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3-27肖遥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数学应用

肖遥

【摘要】 新课改推动着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其中,导学案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应用和青睐,从形式上来说,导学案更加开放和灵活,从内容上来说,导学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深入掌握知识。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完善,创新,才能发挥导学案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介绍了导学案的设计标准,分析了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希望能给教育从业者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导学案 高中数学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073-01

导学案作为高中数学教学几种主要创新模式之一,在实际课堂中有效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导学案主要是通过教师课前编写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引导方案,帮助学生有步骤的进行预习,课堂训练和复习,从而更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教学重点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导学案在应用的过程中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一、导学案的设计标准

(一)根据课堂内容进行设计

导学案设计的内容不易过于宽泛,要根据每堂课的教学重点,控制好容量和质量,与教学目标相匹配,从而保证学生在有效时间掌握重点知识内容。

(二)设计的问题要有逻辑性

导学案涉及到很多问题的设计,问题体现着课堂的知识主线,因此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要有逻辑性,有利于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究,并最终辅助课堂重点知识的呈现。每一个环节要环环相扣,联系紧密,逻辑严谨。

(三)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

每个学生在预习和学习中使用的学习方法都不同,正确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事半功倍,提升学习效率,而错误的方法往往起不到理想的效果,造成时间的浪费。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方法的指导。

(四)因材施教进行内容设计

每个班级里学生的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方案的过程中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因材施教,保证难易程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最终目的。

二、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中生的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较高,可以进行知识的自主探究。新课改也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导学案的模式非常适合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在学习中掌握正确的思考逻辑,总结出高效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课堂效率的提升,培养学神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数学的知识点较多,学习压力也较大,如果学生没有自主进行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高中数学知识点较多,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关联性。在导学案中,知识是由问题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串联起来的,每个任务都是有步骤开展的,而这些问题和任务与教学目标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只有构建了完善的知识体系,才可以进行综合应用。

三、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导学案缺少创新

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习惯于使用导学案的传统模板,缺少思考力和创新能力,没有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具体知识点进行形式的变化,只是在按照常规机械的执行,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导学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形式创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题型,根据不同的题型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才能够发挥其指导學生进行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的目的,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同一个班级往往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要照顾到每类学生。高中数学的题型包括概念型,关系型,运算型,判断型,应用型等,每种题型中又包含不同的知识点,因此教师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导学案的设计。

(二)导学案的设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节

导学案的设计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进展的前提下进行的,然而很多教师在设计的时候没有关注到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以及课后复习情况,教师设计的内容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而有的由于难度较大,学生还无法进行知识的迁移或衔接,缺少过渡的中间环节。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之前一定要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知识掌握情况,注意查漏补缺,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在讲函数的时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先了解函数的定义,值域问题,并复习有关集合的知识点,预习与复习相结合才能有效衔接接下来教师要讲的内容。

(三)只导不教,或者只教不导的情况

有些新教师在应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只重视引导,而没有进行知识的传授,导致很多学生无法通过问题链接知识内容,不理解导学案的目的,更无法有效掌握知识重点,导致课堂效率底下。还有的老教师虽然设计了导学案,但是没有进行应用,教学方式仍然采用灌输的方式,没有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对教师仍然存在较大程度的依赖,导学案失去了应有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导学案的教研和使用,将这种教学方法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而不是互相割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导学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老师的带领下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有效的进行预习,复习和思考,更深刻的理解知识内容,构建数学的知识体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导学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引起重视,因材施教,不断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教学形式。

[ 参 考 文 献 ]

[1]魏玉礼. 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24):36-36.

[2]徐斯亮. 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7(15):68-69.

[3]叶奋. 浅析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 2018(5):29-30.

[4]于森. “导学案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下), 2017(1):154-154.

猜你喜欢

导学案高中数学应用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