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敏性皮肤病过敏原检测研究

2019-03-27黄玉娣

健康大视野 2019年5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黄玉娣

【摘 要】目的:探究不同过敏原检测方法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6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血清过敏原检测法和过敏源点刺试验对过敏原进行检测。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血清过敏原检测法的阳性检出率为74.24%,明显低于过敏源点刺试验的93.9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过敏原检测中,过敏源电磁试验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而且操作简单,患者顺应性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过敏性皮肤病;过敏原检测;应用效果

【中圖分类号】R446.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5-0-02

在皮肤科医学领域中,过敏性皮肤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病,主要是因为过敏原进入机体皮肤后出现异常反应而形成一种疾病,引起疾病的过敏原主要包括吸入性过敏原、接触性过敏原、注射入过敏原以及食入性过敏原四种[1]。近年来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在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治疗中,确定过敏原是关键和前提【2】。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过敏原检测方法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6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6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过敏性皮肤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16~52岁,平均年龄(34.6±4.8)岁。疾病类型:过敏性皮炎12例,荨麻疹25例,湿疹18例,面部皮炎11例。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血清过敏原检测法和过敏源电磁试验两种方法进行检测。(1)血清过敏原检测法。先抽取5ml静脉血,然后将血液样本中的血清分离出来,并放置在温度为2~8°C的温度下进行保存。在对其进行检测时,先将1.3ml的血清注入测试管中,然后在温室中进行孵育,时间大致为24h,同时使用缓冲液先后冲洗3次。然后将酶标抗体加入到测试管中,继续放置在温室中进行孵育,时间大致为4h,同样使用缓冲液先后冲洗3次。最后将其注入化学发光试剂中,并放置癌曝光盒中,使化学荧光特产生的光能可以在Polaroid高速感光胶片上曝光。判定标准:通过检测总TgE与35中过敏原特异性IgE精光密度结果进行阳性判定。(2)过敏源点刺试验。实验前使患者停用抗过敏药以及激素4个药物半衰期以上,选择双侧前壁掌侧进行电刺,点刺的间距为2~3cm,每点一滴点刺液,分别使用点刺针垂直轻刺在液滴中,然后保持20min后,进行风团直径测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血清过敏原检测法和过敏源点刺试验的阳性检出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血清过敏原检测法的阳性检出率为74.24%,明显低于过敏源电磁试验的93.9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过敏性皮肤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皮肤科疾病,根据有关的临床报道,很多患者都存在过敏性皮肤病发病史。而且随着抗生素的滥用、食品结构的丰富、环境污染的加重,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病人群在不断扩大。当前临床上认为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并不是有某种单一的因素导致的,而且其发病机制也没有明确,除了患者自身是易过敏体质之外,外在的致敏原进入患者体内是导致其发病的重要因素[3]。造成患者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种类较多,根据不同地区的拜托你个气候情况、地理特点、风俗习惯、饮食结构等情况的不同,其诱发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临床上很多学者认为当前过敏性皮肤病的防治要点在于避免接触过敏原。在临床上有很多检测过敏原的方法,采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不同,将会有不同的检测结果。当前应用较多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包括血清过敏原检测法和过敏源点刺试验,这两种检测方法各有自身的优点。其中血清过敏原检测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测定患者血液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实现过敏性皮肤病判定的,其优势就在于特异性较高,但是这种检测方法具有费用昂贵、检测时间长等劣势。而过敏源点刺试验是也是一种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其主要作用在于迅速的找出过敏原,对于患者诊断和进行脱敏治疗十分有效。这种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局部疼痛轻,且全身反应小,安全性高,因此易于被患者接受,是一种有效的过敏原诊断方法[4]。导致患者发生过敏性皮肤病的众多类型过敏原中,吸入性过敏原发生的几率最大,而且这种因素受到外界的控制作用相对比较小,因此笔者认为在日常的生活中,应当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感,进而减少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率。

在本次研究中,血清过敏原检测法的阳性检出率为74.24%,明显低于过敏源点刺试验的93.9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在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临床检测诊断中,过敏源点刺试验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检测的阳性正确率,而且操作起来更为简便,患者的顺应性相对比较高,因而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王伟丽.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85):23-24.

李丽娟, 陈明, 潘红梅. 宁波地区542例儿童过敏性皮肤病的血清过敏原研究[J]. 现代实用医学, 2016, 28(7):929-930.

美钦. 3681例过敏性皮肤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 37(13):1850-1851.

杜静, 朱天川, 周薇, et al.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特异性过敏原IgE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 37(11):1537-1539.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