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的学生选课走班调研

2019-03-27胡忠于

基础教育参考 2019年3期
关键词:选课走班顶层设计新高考

胡忠于

[摘 要]实施选课走班、分层教学是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对重庆市某区普通高中学校资源配置数据的分析,结合学校开设选修课的现状以及对重庆市即将实施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所作预设估计发现,该区总体上没有形成一套较完备的分层走班教学实施策略。为此,该区亟需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学校提供保障;亟需各高中学校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细化顶层设计;亟需教研部门发挥专业指导作用,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和规范选修课体系,加大教師研训力度。

[关键词]新高考;选课走班;分层教学;顶层设计

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开启新一轮高考改革;同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明确提出“全科覆盖”“不分文理”“严格公示”等措施。选科考试、多元录取等一系列高考新政带来的实践改革,对新时期的高中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1]。对一线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来说,学生“选课走班”的实施是关键的难题。尽管我国部分地区积累了一些经验,但选课走班的实施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诸如软硬件匮乏、“走班”被异化为“快慢班”、师资不均衡等问题[2]。为此,各地各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选课走班方式。鉴于此,笔者调查了重庆市某区(以下以A区代称)普通高中学校的选课走班情况,分析了该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重庆市某区七所普通高中学校资源配置数据为研究样本,调研样本学校的校舍场地、师资配置等基本情况以及开设选修课的现状,并对即将实施新高考方案后所作的预设估计进行了研究。

2.研究方法

项目组研制了普通高中基本情况调查表、新高考方案实施前后各高中学校学科教师基本情况调查表、高中开设学科选修课实施情况调查表、高中开设校本选修课实施情况调查表、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前后高中办学规模比较调查表、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前后高中学校教室规模比较调查表,到样本校开展调研,并对校长或教学副校长进行访谈,查阅相关资料。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及走班教学总体特征

一是高中学校各学科模块中的学科选修开课率很高。学科选修作为选修模块中的限定选修课程,与现行高考联系很紧密,各校都对其很重视。但是开设形式较单一,主要是以行政班的方式进行,分层走班形式的教学班不足。

二是校本选修课程普遍能采用走班方式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到不同的教室上课,形成只有在走班教学时才存在的教学班。

2.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及走班教学影响因素

一是校本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是推进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的重要载体。从调查结果看,所选7所高中只在开设校本选修课程时普遍采用走班教学,其余课程全部按照行政班制授课。7所高中共开设179门选修课,各校开设数从11门到56门不等,其中重点中学的校本选修课程开设数量超过一般学校。从参与课程开设的授课教师总量看,7所学校参与教师共计265人,各校参与人数从15人到65人不等,开设总量严重不足。可见,教师整体专业水平和学科整合能力对选修课的开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合理的学科师资配置是推进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的必要前提。项目组结合A区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前后高中办学规模的比较(见表1),调研了高中选课走班中的学科师资配备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目前该区学校的教师配置,三个年级的班师比均维持在1∶4左右,符合国家教师编制班师比标准(1∶3-1∶4)。2018年新高考方案实施前后,学生规模基本稳定在1.2万至1.3万左右,但学科教师数量会受到新高考方案的规定以及学生需求的影响,班师比配置将达到1∶4.5,约高于国家教师编制标准,预计有130人的教师缺口。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师资配置。

三是必备校舍场地及教学设备是保障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的重要物质基础。从调查结果看,该区全面实行走班教学以后,对教室及功能室的需求明显增加。其中,普通教室缺口达125间,理化生实验室总体缺口12至13间,技术功能室总体缺口近20间,其他社团活动室至少还需预留10至15间。

三、讨论与建议

1.讨论

(1)学校走班教学的课程实施方案亟需重构或完善。目前,A区高中学校仅有校本选修课实施走班教学,全区还没有一套较完备的走班教学实施方案。

(2)学校走班教学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和挑战。目前,A区高中学校总体走班教学评价过于简单化,学科教师开设的一些拓展课程总体呈现低层次、碎片化的特点,缺乏分层设计差异性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3)学校管理团队实施新高考方案的意识还需加强。目前,A区高中学校仍按照行政班的教学架构实施教学,片面地将分层教学简化为行政班级形态的诸如尖子班、平行班的概念,严重忽略了学科形态的差异性,未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制约了教学管理团队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4)教学设施设备等硬件是选课走班顺利实施的必要保障。按照先行省市新高考方案规定的等级性考试“六选三”的选课走班要求,分析调查反馈的数据发现,不论是教室还是学科功能室的需求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为此,学校在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过程中面临两难选择,要么压缩学生对学科组合的选择,要么减少学生分层的层级数,以应对现有教室及学科功能室数量不足的问题。然而,这两种做法与《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是相悖的。

2.建议

因普通高中教育具有隶属基础教育但又不是义务教育的双重特征,政府对其投入以面上共性需求为主[3]。而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和选修课开设不能仅靠行政命令的推进。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亟需补齐普通高中学校资源配置的短板,增强保障,才能真正实现普通学校多元化、特色化发展。

(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统筹分层走班。为有效解决分层走班教学硬软件条件不足的问题,必须加大普通高中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办学条件。财政、教育部门需要建立与办学成本、物价水平、财力情况联动的稳定增长机制,逐年解决走班教室和实验室、技术功能室以及相应教育教学装备的配置问题。同时,根据新高考方案,按照学校师资需求计划,逐年增加师资配置,为学校新课程改革提供人力保障;以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为导向,加大学校师资建设的投入力度,每年安排专项培训经费,系统开展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项培训工作。

(2)细化顶层设计,推进新高考方案落地。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分层走班教学,主体在学校,所以学校必须主动作为。一要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其目的是改变和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学校在研制分层走班方案时,不能片面地依据学生的成绩或学习内容的深度,也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二要积极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以帮助学生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作准备[4]。三要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学校师资、场所环境等因素进行科目设置。

(3)加强课程建设和规范选修课体系,加大教师研训力度。基于各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供给,必须统筹学校实际师资和硬件,规划学校能够开设、必须开设的优秀课程并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以弥补师資和硬件的不足。学校须做好学生选课的指导工作,明确分层走班的目标是在诊断学生学情、发现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学校可以采取“导师+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模式架构,组建和实施分层走班教学。

专任教师是高中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主力军。学校一方面要搭建研训平台,加大校本研训力度,制定分层走班师资建设规划方案,分阶段、分步骤、分学科落实教师课程力的培训和种子教师的培养工作,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另一方面还要充分挖掘专任教师的潜能,鼓励教师通过继续教育、短期培训、自主学习等途径,开发深受学生喜爱的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

总之,实施分层走班教学,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指导,统筹规划,有序推进;需要各学校从实际出发,制定工作规划,明确具体措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推进新高考方案落地;需要教研部门充分发挥学科专业指导作用,强化教研,精准发力,促进普通高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纪德奎,朱聪.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诉求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6(10):52-57.

[2]薛庆水,李凤英.我国走班制教学文献分析(2000-2017年):困境与发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4):59-69.

[3]徐士强.新普及时代普通高中资源配置的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6(10):39-42.

[4]张紫屏.论高考改革新形势下高中教学转型[J].课程·教材·教法,2016(4):89-95.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选课走班顶层设计新高考
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选课走班教学思考
选课走班形势下的分层化学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论开拓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分层-分类”选课走班复习策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