“轮回”,在这块土地上只剩下褐色的竹竿——这些竹子已经开花死掉了。梨竹很容易生长,那些落入小溪的果实,一被冲上岸就能发芽生长,所以它在亚洲南部分布广泛。米佐拉姆州的东北部,有一半的面积被竹林覆盖,而且大部分是梨竹。大片的梨竹开花结果,成熟的果实大概重300克,果实的果肉和果壳富含脂肪。梨竹的果实引来上千万只饥饿的老鼠。这些饥饿的老鼠在吃完竹子的果实后,又开始啃食庄稼,在一两天的时间里可以毁掉整个农田。在老鼠还没从竹林转移到人类的田地时,当地的农民不得不争分夺秒抢救他们的庄稼。
2009年的纪录片《老鼠来袭》正是讲述的这种危机,一个关于自然危机下人类生存能力的故事。澳大利亚动物学家Ken Aplin正在研究米佐拉姆州爆发的鼠灾。Ken Aplin说:“由于这里的食物非常丰富,所以这些老鼠在不断繁殖。”“只要有一棵竹子开花,就会不断有别的竹子开花,并且不停地结出果实。那些强盗般的老鼠也就暂时不会转移阵地。”Aplin对啮齿动物在竹子结果时开始繁殖的原因很感兴趣。他发现,这些鼠类的繁殖很迅速,比正常的老鼠要早4到5个月。在农田捕获的黑鼠能帮助Ken Aplin更好地了解了这个物种被开花的竹子加速的生殖周期。通过追踪竹子开花的时间,将来也许能预计鼠类带来的损失和需要援助的区域。上次当地梨竹开花结果引发的灾害是在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那场灾害导致了严重的饥荒和社会剧变。科学家们估计,大约要到2057年,梨竹将再次在米佐拉姆州上演生死轮回的一幕。
自古我国也流传着“竹子开花是灾年”“竹子开花,家庭破败”等说法,所以直到现在竹子开花在农村很多人眼里都是不祥之兆。难道开花结果的竹子真是灾星吗?
我们要想全面科学理解上述观点就要从了解竹子的生长习性,尤其是开花结果的特点入手。竹子是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有花植物,不过竹子通常是以长在地下的根茎进行无性繁殖,人类栽植发展毛竹基本利用竹子的这种特性,挖取带竹鞭的母竹栽种。开花结果是其正常的有性繁殖的方式,只不过竹子一般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才会开花结果一次。开花结果以后,竹子基本就会衰败枯死,只留下种子再度繁殖。《山海经》里这样描述竹子的生长繁育规律:“竹六十年一易根,而根必生花,生花必结实,结实必枯死,实落又复生。”
竹子开花一般都发生在气候异常时期,特别是大旱之年,通常在5月~7月开花。竹子开花有个特性,就是由同一母体(种苗、竹鞭)繁育的竹子往往会同时开花。这也是为什么近年多采用外地实生苗繁育毛竹的原因之一,目的也是为了避免突遇极端天气,本地毛竹开花全部“阵亡”,出现毛竹绝种的尴尬境况。通常竹子开花必遇大旱,在过去防灾抗灾能力极弱的年代,的确可能带来大的灾难,因而才有上述的说法。
由于竹子开花结果较为罕见,所以,竹子的果实,就是俗称的“竹米”不易得到,关于它的传言就渐渐被抹上一层神秘色彩。我国古代传说竹米是凤凰之食,古代有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的说法。竹米外观如《太平广记》中记载:“其子粗,颜色红,其味尤馨香。”过去,人们把竹米当充饥的粮食,现在则当滋补的食物、珍贵的礼品。科学研究证明,竹米可食用又可入药,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较高,据分析含有18种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比竹笋更高,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竹米,通神明,轻身益气。”竹米的外壳不能吃,炒过之后要去掉外壳。绝大多数竹子的果实属于颖果类型,形似小麦和谷粒,只有梨竹属的大小梨竹才结浆果,其果实被称作“梨竹果”,果实绿色,像小梨,果皮厚,里头没有果核,汁液却相当多。
自古至今,竹子是我们生产、生活的好材料、好帮手,用途极其广泛。而且,在精神层面,我们中国人尤其喜欢竹子,把它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竹子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历经风霜雨露、严寒酷暑的洗礼,不同百花争艳,也不与野草竞春,默默地吸收能量,高傲地挺起胸膛,任春夏流转、日夜更迭。我们要以科学、谨慎的态度对待传言,更要解析其背后蕴含的深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