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推动高校工会工作创新的若干问题研究
2019-03-27张晶张娣
张晶 张娣
摘 要 新时期工会工作面临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创新工会工作机制,才能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务。本课题以“互联网+高校工会”为平台,通过大数据促进高校工会的管理工作,通过新媒体提升高校工会的宣教工作,围绕这两方面来探讨高校工会工作的改进和创新方法。以期更好地发挥高校工会组织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 工会工作 创新
一、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网络强国”,“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2018年7月党中央召开的群团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包括工会在内的群团组织“要提高网上群众工作水平,实施上网工程,建设各具特色的群团网站,推进互联互通及与主流媒体、门户网站的合作。加强网宣队伍建设,综合运用维权热线、网络论坛、手机报、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网上引导和动员。”全总在第十六届五次执委会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网上工会建设”的任务目标,要求各级工会增强互联网思维,不断提升运用网络服务职工的能力水平。
本课题主要从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大数据和新媒体两方面展开分析,探讨高校工会工作的改进和创新的思路,依托“互联网+”平台,通过大数据促进工会的管理工作,通过新媒体提升工会的宣教工作,以期更好地发挥高校工会组织的作用。
二、互联网+工会建设现状
互联网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已经深刻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国家互联网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比去年同期增长6.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比去年同期增长8.8%。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的比例已高达98.3%,这个比例在高校教工群体中会更高,以微信、微博、头条新闻为代表的一系列移动应用和平台,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参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渠道。“互联网+”代表了一种更加先进的生产关系,成为政府推动、企业为主、社会共同努力的国家战略发展行为。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构建“互联网+高校工会”平台建设,是工会作为“连接型”、“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发展要求。现阶段国内高校工会实施“互联网+”建设的主要形式有:1.利用工会网站全面展示工会工作内容;2.通过工会信息平台对工会相关信息进行线上管理;3.开辟微信公众号发布工作动态及政策解读,宣传先进典型;4.建立专用微信群等线上沟通渠道。但是笔者认为,“互联网+工会”的内涵和范畴不应该仅限于此。一些工会组织片面地认为“互联网+工会”就是把以往的工作内容翻版搬到网上;对已开展的网上工会服务模式和内容创新力度不足;信息化平台缺乏统一规划,存在数据互不融通的问题;网上内容更新慢且缺乏吸引力,访问量偏低,未形成品牌效应。此外,还存在线上与线下活动缺少联动的情况,信息化建设起到的实质性作用有限。
综上,高校工会应当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工会”建设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能促进工会组织资源的有效配置。教工群体在网上的数字化行为生成的海量大数据,也值得我们认真探究并合理运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建立统一的工会资源数据库,构建工会综合服务平台,以更好地为广大教工群众服务,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进而推动我们的高校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三、大数据促进工会管理工作的思路
世界的本质是基于数据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所著的《大數据时代》指出大数据的核心就是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从中找出可以帮助决策的关系模式的过程。“得数据者得天下”,已成为信息社会各领域企业机构的基本共识。2017年5月,全总发布《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实名制管理工作方案》,着手建立各级工会实名数据库,这为搭建一个规范化的工会数据交换共享信息平台奠定了基础。
各级工会所拥有的会员信息是一项重要的数据资源,其数据规模呈指数级增长,数据样本越来越丰富,并且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工会组织借助大数据这个有力工具,向上可以为国家政府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向下又可以为职工群体制定更多福利政策和个性化服务,真正发挥出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高校作为先进知识和科技研究的前沿阵地,拥有着良好的技术优势和研发力量,高校工会基于大数据的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工会在利用大数据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组织结构扁平化
随着单位内部各种系统平台不断增加,管理层级更加交错复杂,工会工作与之对接的事务内容也日益繁杂。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能够减少从最高决策层到最低操作层之间的管理层级,也使多个层级的信息得到协同共享。通过扁平化整合,工会组织能更及时发现和采集信息、传递信息、制定决策,让基层单位拥有更充分的自主权。工会会员也可以更加透明、便捷、及时地了解各项政策,参加各类活动等。
(二)平台数据联通化
各部门管理系统普遍存在数据资源互不联通和数据冗余的问题,形成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阻碍了单位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有效提升。工会组织要在充分了解各部门基础数据的前提下,实现与学校人事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招标采购系统,乃至各类教工社团组织的对接,提升全局工作效率。
(三)服务内容精准化
传统工会工作是一种粗放型的服务,面对会员人群没有加以有效甄别,利用工会大数据信息可以实现对会员的精准服务。比如通过分析人社部门的信息,对每位职工的实际困难进行预判,实现精准帮扶;通过分析卫生和安全生产部门的信息,掌握会员的健康分布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教育;通过分析工会网站、公众号、微信群等媒介的访问数据,可以掌握会员群体的关注偏好,推送订制化的工会信息服务等。
(四)信息安全保障化
高校工会大数据涉及到大量的会员敏感信息,在数据采集、储存、传输和数据使用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安全威胁。首先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对网络大数据的所有者、管理者、使用者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另一方面,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职业操守,严格按照网络信息安保条款操作和使用数据信息。从技术层面,对大数据平台的内部数据层级和对外应用接口进行严格的加密和权限设置。当今热门的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相关的新型应用模式,可以对系统信息提供更高层次的保护,杜绝非法数据访问和操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而言之,工会组织依托其庞大的会员数量、海量的数据信息所带来的价值贡献前景不可估量,工会的大数据建设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数据分析需求和深层次挖掘利用。高校工会应当以数据信息为主导,引入安全可靠的技术力量作为支撑,加快研发工会大数据的科学运用。进一步的发展目标可以定位为高校内部信息体系的一个重要枢纽,实现与各类电子政务平台的对接,以保证工会大数据取之于教职工,用之于教职工。
四、新媒体提升工会宣教工作的思路
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具有信息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等特点,已成为当今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使用者不再仅仅是接收信息的角色,还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评价,更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形成全员互动、相互影响的态势。
高校工会应充分认识新媒体对职工群体思想意识形态产生的深远影响,将其视为提升工会服务效率、增强工会组织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通过微博、微信、微课(微视频)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工作,使工会工作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具备新媒体特征的高校工会工作创新应注意到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媒体受众年轻化
高校教师群体的年轻化是大势所趋,中、青年教师已经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群体正是新媒体的忠实用户,这就要求工会工作必须主动占领新媒体阵地,以掌控话语权,把握好舆情监督作用。
(二)过程平等互动性
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工会应由单向思维模式向与职工群众双向交流互动模式转变,营造相对宽松自由的交流环境,激发教职员工的参与热情。同时,也有助于工会敏锐识别某些潜在矛盾与隐患,及时着手进行化解,保障基层员工的劳动权益。
(三)内容传播效应强
新媒体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容易受到特定群体的普遍关注,并且极有可能形成“信息海啸”对社会舆情产生足够量级的影响。新媒体既能夠为工会组织提供来源广泛的信息资源,同时,工会组织也要保持足够清醒的头脑和危机意识,时刻坚持用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理论武装自己,引导广大职工明辨是非,确保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和先进性。
(四)信息内容碎片化
新媒体用户通常都偏好碎片化阅读方式,期望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能够获取感兴趣的内容。工会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注重传播内容的新颖度和吸引力,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聚集一批忠实的关注人群,避免出现大量内容平淡无奇、传统说教式的以及随意转载的文章。
可见,新媒体潮流已然对工会工作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面对“微”时代,高校工会组织应当视新媒体为提升工会宣教工作的有力工具,尽快掌握并积极利用新的话语方式和新的思维方式,构建新媒体实时交互平台,使之成为各方赖以实现彼此沟通的关键桥梁,有效提升高校工会的影响力。
五、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是我们新的历史定位,也是我们前进的指引和方向。对于高校工会来说,工作工作人员要对新时期工会性质有充分的认识,工会运用“互联网+”推动工作创新需要建立工会应用互联网的科学理念、创新工会应用互联网的工作模式、建立工会应用互联网的长效机制。高校在发展,教工需求在变化,工会工作人员也要主动学习、积极尝试,全面提升工会工作成效,更好地服务于员工的成长和高校的发展。
★课题项目名称;同济大学2018年工会理论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 张晓芳.浅析企业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7):194.
[2] 吴承宝.新时期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及推进策略探讨[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7(12):1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