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能力的现状调查

2019-03-27陈杰玲

关键词:实验探究研究性学习高中生物

陈杰玲

【摘要】 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及高中生物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本文以高中生物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问卷为载体,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课程开展的重要性,以及研究性学习课程必要性,从而解决课时与教学进度矛盾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分层分重点地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实验探究 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074-02

1.问卷调查的目的与对象

为了解增城高级中学高二级422个理科学生对生物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现状,便于更好地进行生物教学及开展课题研究,在高二上学期进行了“高中生物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从学生角度了解目前一线教师对演示实验、分组探究实验、实验专题模块通常采取的教学方法,了解高中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和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现状。

2.问卷调查的内容设计

学生问卷的设计是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及高中生物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对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分组探究实验、实验专题模块教学时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学生探究能力的现状,学生对教师实验教学的建议等,分别设计了相应的问题。主要包括:分组探究实验(安排、用时、教学方法及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等)、演示实验(教师的重视程度、常用的方法等)、实验专题模块(学生的了解程度、教师的实施现状等)3个方面。

3.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1)关于分组探究实验

问题1:有50.6%的学生认为新教材设计的这些探究实验对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必要性不大(如下图1),本文认为这与我校生物教师的教学过程、方法有必然的联系。高中生物教学课时与教学内容以及本文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矛盾,使传统教学的教师不得不轻视探究实验专题的操作,而重视应试教育化,进而影响学生对实验探究专题的态度。

问题2:只有24%的学生希望在做分组探究实验时,自己先探究,遇到困难再问老师。这说明学生的探究热情偏低,本文认为这与长期以来在我校生物实验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有直接关系,而且日常实验教学的课时较少,学生在该方面的经验不足,学习成就感不多,导致对高中生物实验探究热情不高。

问题5:有79.6%的学生认为,完成探究实验的过程依然是教师讲解,自己按部就班则行(如下图2),难怪在问题9中有70.4%的学生觉得虽然经历多个实验,但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提高不大。

问题6:以往在实验室上课老师并没有让学生完全自主探究实验,而74.1%的学生认为老师会预留2/3的课堂约25分钟进行实验操作;有36.9%的学生则觉得老师讲解后约剩余1/3的课堂约13分钟进行实验操作(如下图3)。这可能与实验的难易程度在不同学生层次留有不同的时间印象所得,但总体情况来看,学生还是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的。

(2)关于演示实验

问题4:只有4%的学生能够较好地利用演示实验这个阵地渗透探究思想。本文认为这是长期教学内容课时与学生接受知识所需课时之间的矛盾导致的,也反映出相关教学效果的低效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3)关于实验专题模块

问题7:从学生对实验专题模块的熟悉程度,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教师对这一模块的重视程度和教学现状。表示“听说过,但未做过”和“从未听说过”的学生占接受调查学生总数的82.2%(如下图4),反映我校所开展的探究实验较少,开展实验条件不足,几乎没有做实验专题的习惯,大家都比较重视应试教育多一些。

(4)关于探究能力培养

问题3和8:有68%的学生希望开放实验室,77%的学生认为教师最重视的还是演示实验(如下图5)。本文认为利用板书、多媒体辅助教学或者在讲台上演示实验等教学方式所耗时间较少,,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效果与课时之间的矛盾,是颇受我校生物老师欢迎的教学手段之一,如果能更好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这应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10:有93%的学生在进入新课程近2年,依然不知道科学探究的完整要素(如下图6)。说明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有很多教师没能真正领会新课改的思想,让学生亲历探究的意识还不强。

问题11:竟然有88.5%的学生对一个新的探究过程不知道从何下手(如下图7),本文认为学生习惯于甚至乐于在老师的带领下解决课本实验问题,假如要求学生自主提出新的实验问题并且解决该问题的话,,只有1.6%的学生愿意尝试迈出第一步。

问题12:有55.9%的学生认为结合实验专题模块,确立一个合适的探究新实验,独立或小组探究完成的过程,最能检验和培养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如下图8)。这与问题11形成明显的反差。本文认为学生在老师精心挑选的有趣的探究实验课题下,还是愿意尝试新的探究实验的,这点符合高中生学习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好奇心、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是分析判断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仍需教师辅助,有待提升。

4.问卷调查的小结

由调查结果可见,在1节课的时间内根本不可能使学生完成实验探究,达到能与同学或老师进行实质性交流和探讨的层次,并进一步完成课堂探讨、尝试实践等环节。因此利用研究性学习课程,因地制宜地选择一些与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相结合的新探究实验可能引起学生探究实验的情趣以及积极性。因为在教师确定新课题的带领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通过合作式学习、自主探究和实验操作、分析等,让学生有了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与时间,最终学生还是会积累一定的探究实验经验的。因此利用研究性学习报告丰富课堂上知识展示的多样性,循序渐进地、分层分重点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4.1研究性学习课程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1)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所获得的知识有别于必修课程中的知识。从知识分类的角度上来看,必修课程中大多是事实性知识,是教师给予的,而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试验、实验、调查、查找、反思等一系列活动而获得的,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的结果,其中大多是方法性的知识,也就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并非死记硬背知识就可以达到目的。因此,学生通过自我探索的方式所获得的知识相对来说是比较牢固的,它能较好地迁移到其他教学情境中。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与学中,学生围绕某个感兴趣的主题展开学习活动,需要学生去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知识,学生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多种角度进行发散性、批判性的思考,从而增强学生自身的创造性。

4.2研究性学习课程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实践让教师更为自信,减少了教学倦怠感,增进了对学校的归属感,提高了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投入。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家长、社会也更加了解学校,提高了家校协同的教育效果,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实施的全过程正在帮助学校实现管理的创新,我们正以课程建设为抓手,逐步摸索“学校管理課程化”的模式,进而实现教学和德育的巧妙结合、质量和特色的协调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中学生物学:仇宝军.中学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初探[J].2006,22(1):58-60.

[2]电化教育研究:谢幼如.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J].2000(1):41.

猜你喜欢

实验探究研究性学习高中生物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