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非遗传承人讲述老手艺的新故事
2019-03-27刘坤姚亚奇訾谦李慧
刘坤 姚亚奇 訾谦 李慧
非遗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傳统文化表现形式,也是一个文化现象整体。它不只是一件件体现文化传统的产品或作品,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当前非遗传承保护面临哪些挑战?如何让非遗技艺“活”起来,在活态传承中融入百姓生活?让我们走近四位非遗技艺传承人,听他们讲述传承故事,启发新的思考。
三代人无法割舍的苏绣情
“小时候,我在妈妈的影响下拿起绣花针,晚上在煤油灯前穿针,刘海儿被煤油灯烧得噼里啪啦响,那种声音现在还回荡在我耳边。”回忆起刚接触苏绣时的场景,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感慨万千。
从母亲手上接过绣花针,到拜师学艺,再到创新突破,一路走来,姚建萍不断追求自己的刺绣艺术理想,收获很多,也放弃了很多,转眼间已过了40个年头。“妈妈是我第一个偶像,也是我第一个老师,她不仅传授我刺绣基本功,还教我踏实做人、静心做事,让我一生难忘,受益无穷。”姚建萍说。
40年来,兴趣变成了使命,苏绣融入了生活,姚建萍也从一名普通的绣娘成长为一位著名苏绣艺术家,其多幅作品作为国礼被送出国门。
“我对苏绣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如何才能推动行业更好地发展。”姚建萍说,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她和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创作新的作品。
在她看来,苏绣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形象,能够讲述中国故事,展现民族精神,传递出时代的声音。于是,姚建萍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使命,即承前启后,把苏绣艺术的金字招牌发扬光大。
“把苏绣发扬光大靠的是什么?靠的不是口号,而是实干,是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姚建萍说,多年来,她闭门修炼、刻苦钻研,在传承前辈技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探索,研究苏绣的原创性、时代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尝试创作区别于传统题材和绣法、与时代相吻合的作品。
事非经过不知难。就在姚建萍用心创作精品、推动苏绣行业发展的同时,她也看到了当前苏绣行业乃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发展方面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比如市场化程度低、学习周期长、人才短板突出、从业者年龄偏大等。
“培养一个苏绣学徒,需要投入3年时间,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这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加入我们的队伍,苏绣的传承人、接班人非常缺乏,更不用说具有现代审美和设计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了。”姚建萍说,长期以来,苏绣在现代营销和推广展示方面也欠缺经验,民众对苏绣的认知不够。
尽管面临一些困难,但姚建萍对苏绣未来的传承发展依然充满信心。“我们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她说,现在国家非常重视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花很大力气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一大批非遗传承人不断创作出新的作品,努力培养接班人;同时,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非遗的认知持续深化,为非遗传承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这些年来,姚建萍也在努力培养传承人,扩大刺绣人才群体,推动苏绣行业创新发展。截至目前,她的团队已累计输出数百名新一代刺绣人才,他们有的开办刺绣工作室,有的创立刺绣培训机构,都在为苏绣传承添砖加瓦。
如今,姚建萍的两个女儿已长大成人,一个毕业于清华大学,一个从海外留学归来,也都像她一样走上了这条传承之路。她们拿起绣花针,用年轻人的思维不断开拓创新,把在学校里学到的新的艺术设计理念融入创作中,让苏绣变得更加时尚,更好地融入当代人的生活,更加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
“年轻的传承人正在让非遗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苏绣一定会代代传承下去。”姚建萍说。
皮影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一谈起皮影,陕西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汪海燕便打开了话匣子:“学习皮影雕刻并没有想象中简单,别人总说我看起来柔弱,但是我一直有一股执拗的劲儿,不想让父亲失望,一定要把皮影雕刻学好,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汪海燕的父亲正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皮影戏(华县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汪天稳。
皮影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皮影戏曾经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娱乐方式。“以前的陕西华县农村没有现代化的娱乐方式,农闲时,大家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皮影戏,每次皮影演出全村老少都很期待。”汪天稳回忆起以前的生活说。
正是出于对皮影戏的热爱,当时年仅12岁的汪天稳拜名师学习皮影雕刻技艺。从“推皮走刀”的雕刻技法,到制皮、设计稿、画稿、雕刻、染色等24道皮影雕刻工序,国家级非遗项目皮影戏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在汪天稳手中日复一日地流淌了近50年之后,又传到了他的女儿汪海燕手中。
2008年,汪海燕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皮影工作室,通过开展体验活动、办讲座等方式推广这门古老的艺术。“工作室刚建立时,我们主要是教学员们皮影雕刻的技艺。后来在学员的建议下,工作室改变了思路。传承这项传统技艺,更需要学生群体参与进来,让他们体验皮影、了解皮影文化。”现在,在寒暑假,汪海燕皮影工作室会面向广大学生举办皮影体验活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皮影的起源,让他们亲手去摸、去看、去体验皮影从牛皮到成品的制作工艺。
除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皮影文化、体验皮影雕刻工艺,推广皮影艺术还需要品牌化的运营。“将非遗传承项目做成品牌,不仅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高品质、精美的皮影作品,更有利于皮影技艺的传承。”汪海燕说。
“非遗项目也可以产业化发展,如果不走产业化的路子,它很难继续传承下去。始终依靠纯手工打造,很难给这个行业带来经济效益,手艺的传承势必越来越难。”汪海燕认为,皮影雕刻要走上产业化道路,还需要与高科技相结合,最重要的是要保证皮影的品质。
对于皮影艺术如何持续发展,汪天稳和汪海燕一直在不断思考,积极寻找传承和推广这项非遗项目的新思路。“皮影不仅可以做成高端的艺术品,还可以做成与大众生活贴合的衍生品。与人们日常生活品结合起来,让人能够随处看到皮影,想起皮影,喜欢皮影。”
2007年,汪天稳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创作了重量级的现代艺术作品《九重天》《刑天》《蚩尤》。这套作品突破了传统的藩篱,在皮影雕刻工艺上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九重天》等作品被美国前波画廊收藏。“除了创作高端艺术品,去年我们也开始尝试做一些具有皮影元素的手机壳、手机吊坠等产品,在制作这类日常生活衍生品的过程中,我们还在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汪海燕说。
近年来,汪天稳、汪海燕父女与许多国际著名品牌商达成了跨界合作。受到巴宝莉、爱马仕等国际品牌商邀请,中国传统的皮影元素被应用到了它们的品牌设计、橱窗设计上,中国的传统艺术与时尚品牌结合,使这门古老艺术的发展焕发出新活力。“虽然皮影是一门传统艺术,但是与时尚品牌的合作仍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可见皮影有很大的可塑性和生命力。”汪海燕说,这些合作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启示和美好的展望,皮影的许多花纹提炼出来,也是一种当代的艺术,因此,皮影元素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竹编工艺编织农民致富梦
2月11日,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竹编体验中心,30多名身着民族特色服饰的工作人员在紧张忙碌地工作。其中,全国人大代表、“90后”省级非遗项目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的身影尤为吸引人,她正用一块蜡染手帕反复擦拭着一幅用竹丝编织的长2.6米的遵义会议会址画,几天后杨昌芹将带着这幅画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2019欢乐春节香港文化庙会。
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杨昌芹让赤水竹编这项非遗技艺被大家所熟知。作为一项复杂的工艺,一件竹编成品的打造要历经20多道工序。首先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慈竹,其次再进行刮青、破竹、加工、起篾、染色、煮篾、拉丝等步骤,在这个过程中,要把竹片处理成晶莹透明、细如头发的精细竹丝,精心编织后再进行装裱。
“竹编这项老手艺虽然技术含量很高,但长时间以来在市场上不受消费者青睐,样式老土、实用性差,很多年轻人不太能接受这种产品。”杨昌芹说,为了改变现状,2012年,在赤水市政府的扶持下,她成立了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专门生产竹编产品。
几年来,怀揣着让传统工艺回归现代生活的梦想,杨昌芹对传统竹编产品进行了改进,创新性地将平面竹编转化为立体竹编。在这些新产品中,《竹编熊猫》《大肚佛》两部立体竹编作品分别被国际竹藤中心和贵州省文学艺术联合会永久收藏,竹编茶壶等新产品更是打开了竹编产品销售市场的大门。
“如今,新设计的赤水竹编手工艺品很受消费者欢迎,今年元旦以来我们就一直忙于给全国各地发货及接待新的采购商,一天就能发出价值数万元的货物。”杨昌芹说。
作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赤水市目前拥有竹林面积逾130万亩,从事竹编生产的手艺人已超过1000,已带动3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杨昌芹介绍,经济效益不好曾經是竹编工艺不被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只有将“指尖技艺”转换成“指尖经济”,让生产者获得与劳动相符的收入,才能使传统民族技艺光彩焕发。
“竹子如果当作料块卖,一吨仅值1000多元,但制作成各种竹编工艺品,价值可提升几十倍。以我们正在制作的‘水杯竹编套为例,虽然用料很少,但当地的农民每编织这样一个工艺品,就可获得100元的收益。”杨昌芹说,如今的赤水竹编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产品。
为使更多的农民获益,让赤水的20万竹农从“扛着竹子奔小康”到“编着竹子来致富”,杨昌芹还开办了竹编工艺培训班,免费为贫困户培训,让拿锄头的农民也能够从事竹工艺品编制,带动更多村民与她一起实现编织致富梦。
2018年,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这个仅有30多人的小企业创造了400多万元人民币的产值,竹编手艺人用灵巧的双手将竹子编织成竹编包、竹编配饰、竹家具等各类特色工艺品,销往全国各地及美国、葡萄牙等海外市场。
“现在我们村80%的人住上了小洋楼,60%的人开上了汽车。从我们村的情况来看,少数民族农村脱贫致富,充分利用好当地的传统民族文化和特色资源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杨昌芹说。
谈到未来发展,杨昌芹说,她将把工作重心转向竹编手工艺品的创新研发上。“只有通过不断创新,让传统工艺更好地回归现代生活,非遗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杨昌芹说。
让景泰蓝技艺历久弥新
走进景泰桥南的北京市珐琅厂,便走进了景泰蓝艺术的世界。屋外大雪纷飞,屋内静谧无声。技工们有的在掐丝、粘丝,有的在配色、点蓝。不时有一拨拨慕名前来的参观者,把自己的目光熔铸在这凝固的艺术和时间里。
这座六层小楼里的其中三层是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跟随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这个厂的总经理钟连盛的脚步,记者走近景泰蓝艺术的前世今生,欣赏到这里典藏的一件件华美珍品。
习近平主席向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赠送的国礼景泰蓝“盛世欢歌”大瓶、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送给各国首脑的国礼景泰蓝“四海升平”赏瓶、纪念香港回归祖国景泰蓝作品“普天同庆”……一件件作品,书写着属于景泰蓝和这个厂的盛世华章。
“景泰蓝是一项需要‘众人拾柴才能完成的艺术。其工艺极为纷繁复杂,大工序分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几十道工序,每一道流程又会细分为很多细节。”钟连盛说,一个专业的技师负责一个工艺制作环节,一个工艺就是一生的打磨。
从15岁开始接触这门技艺,钟连盛和景泰蓝的故事已延续了40年。“我们是第一批通过专业学习,懂绘画、懂设计、懂技术的新型技艺人才,也肩负着景泰蓝创新发展的重任。”钟连盛说,从走进技校大门的那天起,他就没闲着,有空就和同学们一起去写生,一画就是一整天。在十三陵写生时,为了研究花和叶子的形态,他爬到树杈上揣摩;在门头沟斋堂写生的一个月里,摸黑早起画日出,去故宫临摹、去博物馆美术馆参观成为他的生活日常。
经历过20世纪90年代初景泰蓝技艺传承的艰难时光,见证了景泰蓝行业的沉浮兴衰,钟连盛更明白,要更好地传承下去,景泰蓝工艺决不能因循守旧,要赋予它时代气息,让这项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传承不是一味地复古、模仿,要用现代理念和现代审美去塑造景泰蓝,这样才能让景泰蓝紧随时代脚步,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钟连盛认为,紧跟时代、贴近生活才是景泰蓝传承发展的秘诀所在。
“你看如今的景泰蓝,已不仅仅是人们印象中传统纹样的瓶瓶罐罐,你甚至想不到它可以做成室外喷泉,做成大型景观,甚至用作建筑装饰。”指着橱窗里的景泰蓝最新应用展示,钟连盛如数家珍,“这是大型室外喷水池,这是宾馆里的景泰蓝堂柱建筑装饰,这是北京APEC会议雁栖湖国际会都主会场集贤厅室内装饰工程……”
除了这些大型景泰蓝工程,珐琅厂同时也在让景泰蓝技艺“走民间,接地气”,开发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珐琅厂投入巨资先后研制成功了60余种绿色环保珐琅釉料。并利用这种新型无铅釉料,开发了多款茶叶罐、纸巾盒、果盘、笔筒、粉盒等老百姓日常生活用品,这些用品有的走进了钓鱼台国宾馆,更多的走进了寻常百姓家。”钟连盛说。
在钟连盛看来,非遗技艺讲求的是活态传承,未来传承好景泰蓝技艺要从两方面下手:一方面要激发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要做好技艺传承,培养好人才。“景泰蓝技艺很多时候靠的是时间积累的感觉和经验。培养景泰蓝技艺传承人,需要火候也需要时间。”钟连盛说。
珐琅厂二楼的大师工作室里,钟连盛的几位徒弟正在进行景泰蓝作品的设计和创作。徒弟笔下,粉色辛夷花跃然纸上,花鸟鱼虫活灵活现,敦煌图案优雅含蓄。透过一件件作品,景泰蓝技艺蜚声海内外,大到公共设施,小到生活用品,以及收藏精品和国礼重器,真正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融入了现代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