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个人所得税的比较探究
2019-03-27李铠琦
李铠琦
摘 要 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当中,个人所得税对于国家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中外个人所得税在税制模式、征税范围、费用扣除、税率以及税收法律制度的比较进行分析,为了解中外个人所得税的差距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 税率 税收
中外个人所得税的具体制度以及实行都和国家的制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当前社会当中,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起一个完善有效而对税收制度对于国家的长期稳定有着十分汇总要的作用。现阶段分析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个人所得税不同之处,有助于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内涵以及改进方向。
一、税制模式比较
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模式当中,采用的是分类所得税制,但是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采用的都是综合所得税模式,这种模式在欧洲的国家应用尤其普遍。综合所得税制更加能体现负担能力的原则,在综合所得税这种制度之下,普遍要求纳税人要自行申报税款,因此对于纳税人以及税收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要求较高。如果相关的税收素质较低,就会出现很多偷税漏税的现象。在我国目前采用的分类所得税制征收模式下,能够有效针对不同地区的居民,进行有效的税收管制,保证在税收的扣除标准、税率以及税款计算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范和制度,因此总体上来讲更加有助于维持税收的质量以及秩序。
二、征税范围比较
从征税的范围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征税的范围更加广泛一些,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当中针对公民的税款进行了一个规范,美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当中应用了毛所得的概念,指的是全部来源的经济所得。这些公民的收入都要纳入到税收的范围当中。而在中国,征税的范围主要有十一项,征税的方位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较窄,主要体现在了工资、薪金以及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收入方面。在企事业单位当中,中国税收包含了承包经营以及租赁经营等方面。从征税范围来看,中国的范围较窄,西方发达国家的征税范围较广。
三、费用扣除比较
现阶段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环节当中,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扣除费用种类较多,不同的项目扣除的费用都有着一定的规范。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时,这些发达国家会针对税收费用的项目进行较为细化的划分。费用扣除不仅包含了收入相关的必要费用,还包含有一些生计方面的费用。发达国家对于费用扣除的规定体现在了费用扣除的法律条文当中,一般情况下费用扣除都是通过项目扣除以及标准扣除这两种方式进行的。在中国,费用扣除显得十分稀少,个人所得税当中的费用扣除计算方法,是将定率扣除法以及分项定额扣除法相结合的方法,在这两种方法的结合之下,进行的费用扣除也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在费用扣除过程当中,存在着费用扣除范围较窄、缺乏灵活性的特点,对于一些特殊状况并没有专门的规范制度能够引导扣除。
四、税率比较
税率是税收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要素,在中外税率的比较当中,西方国家在近些年来做出了重要的调整。西方国家自从上个世纪末以来一直都十分重视传统的累计税率形式,这种形式的税率在当前已经拥有了十分广泛的使用范围。并且在税率的形式方面,西方国家也都在保持传统累进税率的基础之上不断删繁就简,简化税收的环节以及方式,帮助税率更加便于计算。我国在税率方面的设定主要分为梁红,一种是比例税率,一种是累进税率。这两种税率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应用特点。在一些超额的累进税率当中,由于实际的累进度较低,因此不能够促进收入的调节。现阶段我国的税收正在朝向多元化方面发展,能够针对不同收入人群选择适合的税率。
五、税收法律制度比较
无论是我国还是外国,税收的法律都是维持着税收稳定以及国家稳定的重要前提,因此在税收法律的制定方面,都坚持着重视的态度。个人所得税是一种对人的征税,因此为了保证个人所得税能够有效获取,一般都是采用个人自行申报纳税而对方式尽心的,如果检查到个人申报的数量以及实际收入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出现了偷税漏税的现象,就会依照法律进行严肃处理。我国的个人所得税采用源泉扣缴方式与自行申报方式结合的手段进行缴纳税。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讲,我国的税收征管法律设计仍旧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这也意味着我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发达国家学习,保证發达国家的一些先进税收制度经验可以挪用到自身的税收制度上,促进我国税收制度不断完善。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中外个人所得税研究过程当中,必须要能够结合不同国家的具体社会制度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同时从多个角度出发,从宏观以及微观的角度进行考虑,思考个人所得税制度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所起到的真实作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已经拥有较长的时间,但是依旧需要能够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璇.中外个人所得税法的比较分析[J].现代交际,2014(05):99.
[2] 赖君睿.从中外比较看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功能[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3(06):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