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T术前准备及安全核查的重要性
2019-03-27李莉
李莉
【摘 要】目的:对MECT术前准备及安全核查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MECT术的138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实施术前准备及安全核查前后不安全因素进行动对比。结果:在实施术前准备及安全核查后不安全因素发生率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系统的术前核查及评估能有效的发现术前准备不足的病例,既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又降低了医疗、护理风险,也对病房甲级病例合格率的提高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关键词】MECT术;术前准备;安全核查;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5--02
MECT又称为改良电痉挛治疗、无痉挛电痉挛治疗,专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属于无痛苦治疗,在全麻诱导、全身肌肉松弛下,采用脑电、心电、肌电同步检测,利用短暂脉冲电流对病人进行短时刺激,人为改变病人的脑电活动,引起患者意识丧失,从而达到无抽搐发作而治疗精神疾病的目的[1]。因MECT治疗安全,疗效确切,起效快,疗程短,在精神科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2]。此次研究针对MECT术前准备及安全核查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详情报告如下。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MECT术的138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严重抑郁症有强烈自伤、自杀企图或行为;②参加此次研究患者均符合临床对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严重肾脏疾病及严重消化道溃疡;颅内高压、包括占位性病变、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感染等。男性患者786例,女性患者599例,患者年龄在38~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5±6.5),病程时间在1~3年之间,平均(2.0±0.4)岁。
1.2 方法
1.2.1 治疗前准备及核查评估
文字资料准备及核查:核查病人病历资料(术前24小时内用药情况、生命体征、有无躯体疾病及离病房前生命体征)知情同意书(MECT治疗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检查检验报告单(术前一周到十天检查的正常心电图、血常规、心肌酶心梗、60岁以上老人半年内脊柱正侧位及胸片)
患者准备及核查:术前夜睡眠情况(是否药物助眠)、术前禁食禁饮情况、是否有活动性义齿、高血压患者血压情况、糖尿病患者晨间血糖、患者是否佩戴手腕带、是否着宽松衣物、是否佩戴首饰。
治疗小组资质核查:治疗医生是否具备MECT治疗准入资质(精神科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麻醉医生是否具有麻醉专业资格证并从事麻醉专业。治疗护士是否是具备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注册护士,并经过专业培训。
1.2.2 安全核查评估
MECT治疗前由治疗医师对患者药物过敏史、躯体合并症、辅助检查结果、适应症、禁忌症、精神状态、目前治疗情况、有无人工植入等进行风险评估。
对评估后风险较高的病例应组织会诊,讨论目前状态是否继续进行治疗,如继续治疗则应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提出措施,并做好急救准备。
病房交接及评估:术晨早交班重点交接患者生命体征、夜眠情况、及术前准备并对患者现状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病房与MECT护士交接及评估:资料准备情况、禁食禁饮情况、患者现状评估(是否躁动不安、有严重自杀自伤外跑等行为,评估后遇有上述行为的患者MECT护士与病房护士沟通设专人全程看护该患者直至回病房)患者身份核实(患者本人与所配戴的手腕带、病例是否一致,发现问题及时与病房送诊护士再次核对)患者二便是否排空、是否有活动性义齿未摘除、是否穿宽松衣物。
MECT每个环节交接 :治疗前核查患者与所佩戴的手腕带、病例上信息是否一致,术前用药情况,评估患者术前准备情况。
治疗后核查患者与所佩戴的手腕带、病例上信息是否一致,患者术后生命体征(血压、血氧、心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治疗医生并随时做好应对处置。)患者分泌物情况、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情况。
MECT治疗结束后与病房交接核查评估:患者患者与所佩戴的手腕带、病例上信息是否一致、患者醒复达标后的生命体征、意识、肌力及认知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实施术前准备及安全核查前后不安全因素发生率。
1.4 统计学
本次研究数据经过SPSS19.0进行总汇处理,用率(%)来代表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当检验结果为P<0.05,则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术前准备及安全核查前未佩戴手腕带、实验室检查结果属于禁忌症范围、术前生命体征不在正常范围内、术前未禁水、术前病例资料准备不全检出率为3.8%(52例)、1.6%(21例)、2.3%(31例)、1.8%(25例)、4.1%(57例);实施术前准备及安全核查后未佩戴手腕带、实验室检查结果属于禁忌症范围、术前生命体征不在正常范围内、术前未禁水、术前病例资料准备不全检出率为1.4%(20例)、0.4%(5例)、0.9%(12例)、0.7%(10例)、4.4%(36例)。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X2=14.602、9.939、8.528、6.511、4.907,P<0.05)。
3 讨论
伴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们发热维权意识也在逐渐提升,因此医务人员应不断的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意识,避免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成功手术的基础时术前准备与安全核查,同时也避免了错误手术。手术室在医院的重要科室,在医院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化的手术室不仅要求过硬的设施与技术,更需要规范化的管理措施[3]。
通过以上数据表明,系统的术前核查及评估能有效的发现术前准备不足的病例,既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又降低了医疗、护理风险,也对病房甲级病例合格率的提高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参考文献
江凌,罗映娣.“Time-out”红色切口巾在手术前安全核查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12(11):94-95.
姚菲菲,邹祝平,杜围等.基于JCI标准提高门诊手术室术前安全核查率[J].现代医院管理,2016,14(6):30-33.
蔣霞.加强手术安全核查杜绝错误手术[J].医药与保健,2015,11(4):18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