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酶联免疫吸附法与胶体金法检测梅毒抗体的比较

2019-03-27霍立成

健康大视野 2019年5期

霍立成

【摘 要】:梅毒螺旋体,属于幽门螺杆菌一个亚种,是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梅毒试验主要是分析血液中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抗体,以确定感染梅毒螺旋是否是受感染的梅毒螺旋体。本文采用60名患者的血清样品与由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胶体金方法检测梅毒。通过对着两种梅毒抗体的研究后,使得我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这二者之间的优势所在。旨在促进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获取梅毒和先天性梅毒的控制性,继而提升梅毒的治愈率。切实的保障好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法;梅毒抗体;

【中图分类号】R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5--02

前言:

梅毒螺旋体,属于幽门螺杆菌一个亚种,是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梅毒主要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前者TP主要通过产妇在孕娩的过程使得胎儿被感染,而后者的传播形式主要是通过性接触和输血方式来传播。梅毒试验主要是分析血液中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抗体,以确定感染梅毒螺旋是否是受感染的梅毒螺旋体。本文采用60名患者的血清样品与由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胶体金方法检测梅毒[1]。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根据具有以往病史的或者具有临床症状的以及经过血清试验确认或有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60例。

1.2 试剂

防灾RT6000酶标记分析仪,试剂为抗体海藻糖由北京万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诊断.;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梅毒抗体胶囊金方法的诊断试剂盒。

1.3 方法

根据酶联免疫吸附法结合胶体金法,切实按照试剂的说明书对选取的六十例确诊的标本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检测。

1.4 结果判定

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判定结果+阴性对照A的均值NC+0.17,待测样品的A>临界值的则判定为阳性。A<;將待测试样品的=被判断为负胶体金的结果判断为在检测区域和红线其中控制区域位于正的位置是反应边界线,负反应行出现在控制区的位置,所述红色反应无效测试条的线出现,只有红色反应行出现在检测区域。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如下:

组别为第一期,第二期,潜伏期。

数量分别为:一期十五人,二期四十人,潜伏期五人。

胶体金法:第一期为百分之八十六,第二期为百分之百,潜伏期为百分之二十。

酶联免疫法:第一期为百分之九十三,第二期为百分之百,潜伏期为百分之百。

共计人数为60例梅毒患者[2]。

3 讨论

梅毒作为一种由苍白螺旋体所引起的具有传播性质的疾病,在其病原体通过黏膜或者有破损伤口的皮肤进入人类身体后,会利用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迅速的扩散到人体的全身,进而会破坏全身各个脏器组织。因为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送或通过母体胎盘感染传递至下一代。因此,对于不同的感染途径和向量差,梅毒可分为两种形式获取梅毒和先天性梅毒。

先天梅毒由于主要通过胎盘母体传播的方式使得新生儿患病,所以,新生儿梅毒大多为二期梅毒,这种形式会使得病原体侵入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另外,来自产妇的梅毒也会造成很多孕娩问题,如死胎,流产,早产。并且,产后子宫在怀孕期间出血就是由于他们所携带的梅毒。在梅毒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只有一个孩子或第二个孩子的现象正在逐渐成为流行。生活节奏的变化也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孕前体检的重要性。所以,如何进行常规的迅速的检测梅毒已经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3]。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以定性的测试人血清或血浆5-羟色胺抗体进行了实验调查,并且广泛的使用在了血液筛查和临床上,通过临床梅毒实验辅助诊断胶体的实效性。通过利用金颗粒的高电子密度的特性,在胶体金的交界处。通过显微镜观察黑褐色颗粒,并且通过大量的标记,对相应配位体的聚集处进行记录并观察[4]。这样一来,这些宏观红色或粉红色斑点大多是定性或半定量的快速免疫检测结果。使得胶体金胶体作为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指示器,使得金胶体法作为一个象征性的硝酸纤维素膜反应而存在。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还利用胶体金法的获取方法得出了一期的梅毒阳性率为百分之八十五,而二期的梅毒阳性率则为百分之百,在温育期梅毒阳性率是20%。

可以得出结论,胶体金法可导致假阴性试验反应时的具体梅毒螺旋体的浓度太低。但是,由于该方法具有快速,简单的观察效果,因此,它可以广泛的适用于需要精确和低时效性的临床急诊标本。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双抗原夹心法基于微孔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原理。其他试剂如梅毒螺旋体抗体基因重组原型的酶标抗原和TMB显色剂的阳性率[5],超过93%。

二期梅毒阳性率为100%,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通过该方法应用的各阶段的梅毒诊断,酶免疫测定试剂具有使用成本低,储存时间长,稳定性好的特点。可以适用于具有大量样本的梅毒血清实践当中。

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胶体金法对60例梅毒患者血清标本的敏感性分别为98-3%和88.5%[6]。特异性,-51为98.8%,96.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灵敏度高于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论:

通过对着两种梅毒抗体的研究后,使得我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这二者之间的优势所在。也有助于我们医者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对于获取梅毒和先天性梅毒进行一个良好的控制,尽最大的可能提升梅毒的治愈率。切实的保障好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也进一步的增加了我们对于梅毒这一传染病原体的科学辩证认识。

参考文献

张赞, 陈娜云, 孙阳,等.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金标法梅毒抗体检测的结果评价[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34(3):291-293.

李欣, 李万顺, 王海宁.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孕妇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对比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 2016, 45(10):1390-1391.

杨军兰, 行宁, 张雷,等. 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对梅毒的检测效果比较[J]. 陕西医学杂志, 2017, 46(9):1305-1307.

黄秀云. 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IgM抗体的对比研究[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6,87(2):187-189.

秦健雪.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胶体金测定低浓度HBsAg的评价[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11):1503-1504.

阮忠, 彭雄. HBsAg胶体金法与ELISA法检测时的漏检情况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85(7):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