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研究

2019-03-27王振艺

健康大视野 2019年5期
关键词:职业暴露消毒供应室防护措施

王振艺

【摘 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方法:以2017年2月-2017年12月间就职于本院消毒供应室的52例护理人员为B组研究主体,未实施职业暴露因素防护措施。以2018年1月-2018年11月间就职于本院消毒供应室的52例护理人员为A组研究主体,实施职业暴露因素防护措施。对比防护效果。结果:A组的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发生率为7.69%,B组为25.00%,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各项防护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提供职业暴露相关因素防护措施,可减少其相关因素发生率,提高其防护知识掌握度,具有较佳的护理价值。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职业暴露;因素;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5--01

消毒供应室的主要职责是回收、消毒霉菌、清洗与发放医疗器械。医院各科室的医疗管道与器械均于消毒供应室进行集中处理,相关护理人员会接触到较多的污染器械,存在职业暴露危险因素[1]。职业暴露因素可能会导致护理人员出现机体损伤,因此需要给予防控管理。研究中以2017年2月-2018年11月间就职于本院消毒供应室的104例护理人员为研究主体,旨在探究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2月-2017年12月间就职于本院消毒供应室的52例护理人员为B组研究主体。其中,男11例,女42例;年龄范围是26-43岁,平均(32.15±1.27)岁。以2018年1月-2018年11月间就职于本院消毒供应室的52例护理人员为A组研究主体。其中,男12例,女40例;年龄范围是24-45岁,平均(32.79±1.33)岁。上述数据对比并无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B组未实施职业暴露因素防护措施,仅以常规方法进行器械消毒或清洗等操作。A组实施防护措施,具体为:

1.2.1 生物危害防护

在回收或是清洗污染器械时应严格佩戴橡胶手套与医用口罩,并可使用防护用具。若发生锐器刺伤等情况,应立即清洗与挤压伤口,使血液中的病菌有效排出,并用肥皂水进行伤口清洗,再用清水反复冲洗,最后进行杀毒处理。

1.2.2 化学危害防护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化学用品的成分、特性与不良反应,在接触化学用品时严格佩戴手套、口罩与防护面具。若不慎接触到,需要在流动性清水下反复冲洗接触部位,并妥善保管化学用品,使用后多次清洗双手。

1.2.3 物理危害防护

应定期维护消毒间内的消音设施,防止消音设施的过度使用而产生噪音。在消毒间内应佩戴隔音护具。

1.3 观察指标

分析职业暴露相关因素的发生率,包括生物危害、化学危害和物理危害;利用自主调查问卷评估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掌握情况,包括职业暴露环境知识、职业暴露注意事项和职业暴露防护方法等,均为100分,分数与掌握度成正比。

1.4 评价标准

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时接触到有害或有毒物质等险恶因素,并出现身体损害则判定为职业暴露。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16.0軟件加以处理,防护知识掌握评分用(x±s)表示,行t检验,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发生率用(%)表示,行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发生率

A组的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发生率为7.69%,B组为25.00%,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对比防护知识掌握情况

A组的各项防护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消毒供应室的护理内容较多,护理流程繁杂,医疗器械多含有细菌或病毒,可能会损害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临床认为:分析科室内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并实施科学防护,可减少职业危害[2]。其主要职业暴露因素为生物、化学与物理危害。其中,生物危害主要为锐器刺伤,可能会导致感染等疾病。通过佩戴护具和及时处理伤口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损害性,避免发生传染性疾病。化学危害主要为消毒剂或甲醛等用品,其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对护理人员眼部与皮肤有刺激性影响,可能导致眼部病变或呼吸系统感染等[3]。通过提高对化学用品的认知度,积极做好防护措施与及时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可降低其危害性。物理危害主要为紫外线损伤、高温或噪音等,可能会导致结膜炎或恶心呕吐等生理反应,甚至导致耳鸣或癌变。通过隔音设施的科学佩戴和消音设施的定期维护能够减少噪音[4]。同时应规范化操作医疗设备,避免损伤。结果为:A组的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发生率(7.69%)低于B组(25.00%)(P<0.05);A组的各项防护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B组(P<0.05)。可见,防护措施能够降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几率,提高其防护技能,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贺芸.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2):24-25.

董菊.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J].饮食保健,2018,5(18):206-207.

宛娟,张延枫.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因素以及防护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8,5(18):256.

朱海荣.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对策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7):56.

猜你喜欢

职业暴露消毒供应室防护措施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现状调查分析与探索
血站成分制备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