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法国女性现代艺术家奖引发的思考
2019-03-28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610106
(成都大学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 610106)
2017年法国文化部颁发首个女性现代艺术家奖(Archives of Women Artists,Research and Exhibitions,简称AWARE奖),奖项获得者分别是36岁新人艺术家莱蒂西亚.郝斯曼(Laetitia Badaut Haussmann)和93岁画家朱迪特(Judit Reigl)。奖项发起人、法国货币博物馆馆长卡米耶·莫裡诺(Camille Morineau)表示:“女性艺术家在一些重要奖项上显得代表性不足,仅有20%至30%的女性获得‘杜象’奖(Prix de Marcel Duchamp)和‘透纳奖’(Turner Prize)殊荣。”颁奖人法国前文化部部长奥德丽.阿祖莱(Audrey Azoulay)表示:“长久以来女性被忽略轻视,女性艺术家必须在21世纪艺术专业领域找到她们的位子,而我们应该重新建构对女性在艺术史上的观点,并且投注更多学术评论与研究关注。”现今,就艺术、设计资源而言,竞争在所难免,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时至今日无论在亚洲,还是在欧洲,身处在艺术和设计行业金字塔顶端的依然以男性居多,女性艺术家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的发展局限性依然存在。2007年,法国经济社会委员会在《决策领域中的女性地位-以促进男女平衡为目标》报告中指出:“制约女性成为领导者的因素包括3个方面:社会文化与教育因素、社会组织与官方机构以及女性职业生涯的个人规划。”1因此,本文以AWARE奖设立这一事件为契机,探讨法国近十年来基于这三方面对保障女性权益和发展当代艺术的成功经验与举措,对促进中国当代女性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图1 2017年AWARE奖获奖人: Judit Reigl和Laetitia Badaut Haussmann 图片来源:法国AWARE奖官方网站
一、社会文化与教育因素
从17世纪开始,法国就在艺术、设计领域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装饰艺术运动更使法国设计在20世纪上半叶达至鼎盛。然而,直至近代,根植于法国社会文化中对性别的偏见使女性教育在很长一段时期都以服务男性和家庭为主,长期处于附属地位的格局导致了女性知识、经验、能力、才智、情感以及创作领域被局限,社会地位低下。
19世纪末,随着以争取与男性平等政治权利为诉求的妇女解放运动蔓延至欧洲,法国女性才获得了投票权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宪法序文中也明确注明男性与女性在所有领域皆享有平等原则并通过了两性同工同酬法案。然而,1897年法国颁发的《关于女子中等学校课程教学周学时安排的决定》,依然刻意减少了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程,文学、历史、绘画、体操、缝纫成为女子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2在艺术设计方面,即使是当时以前卫典范著称的包豪斯,也对女性的能力存有偏见。造型教授约翰·伊顿(Johannes Itten)认为:女性在三维立体视觉上有缺陷,更适合从事二维平面的研究,或者在陶艺或织布工坊上呈现其才能。3因此,女学生入学后被有意识地分配到陶艺、纺织工坊,建筑类课程甚至禁止女学生选课。1900年以前,女性学习建筑、设计被认为是在结婚前的一种高贵的消遣方式,因为后期她们无法真正从事这个行业。巴黎美术学院建筑系就曾以从未接受过女性为由回绝了所有女学生的入学申请,反映出社会对女性能力怀疑和轻视的延续。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至20世纪末,法国国立高等工业设计学院(l'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 Création Industrielle)至1982年创立到2008年的561位毕业生中,女性仅占有189位。2012年开始,法国文化部提出“文化兴国”的战略,以文化作为提振国家实力、刺激经济复苏的原动力,并将文化、艺术教育事业予以侧重发展,重点用于扶持各类高等艺术院校、手工艺技校以及服装设计、工业设计、传统手工艺等专业的教育工作。现今,法国女学生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所占比例份额大幅超过男学生,女性占高校总人数的57%,47%的高等教育文凭由女性获得。4
图2 法国AWARE奖官方网站图
二、社会组织与官方机构
2006年,伊拉克籍女建筑师扎哈.哈迪特(Zaha Hadid)成为“普利兹克奖”成立26年以来第一位获奖的女建筑师,她曾多次表示,长期阻碍她事业发展的不是种族主义,而是女性身份。早在1971年美国著名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Linda Nochlin)就对艺术史上女性艺术家缺席的现象发表论文《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2007年,艺术评论家杰瑞.索兹(Jerry saltz)也在Facebook上公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绘画和雕塑画廊女性艺术家作品的数量仅占4%,控诉博物馆执行“一种性别隔离”,并在《纽约杂志》上发表文章《所有的女性都到哪儿去了?》揭发了女性在艺术博物馆展出比例过低的事实。在欧洲,女性艺术家遭受不公平对待的情况一样明显。这个时期,巴黎卢浮宫馆藏的35000件艺术作品中没有一件来自女性;英国国家美术馆的2300幅展示作品中,仅有两位女画家的4幅画作。52011年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了博物馆史上前所未有的女性艺术展--《她们@蓬皮杜》(elles@centrepompidou),展览以主题并编年的方式集中展示了200位女性艺术家的500件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设计等门类,让女性艺术与艺术中的女性得到了新的关注。然而,策展人莫裡诺表示:“推出一个全部是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展并非易事。5年前,这一展览还不可能举行,因为蓬皮杜没有足够的女性艺术家的作品,而作品匮乏的原因是之前历任策展人对于女性艺术家作品缺乏兴趣。”6
图3 《她们@蓬皮杜》展览(elles@centrepompidou)海报
一直以来,社会组织和官方机构都刻意忽视女性在艺术与设计领域中的成就与贡献,而导致这种不公平对待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当时的艺术机构、艺术类院校的负责人、政府文化部官员和艺术评论等均以男性为主,具有同等实力的女性没有得到与男性相等的关注和认可。近十年来,法国致力于优化社会组织结构、建立相关法律保障体系,努力消除女性在各领域的发展障碍,取得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首先,在政府人员构架中促进男女代表均衡,保证男女在高级职位或公共部门进入机制平等,并倡导各高等研究机构在招募新人时,公布男女平等的具体目标,通过立法确定女性的比例,以此带动女性事业发展,提高女性在社会组织结构中的决策地位。2017年新一轮的法国政府成员中有一半是女性,其中,文化部部长连续三届为女性,为女性在文化、艺术领域的话语权和平等权利提供了保障。其次,建立法律保障体系,通过《男女职业相对平等法令》、《薪酬平等法令》等措施保障女性职业道路的畅通;2016年7月,法国正式实施《创作自由、建筑和遗产保护法》,加强了艺术创新的同时对音乐、艺术发展进行追踪、评估,确保所有领域艺术工作者的平等权利。7
三、女性职业生涯的个人规划
女性自身事业规划与家庭投入的平衡问题也是长期制约女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法国GEF (Grandes ÉColes Au FèMinin)调查显示:41%的女性认为怀孕是职业生涯的客观障碍。35岁年龄段的大学毕业生的男女晋升比例为女性17%,男性34%,女性往往由于孕育、照顾子女等原因,错过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8事实上,无论是回顾历史还是审视当代,女性大多无法摆脱家庭、子女的羁绊,尤其是在艺术、设计领域,女性不仅需要突破社会和文化的重重藩篱,还需要在人生的特定阶段为家庭和子女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心血。AWARE奖的设立也是为了激励身兼母职后依然坚持创作的女性,为解决这一时期女性在创作力度和创作量难以持之以恒的问题做出的尝试。
近年来,持续活跃在各大设计展中的法国知名女设计师马塔莉.格哈赛(Matali Crasset)表示:自从设立自己的工作室开始,就过着公私不分的生活,丈夫作为助理负责处理工作上的琐事,她则带着两个孩子兼顾各类设计案、室内建筑工程。在设计领域,“夫妻档”成为众多女性兼顾事业和母职上的一种妥协方式。然而,从早期的查尔斯与蕾(Charles Eames)、密斯凡德罗与莉莉.瑞克(Lilly Reich)等“夫妻档”可以看出,这种组合一般建立在双方都从事相关行业,可共同完成创作的基础上形成。其原因是,受长期传统社会分工认知的影响,鲜有男性愿意放弃自己的事业成为女性工作上的助手,因此在设计分工中,也多以男性主导设计、技术以及机械工程与产品的精确性等部分为主,女性则负责色彩、物料等细节为辅,并不利于女性自身职业的发展。
2016年,法国推出“国家表演艺术就业资助基金”对临时演员、艺术家子女看护等提供相关资助,说明了女性在生育、抚养子女期间事业发展受阻这一问题存在的普遍性。虽然资助基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女性艺术家的后顾之忧,但就现今的保障措施和相关法案来说,都尚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图4 法国设计师Matali Crasset
四、结语
现今,在法国艺术和设计界中,不少女性掌握了领导权,也拥有影响力。她们成立自己的事务所、开设艺廊,成为知名设计刊物的主编、设计趋势公司的决策者和理论家,女性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媒体与机构关注,各大博物馆也以回顾展或著作的形式重新正视女性创作者及其作品的影响力。这都得益于法国近十年来对保护文化多样性、发展艺术教育,优化社会组织结构以及保障女性艺术家平等权利等举措的有效实施。但是,社会性别给女性带来的束缚归根结底是文化和观念的产物,因此想要建立一个更平等、多元的文化、艺术生态,单一的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保护女性权利是不够的,消除根植在文化和社会性别特征对女性的认知和文化惯性才能给女性艺术家和设计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注释:
1.上官莉娜.《法国女性在政治决策领域中的地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67-71页.
2.Vincent Troger.《Une Histoire de l'Education et de la Formation》[M],Auxerre: Sciences Humaines Edition,2006年,第135页.
3.Marion Vignal.《femmes Designers: Un Siècle De Créations》[M],Suisse: Aubanel,2009年,第45页.
4.潘宁.《法国欲借力文化提振国家实力》[N].中国文化报,2014年.
5.袁凤.《浅谈现代女性主义艺术——从“她”的视角出发进入艺术史 》[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第56页.
6.Marion Vignal.《femmes Designers: Un Siècle De Créations》[M].Suisse: Aubanel,2009年,第45页.
7.梁成喜.《法国多措并举推动文化创新》中国文化报[N].2018年1月24.
8.上官莉娜.《女性在法国中、高等教育中的状况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第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