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
2019-03-27武艳波
武艳波
【摘要】 档案是社会发展和历史活动的真实记录,做为一名这方面的具体工作人员,从事档案工作,就要研究其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从事这项事业的档案工作者去做理性、深刻思考的。基于此种情况,本文分析研究了档案的起源和演变。
【关键词】 档案起源 档案演变 档案管理 档案发展 起源 演变 档案
对于档案,人们似乎并不陌生,但又不十分清楚。因为一提到档案一词,许多人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人事档案,或只想到人事档案。什么是档案的准确概念?它的种类和作用怎样界定?我们还是从档案的起源和演变说起。
一、远古时代档案的萌芽
我国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的档案和档案工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发端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从事共同的劳动创造了共同的语言,但语言既不能远传,又难以持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为了适应复杂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便创造了“结绳”和“刻契”两种方式,用以交流思想、处理事务和辅助记所谓“结绳”,就是在绳子上打结扣,以绳结的大小、多寡位置的上下和所涂颜色的差别,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周易注》记载:“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易·系辞》也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所谓“刻契”,就是在木片或其他物质上刻写标记,不同形式的符号表示不同的事情和意义。“结绳”与“刻契”,在一定程度上记录和反映了人们的实践活动,已具有初步、原始的表意、备忘、信守、留存和凭证的作用。因而说它们是远古时代档案的萌芽。了解这一切,有助于我们对档案价值的认识和把握。
二、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档案——甲骨档案
考古成果已经证明,距今三千五百年前的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就有了档案和档案工作。清光绪25年(1899年)在河南省安阳小电村出土的甲骨卜辞,便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记录的档案。甲骨”是龟甲和兽骨的统称,是占卜的用具,也是殷商时期的书写材料。当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的神权观念严重,认为人世间的各种大事,诸如天气的晴雨、农作物的丰歉、战争的胜败皆由神灵主宰。因而,凡是商王活动和君国大政均先用甲骨占ト吉凶,祈求保佑。然后,再将占ト的时间、主持人姓氏以及应验的情况等刻写在甲骨上,并将其保藏在宗庙内,以备查考。由于商代凡大事皆占ト,甲骨档案便记载了王朝祭祀、征战出巡、狩猎、畜牧、农事、灾害、生子和疾病等方面的情况。考古学家陈梦家在分析卜辞的性质时说:“殷代社会,王和巫史既操纵政治大权,又兼为占ト的主持者,所以这些卜辞也可以视作政事的决定记录”,“属于王室的文书记录,是殷代的王家档案”。甲骨档案是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的出土曾被誉为我国近代史料的四大发现之一。
三、档案制成材料的演变
在我国漫长的古代社会,档案载体家族可谓丰富多彩,种类繁多。除甲骨档案外,还有以铸字、镌刻等方式书于钟鼎等青铜器物上的金文档案,以坚硬的石料为介质的石刻档案,以竹木和丝织品为书写材料的简牍和缣帛档案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纸张生产技术的提高、产量的扩大,纸张逐渐以低廉的价格、轻柔的质地和便于书写、运输、保管等特点成为官府文书的主要书写材料。
至近代,档案载体家族成员进一步增多,出现了以磁性材料感光材料或其他合成材料为载体的,对人类记忆的留存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声像档案。与纸质档案相比,声像档案有更强的可视性。
20世纪中期以后,档案载体又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即产生了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电子文件或称电子档案。
四、档案的词源
我国的档案和档案工作,虽历史久远,但“档案”一词的出现却还是明末清初的事情。古代的“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石刻档案”、“简牍档案”和“缣帛档案”等,都是后人根据其载体的不同形式而命名的。从现存史籍看,由于纸张出现之前,竹片、木片多用作书写材料,因而文书、档案常被称作“册”“典”、“中”、“简册”、“简牍”和“典籍”等。
纸张用作书写材料后,写作需在案几上进行,文书、档案又有了“文案”、“案牍”、“文牍”、“文书”和“簿书”的称谓据学者考证,在《清太宗皇帝实录》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甲午日记载中就三处出现“档案”一词。不仅使用“档案”一词,而且对其进行了惟妙惟肖说明的则是大约成书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杨宾的《柳边纪略》,其中称:“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日牌子,以削木若牌故也。存储年久者曰档案,日档子,以积累多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然今文字之书于纸者,亦呼为牌子、档子矣。”对于“档”字,《康熙字典》的解释为“横木框档”,即木格框架之物;对于“案”字,《说文解字》释作“几属”,即类似小桌子之类的物件。由此引申,又把处理一桩事件的有关文书叫做一案。“档”与“案”连用,顾名思义,就是存入档架的文书。现今“档案”一词的科学含义,既是这原始意义的深化、发展,又保留着它原本的形象。
武艳波,女,汉族,1971年2月出生,吉林通榆人,現任职于吉林省通榆县发展和改革局,研究方向为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