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门楼遗迹考证

2019-03-27张定胜

黄埔 2019年2期
关键词:牌楼横幅立柱

张定胜

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北伐部队從军阀孙传芳手中攻占了南京,并于4月成立了国民政府。北伐军中有大量军官都毕业于国民党与共产党在1924年6月于广州共同合作组建的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随着国民政府的成立,1928年黄埔军校也搬迁至南京,并于3月经中央军事委员会下令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90年过去了,南京黄埔军校的建筑随着时代的变迁所剩无几,但尚有部分遗存如励志社、大礼堂、校长蒋介石“憩庐”等。近期笔者发现玄武区黄埔路上一个水泥钢筋混凝土的立柱(路西侧)年代久远,很似民国年间的物件,而这个立柱正对面就是“励志社”西门,这引发了笔者对其是否和“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有关联的追本溯源的考证。

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址当时就选择在南京城东北的前清新军炮标、马标训练地——小营位置,占地约2.35万平方米(今南京玄武区原南京军区)。军校从1928年开始建设至1933年整体结束,耗时近6年,建有西式校舍楼房总计1075间,是当时我国最具现代化的陆军军事院校。军校正门坐北朝南(此正门由前清陆军部建于1908年),于正门至中山东路形成一条1200米南北长街,取名为黄埔路,此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路西有国民政府卫生署、中央医院、航空委员会,路东有励志社、国民党党史陈列馆,路南是政治区公园和明故宫飞机场,此地属于当时南京中央政治区建设区域。

从南京中央军校历史遗留的照片看,由军校正门往南到中山东路止,在这1000多米长的道路上历史上曾有过三道门楼。第一道就是建于1908年的军校正门,第二道在正门南约500米处,第三道在中山东路处。

而军校前门即中山东路这个门楼,是一个东西跨越黄埔路,连接中央医院与励志社的简易牌楼式样。笔者从一张扎成像城门一样的临时彩楼照片中仔细放大辨认,此彩楼横幅上写着“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字样,得知这张照片应该拍摄于1934年夏(黄埔军校成立于1924年6月16日)。照片中的彩楼后面隐约可见一个跨街横幅,这就是我们今天考证的牌楼。

笔者又从两幅标注于1935年南京励志社、中央医院航拍的照片中看到,原先黄埔路上的彩楼没有了,只有一个跨街的“简易牌楼”(照片中红圈处),这样笔者通过以上照片得出,拍摄于1934年夏的临时彩楼后面的横幅就是这个简易的跨街牌楼。

不久前,笔者从朋友杨再辰先生那里看到一段1937年南京保卫战时期的纪录片视频,视频中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这个牌楼立柱的全貌。这段视频是当时留驻南京的意大利记者拍摄,摄于1937年12月13日下午突破中山门后的日军对城市进行扫荡期间。视频中,日军第16师团一队步兵正在黄埔路上等待一辆入城的日军“89式中型战车”,准备向中央军校扫荡。从截图照片中可清楚地看到这个简易牌楼立柱横幅上清晰地由右向左书写着“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横幅最右侧前款两行放大后隐约可辨认为“民国*年”。左侧落款虽也不清楚,但从书法字体风格看,笔者推测为民国著名书法家、国民党元老、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先生的魏碑手笔。推断理由是这张横幅的字体及呈“s”状的左侧竖式落款,这是于右任落款的招牌写法。对照于右任先生为南京中央商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训练班的“中央”二字的结构、笔法的规律以及书法对联落款形式,笔者认为这个牌楼横幅题字是于右任题写的可能性极大,而不是另一位民国书法家、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的题字。谭延闿书法是方正的颜体风格,这里的“央”字是略扁的魏碑体,虽然谭延闿是首先为广州黄埔军校题写校名的政要,但这里应该不是谭式书法。

抗战胜利后,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址改为国防部所在地,中央军校留在四川成都没有迁回南京,但这个牌楼还在,只是字样变换了。

黄埔军校从广州迁校至南京共开办了8期(抗战爆发前),从黄埔第6期至13期的黄埔师生从这个牌楼下走过,奔赴抗日战场。它见证了南京本校的沧桑建校历史,又经历南京沦陷的屈辱过程。世事变迁90年,当年栽种的小树苗今天已经是蔽日的参天大树,南京的民国建筑在几十年的城市建设中留存不多了,不成想今天还能在玄武区黄埔路上幸存一件疑似中央军校的遗物残件,真属不易!

此残件立于马路西侧道路绿岛之中(紧邻军区总院),钢筋混凝土浇筑,西式风格。从表皮剥落处可见内扎2.5厘米方形竹节钢筋,柱高约8.5米,四方形制,每边长52厘米,顶部有两层四方台阶。原本顶端有白色圆球装饰(可能是一对圆灯),但早在1949年时便不见踪迹了。此立柱向东侧方向尚留有锈迹斑斑的当时横幅固定架残根。由于90年的岁月洗刷,目前立柱上半部表面水泥层有部分斑驳脱落,使得一些钢筋暴露出来,底部虽未剥落,但已经风化,随时有大片脱落的可能。即使如此,目前看上去还算稳固,说明当时的建造技术质量还是不错的。

经过笔者对多幅该地历史照片进行研究及反复实地考证,再通过今天同角度照片今昔对比,此立柱可以确定就是当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跨街牌楼的立柱。牌楼本来有两个立柱,因为多年前的扩路,东边的立柱已被拆除。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都有她的历史记忆,这些记忆不应随时间岁月的流逝而抹灭。今天,原南京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历史遗存建筑,哪怕一点的留存都是有价值的历史记忆,何况这黄埔路上原先三道军校门楼两道早已不是原物,唯有这个门楼立柱残件尚是90年前的原物,我们更应珍惜,没有理由不加以妥善保护。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南京的大历史离不开对这些点滴记忆的回望,对历史的敬畏也许就体现于此。

(本文作者为黄埔军校西安第七分校第15期后人)

猜你喜欢

牌楼横幅立柱
阅读理解专练(二)
PC预制立柱安装控制措施探索
当街牌楼的物是人非
京城当街牌楼的物是人非
搭纸牌楼
户外体育创意游戏:横幅变变变
五台山掠影
韩国竞选横幅要废物利用
广告横幅上的洞
一种路边扶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