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分析

2019-03-27宋月兰修慧

健康大视野 2019年5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预防

宋月兰 修慧

【摘 要】目的:对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我中心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的1250例小儿资料,分析和总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本组1250例小儿预防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29例(2.32%),分析表明疫苗自身因素、接种个体因素、疫苗应用因素及预防接种针次是不良反应发生主要原因;基础性免疫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显著低于加强性免疫的4.06%(P<0.05);春冬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夏秋季为3.22%,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百白破疫苗接种后有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原因较多,且以加强性免疫、夏秋季接种最易发生,应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原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5--01

预防接种对儿童健康成长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也关乎到国家人口身体素质提升。百白破是我国儿童预防接种重要疫苗,主要预防白喉、破伤风、百白咳三种病症,在免疫规划中针次最多,应用最广,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1]。为确保儿童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必须重视和加强不良反应预防。本文主要对1250例百白破疫苗接种小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剖析相关原因,并制定预防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我中心进行百白破预防接种的1250例小儿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本组小儿均在3~24个月,身体无异常,发育良好,无接种禁忌症,且家长对接种知情。排除伴感染、过敏体质、家属不配合等情况。其中,男658例,女592例;年龄3~22个月,平均(13.4±1.7)个月。严格按国家免疫规划接种,即基础性免疫(3~5个月)和加强性免疫(18~24个月)。

1.2 方法

本组小儿均选择上臂外侧三角肌中心部位肌注,严格无菌原则;百白破疫苗由武汉生物研究中心提供,均在有效期内。通过回顾性研究法对本组小儿资料进行分析,掌握性别、年龄、接种类别、接种季节及不良反应情况。

1.3 观察指标

记录疫苗接种后24~48h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主要是局部反应(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硬结)与全身反应(体温>38.5℃)[2]。

1.4 统计处理

应用Excel文档整理,并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学处理,计数数据用例数(%)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组小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情况

本组1250例小儿在预防接种百白破后,29例出现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包括全身反应10例,局部反应19例;通过分析,疫苗自身因素、接种个体因素、疫苗应用因素及预防接种针次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如表1。

2.2 不同免疫类别及接种季节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通过分析,基础性免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加强性免疫(P<0.05),春冬季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夏秋季(P<0.05),如表2。

3 讨论

疫苗虽经特殊减毒处理,但是其本质仍是抗原性物质,其作用机制就是刺激人体引发机体自我保护机制而产生抗体。在接种可能会后出现不良反应,如何有效预防是临床必需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居所有疫苗之首[3]。本研究中,1250例小儿在预防接种百白破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从原因看主要有:(1)疫苗自身因素,疫苗本身就是一种异体、异物蛋白质, 有其生物学活性,会导致机体出现接种反应,比如:百日咳疫苗含多种有害成分。(2)接种个体因素,受种对象的身体状况、机体免疫功能、精神状态等均对接种不良反应有影响, 比如:过敏体质小儿易出现变态反应。(3)疫苗应用因素,百白破疫苗需要在2~8℃环境下运输、储存,在接种时必须严格掌握禁忌证,严遵无菌原则规范操作。如接种剂量过大、注射过浅、接种方式不正确、接种前未摇匀等均会可能引起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4)预防接种针次,百白破疫苗含有百日咳菌体成分,在初次免疫成功后(通常是30d左右),在体内会产生百日咳抗体,再次接种时会和抗原产生中和,幼儿因机体免疫功能尚未完善而可能出现发热、红肿等现象。(5)其他,夏秋季节会因穿短袖使接种位暴露,受到灰尘、汗液等污染、刺激引起不良反应。

針对百日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应从这几方面进行预防:(1)严格检查,在抽取百白破疫苗前,必须将疫苗混悬液充分摇匀,并要仔细检查,如果发现存在摇不匀硬块或冻结不得应用。(2)选用合适注射用具,根据小儿月龄选用规格合适的注射器、针头。通常基础性免疫小儿选用1mL注射器与5号针头,加强性免疫小儿选用1mL注射器,5.5~ 6号针头, 以保证疫苗能注入肌层。(3)严格规范操作,选择正确接种部位和途径。对于百白破吸附制剂必须深部肌内注射, 对连续多次接种时,应更换接种部位;如和其他疫苗用接种,需要分别用不同注射器与针头,并在不同部位注射。(4)要严格消毒,做好接种前后健康宣教工作[3]。接种人员必须严格落实消毒制度,并要指导家长做好儿童保护工作,接种前后

不应让儿童过分活动,以免受凉或接种部位受汗液刺激而出现反应,在接种后当天不得在外面活动,特别是炎热季节,以免接种部位暴露受灰尘污染。(5)选好接种时间,如遇到高温天气(35℃以上)应推迟疫苗接种。

综上而言,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原因较多,应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确保小儿接种安全。

参考文献

李艳华.儿童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06):82-84.

袁吉惠.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3):158、161.

江淑娟,钟燕,罗红艳.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5):40-42.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预防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