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教多学”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贯彻与实践

2019-03-27陈麟

关键词:少教多学自主学习高中语文

陈麟

【摘要】 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较之以往,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语文老师在授课时,也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和步伐,采取“少教多学”的方式,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基于以上原因,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少教多学”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贯彻与实践进行了思考和总结,通过在授课之中运用这样的模式,让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充分的激发出来,引导学生们自主快乐的学习。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少教多学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042-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目标和内容也相应地发生了全新的转变。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语文老师务必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又掌握了正确的学习策略,为未来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长期应试教育的束缚

学生在高中阶段,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这就导致了老师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往往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老师在讲台上面滔滔不绝,学生们在讲台下面浑浑噩噩,不能积极地同老师进行互动。对于语文教学的此种现状,许多学生表示不会主动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起了严重的抑制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和自学意识,给“少教多学”理论的顺利贯彻和落实增添了许多困难。

(二)教师不合理教学方式的影响

基于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学生在短时间内使自己的成绩出现大幅度的提升是不太现实的,因此,语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在当前的情况下,许多老师没能充分地认识到这点,他们在教学的时候。向学生们灌输大量的知识,长此以往,不仅不能使学生们的成绩实现应有的提升,严重的情况下还使学生们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也使“少教多学”理念遇到了无形的阻力。为了能够转变该教学模式,使“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尽可能地发挥作用,老师在讲课时,应该对授课方式进行精准的把握,进而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二、“少教多学”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少教多学”理论下的阅读教学

从高中生的学习动机着手,学生们都希望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因此,在课堂之上,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渴望程度十分高涨。面对此种情况,老师在给学生授课时,要对教学的重点进行确定,让学生们在学习时能够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学习回报。比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在讲解前,老师应该向学生展示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让学生们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后续学习时对重点知识保持更多的关注,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果。第二,老师在课堂提问时,同样也要讲求策略。所提问题应当同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生活保持密切的关联。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提出的问题更加具备针对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二)“少教多学”理论下的诗词教学

高中诗词学习面临着诸多困难。学过的古诗词学生很容易遗忘,如果不是考试逼着,也没兴趣复习。面对此种情况,老师要追根溯源,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满足学生吟诵环境的需要,是消除他们吟诵障碍的重要法宝,也是实施“少教多学”理论的重要途径。比如,在上《春江花月夜》这一课前,笔者让学生选择本堂课的教学方式,是以吟诵为主,还是以分析为主。以吟诵为主,老师的讲授只起到点睛的作用,关键是学会陈少松先生的吟诵调,先将整首诗“吃到肚子里,烂在大肠里”;以分析为主,学生只听一遍录音,读两遍,老师着重分析。学生异口同声要求“以吟诵为主”。于是我们第一课时几乎全是吟唱。跟着音频师生同学、同唱。

一堂课下来,在获得审美感受的同时,整首乐府诗已深深刻印在脑海里。此后学生纷纷喜欢上了吟诵,甚至课前音乐委员发歌都是吟诵古诗词了。神经科学家研究分析发现配上音乐的词是最容易被人记住的。只是这种方法在“五四”之后被舍弃了——舍弃了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正确方法。一字一顿地朗读,且过于重分析,重理性。然而,一首诗歌您分析再多,不入情入心,也是不容易全面领悟和深刻记忆的。一旦遗忘,老师在课堂上唾沫横飞、声嘶力竭的“分析探究”岂不成了无本之木?

所以诗词教学应“少教多学”,走感性路线,从声音到声音,从情感到情感。通过正确的吟诵,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爱上吟诵。寓教于乐,便容易记忆。只有记住了,以后随时随地反刍,深入地理解才有可能。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在学生吟诵之前,向学生们创设一定的问题,使用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能够让他们在阅读的时候找到问题的答案,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通过以上可以看出,课堂阅读能力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和凸显其主体地位的目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时渗透“少教多学”的教学理论,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固有弊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的有效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要对“少教多学”方法所带来的影响保持足够的关注,有效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程梅春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影响和创新 [J]. 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7,01(05):87-87.

[2] 张春元 .“少教多学”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贯彻与實践[J]. 学周刊,2017,05(13):123-125.

[3]杨群.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工作思考[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7,07(11):93.

[4] 秦德成.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5,07(8):63-63.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自主学习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