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处理开放性眼外伤的体会
2019-03-27缪新华
缪新华
【摘 要】:目的:基层医院处理开放性眼外伤的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开放性眼外伤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了解治疗工作中的不足。另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58例开放性眼外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回顾性分析的基础上拟定处理措施并推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眼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眼部功能恢复情况也更理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处理开放性眼外伤,需要加强医护人员专业能力,完善设备和医护工作流程,实现疾病的及时有效处理。
【关键词】:基层医院;开放性眼外伤;工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R7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5--02
前言:开放性眼外傷(Open ocular trauma)是指存在开放性创口的眼科疾病,是致盲的主要原因。致病因素可分为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等,患者眼球以及附属组织均可能受到疾病侵袭。基层医院是收治开放性眼外伤患者最多的医疗组织,其早期处理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眼功能的恢复。该项工作目前存在不足,需予以分析和提升,我院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现将所获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开放性眼外伤患者,设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58例开放性眼外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58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25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35.9±2.3)岁。角膜穿通伤患者42例(虹膜脱出患者22例,不伴虹膜脱出患者20例),伴玻璃体出血患者10例,其他患者6例。观察组58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16-66岁,平均年龄(35.5±2.8)岁。角膜穿通伤患者41例(虹膜脱出患者21例,不伴虹膜脱出患者20例),伴玻璃体出血患者11例,其他患者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调查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调取对照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分析相关工作的不足。结果表明人员专业能力、设备完善程度和工作流程的规范性,是影响开放性眼外伤处理效果的三个核心因素。拟定加强人员培训、更新设备和规范化工作流程三条措施:
①加强人员培训。每周组织人员进行理论学习,每个月进行一次考核,包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通过考核分析当前阶段培训工作的效果和不足,结合不足拟定下一阶段培训计划。如病情分析,眼部外伤的处理对操作的精细化要求高,患者入院后,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准确使用显微镜和其他设备进行诊断,必要时行TAT肌内注射。利用妥布霉素稀释液、生理盐水进行创面周围清洁,借助显微镜清理血凝块、异物,回纳/切除脱出的虹膜,进行缝合。②更新设备。对院内眼科设备进行统一检查和统计,性能落后的设备和老化的部件,集中进行记录,申报拨款给予更新。对于一般性常用设备、工具,建立责任管理制度,确保所有设备质量合格、能够随时提供。③规范化工作流程。以常见眼科疾病作为分析对象,针对不同类别疾病出具规范的工作计划书,包括入院后止血、消毒、抗炎等基础性护理工作,同时出具麻醉、手术等治疗方法。有研究指出,虹膜脱落后可能造成感染,因此在虹膜脱落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强调使用粘弹剂确保手术效率,有效去除前房异物。缝合切口时,应确定巩膜无损伤,对于前囊破裂、晶状体浑浊的情况,应在缝合后进行白内障摘除术,尽量保留囊膜。所有患者术后强调复查,保证治疗效果。
调查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眼功能恢复情况。其中治疗有效率以量化指标表达,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患者眼功能恢复或显著改善,为显效;患者眼功能有所改善、无重大并发症,为有效;患者眼功能无改善或者恶化,为无效,以显效和有效构成总有效率。眼功能恢复情况的评估,以患者视力水平为基准(标准视力测试表结果),取各组内所有患者平均值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2.2 患者眼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眼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3.1 开放性眼外伤的处理
开放性眼外伤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此前学者的调查中,我国因眼部疾病致盲的患者,每年新增9.4万人,其中约70%与开放性眼外伤相关,包括治疗不及时、方式不当等[1]。一般要求结合患者疾病类型拟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做好抗感染、镇痛和预后各项工作,缓解病情的同时,保证治疗后患者眼功能。基层医院因人员、设备和工作方式等原因,难以完全保证工作质量[2]。
3.2 基层医院开放性眼外伤处理能力的提升
我院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影响开放性眼外伤处理效果的因素包括人员专业能力、设备完善程度和工作流程的规范性。据此拟定加强人员培训、更新设备和规范化工作流程三条措施。人员培训可以直接提升其工作能力,品管圈等方法则能发挥范围性作用,使基层医院人员处理开放性眼外伤的水平全面提升。设备更新和工作的规范化,则使医疗工作获取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制度支持。在本次调查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4.83%,高于对照组的84.48%,观察组患者的眼功能也更加理想,65.52%的患者视力水平超过4.0,只有10.34%的患者视力在3.0以下,较对照组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处理开放性眼外伤,需要加强医护人员专业能力,完善设备和医护工作流程,实现疾病的及时有效处理。
参考文献
周金文,利焕廉,左炜.早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开放性眼外伤合并眼后节受累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8,22(03):222-225.
刘锐,刘磊,犹爱林,等.累及后节开放性眼外伤二期微创玻璃体手术时机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7,25(06):53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