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与社会关联的三个维度

2019-03-27卢文超杨格格

中国图书评论 2019年3期
关键词:阿多诺社会学维度

卢文超 杨格格

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艺术理论的重要问题。艺术是如何在社会中产生的,又会对社会产生何种影响,是我们经常会碰到和思考的问题。2018年,国内出版的艺术理论著作可谓是精彩纷呈。本文选择从艺术与社会关联的三个维度,即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对此进行初步梳理和盘点。

一、艺术与社会关联的理论维度

所谓艺术与社会关联的理论维度,是指对艺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思考和归纳总结。在艺术社会学和艺术批评等领域,都有著作探讨或涉及这一问题。它们或者强调艺术对社会的反映,或者侧重艺术对社会的塑造;或者关注社会中的艺术,或者阐明艺术中的社会。这对我们理解艺术与社会之间关联的方式,提供了有益的启发。这些著作或突出了上述所说的一个方面,或同时交织着好几个方面,因此我们以主题为序,略做梳理。

艺术社会学是以对艺术与社会关系研究见长的一门学科。薇拉·佐尔伯格的《建构艺术社会学》是艺术社会学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其中对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探讨尤为丰富。她从艺术社会学的定义出发,探讨了艺术社会学的方法,作为社会过程的艺术对象,艺术家的社会建构性,以及社会学视野下的观众和艺术的社会功用等话题。与此同时,她还讨论了关于艺术社会学的社会学,即为什么社会学家会忽略艺术,以及情况为什么会变化的问题。本书在1990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之后曾数次重印,可以说是一幅1990年之前的艺术社会学的鸟瞰图,对后来阐述艺术社会学的同类著作产生过很大影响。

在对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中,阿多诺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学者。他的《音乐社会学导论》是1961年到196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所开设的《音乐社会学》课程的讲义。阿多诺认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研究音乐社会学,关键就是解释和分析音乐的经济基础,这是音乐与社会关系得以实现的因素。与此同时,音乐具有意识形态性,因此它也是对社会进行理论批判的一部分,它的义务之一就是追求真理。如果说前者倾向于生产研究,后者则倾向于接受研究。这是阿多诺音乐社会学的两个维度。阿多诺对音乐的研究,不仅在音乐社会学中有重要地位,在艺术社会学,乃至我们所探讨的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中,都是绕不开的经典。此外,两本海外关于阿多诺研究的著作也值得注意。汤姆·休恩编的《剑桥阿多诺研究指南》对阿多诺的音乐理论多有讨论,诸如罗伯特·胡洛特肯特的《正确的听与一种新型人》,马克斯·帕迪森的《阿多诺音乐美学中的本真性及失败》,莉迪娅·戈尔的《不谐和作品与听众》等文章,对国内理解阿多诺的音乐理论提供了新的参考。马克·杰木乃兹的《阿多诺:艺术、意识形态与艺术理论》则对阿多诺的艺术理论进行了提纲挈领的研究。该书以阿多诺的《美学理论》为重点,探讨了阿多诺的艺术品观念、文化工业观念、对现代派艺术的观念、艺术介入观念等各种问题,是阿多诺研究中值得参考的一本著作。

在艺术批评领域,沈语冰和张晓剑主编的《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无疑是本年度非常值得关注的著作。本书选择了西方艺术批评文献40篇,涉及形式分析、图像学、艺术社会史、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前卫理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等主要批评方法,很多都牵涉到了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维度。正如沈语冰所言,“这些富有代表性的文本被挑选出来,从而构成了一部批评史的基本文献”[1],这为20世纪西方的艺术批评提供了一份可靠的、全面的知识地图,也为我们在这幅全景图中理解艺术批评的社会维度提供了帮助。作为“美的回归”的代表人物,戴夫·希基在其《神龙:美学论文集》中分析了艺术与审美,艺术作品的性别,艺术与观众,艺术与市场等问题,指出艺术和艺术批评应该是大众的、民主的,而不应该受艺术体制的裹挟,由此导致艺术中美的丧失,进一步导致大众与艺术的疏离。在希基看来,美需要回归。这种呼声引起了很多争议和讨论,也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和追问。

艺术之“新”与社会是什么关系?鲍里斯·格罗伊斯在《论新:文化档案库与世俗世界之间的价值交换》中对当代社会中的艺术之“新”进行了探讨。在格罗伊斯看来,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中,新旧对比已经不再可能,超级市场就像遗忘机器一样,不断地抹除过去。我们仿佛生活在一个永恒的新的当下。但是,与此形成对比,文化档案库的建立创造了一个现在与过去、未来与现在进行对比的空间。这为“新”作为一种价值在文化中获得认可和追捧提供了基础。如果这种档案库不存在,继承传统就会比创新更重要。格罗伊斯围绕着“新”,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命题。无怪乎布拉茨维克指出,格罗伊斯所提出的问题直指当今文化生产的核心。格罗伊斯确实无愧于“当今艺术界最敏锐的评论者之一”的称号。

艺术如何影响和介入社会?这与艺术的能动性问题密切相关。W.J.T.米歇尔的《图像何求?形象的生命与爱》是一部图像研究领域的力作。作者通过对形象、物和媒介三部分的讨论,研究了图像的能动性问题。在米歇尔看来,图像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甚至想控制观者。米歇尔将此称为图像的“美杜莎效果”。这虽然是对图像能动性问题的探討,却对我们理解艺术如何介入社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艺术与社会关联的历史维度

所谓艺术与社会关联的历史维度,主要是指在艺术史,尤其是艺术社会史中,对艺术与社会关联的关注和探讨。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术既包含了美术,也包含了戏曲、音乐等其他门类艺术。它们对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探讨都是个案性的和专题性的,读来生动细致,又富有启发。

在中国艺术史的研究中,2018年再版的石守谦的《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是一部力作。这本书关注的核心是绘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石守谦指出,仅仅从绘画风格的内在发展轨迹,很难说清楚历史上绘画的兴衰变化;而许多外在因素,诸如画家的政治经历,赞助人的艺术品位以及绘画的社会用途等,都会对绘画风格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该书中,石守谦对浙派画风与贵族趣味,嘉靖新政与文徵明画风之转变,失意文人的避居山水,石涛、王原祁合作兰竹图等个案的探讨,加深和推进了我们对绘画风格与社会之间关联的认识。

在对中国古代艺术与社会关联的探讨中,对宋代艺术的关注是一个亮点。有三本书探讨了宋代皇家的艺术活动。余辉的《画里江山犹胜:百年艺术家族之赵宋家族》以时间为主线梳理了赵宋家族的历史、艺术活动、书画成就以及艺术影响,特别是徽宗、高宗和“二赵”及赵孟坚等的艺术历程与艺术特色,这是对赵宋家族与艺术关系的一种宏观概括。在余辉看来,在赵宋家族中,宋徽宗的艺术成就最高。而伊沛霞的《宋徽宗》以同情理解的态度梳理了宋徽宗的一生,以初涉国政,致力辉煌,展望伟业和面对失败为线索,讲述了宋徽宗是如何在政治、艺术、宗教等各种生活中进行平衡的。在专门讨论“艺术家皇帝”时,伊沛霞重点讨论了宋徽宗对画院等的体制建设及其对绘画的影响。作者对宋徽宗的探讨是全方位的,他的艺术创作只是他整体生活的一部分,虽然这貌似稀释了对艺术的关注,但却更能让我们在一个更大范围中看到艺术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和作用。杨理论、骆晓倩、姚瑶的《诗与画:宋代宗室的艺术栖居》则从诗画关系的角度对宋代宗室的艺术创作进行了研究。上篇总述宋代宗室的诗与画,下篇则以主张“诗画一律”的宗室艺术家赵孟坚为例,对他的詩歌和绘画进行研究。在书中,他们关注到了宋代宗室的艺术交游对其艺术创作的影响。此外,彭慧萍的《虚拟的殿堂:南宋画院之省舍职制与后世想象》从官制变迁,供职模式,职制流动等方面追溯了北宋灭亡后南宋画院的改制以及它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这对我们从制度角度理解南宋绘画提供了便利。倪雅梅的《中正之笔:颜真卿书法与宋代文人政治》则研究了颜真卿书法在宋代的接受情况,指出颜真卿之所以被宋代文人所推崇,与他的生平经历、道德修养以及政治名声密不可分。这对我们理解艺术、道德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联,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个案。

杨德忠的《大元气象:元代皇权意识下的书画活动及其政治意涵》从元代帝王的文化背景及其对待书画艺术的态度,书画鉴藏与御赐宸翰,御容绘祀与大汗出猎,龙舟汉宫与图说农桑和远方职贡与瑞图呈祥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元朝宫廷书画活动与皇权意识之间的关联,深化了我们对艺术与政治之间关系的认识。

在对晚近以来艺术的研究中,巫鸿的《聚焦:摄影在中国》通过对摄影形式、图像、技术以及语境来理解摄影师和他们的作品,强调“深描”式的个案分析,以“以摄影表现中国与自我”“重访多元视觉传统”和“摄影当代性的建构”等为专题,探讨了摄影传入中国后的本土化过程。汪民安、宋晓萍的《中国前卫艺术的兴起》抓住几个关键人物的关键作品,展示了中国前卫艺术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宏观过程。王志亮的《话语与运动———20世纪80年代美术史的两个关键词》从西方社会学和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等理论出发,选择“话语”与“运动”两个关键词对“八五美术运动”进行了研究。它们对我们从社会角度理解晚近以来的艺术提供了可贵的启示。

在戏曲研究方面,郭安瑞的《文化中的政治:戏曲表演与清都社会》是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部力作,它以观众与演员,场所与剧种,剧本与表演三部分为轴线,探讨了清朝戏曲表演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给我们不少启发。第一部分讲述戏迷与花谱,第二部分讲述场所与剧种,第三部分探讨政治对戏剧剧本与表演的具体影响。这对我们理解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邹元江的《梅兰芳表演美学体系研究》突破了戏曲学界、演艺界的主要研究范式,回到舞台表演来探讨梅兰芳,试图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角度揭示“梅兰芳现象”的深层原因,指出中国戏曲“遗忘了戏曲艺术的极其宝贵的审美特性,而却对西方戏剧建立在真实的体验性基础之上的表达方式趋之若鹜,导致出现让戏曲特性丧失殆尽的‘话剧加唱新模式”[2],作者由此试图解释和思考“我们传统戏曲的审美本性原来是什么样的”[2]706。作者富有挑战性的研究,无疑将刺激和促发我们对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戏曲的思考。

在对西方艺术与社会关联的探讨中,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尤其令人瞩目。作为艺术史领域的大师,E.H.贡布里希的《规范与形式》是其“文艺复兴艺术研究”的第一卷,收录了他对文艺复兴中的艺术进步观,艺术赞助人,艺术史风格,手法主义,艺术理论和风景画的兴起等研究的十一篇论文,分别涉及了艺术理论问题,艺术理论在艺术史中的效用问题和艺术趣味问题。小塞缪尔·Y.埃杰顿的《乔托的几何学遗产:科学革命前夕的美术与科学》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与科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他看来,西方科学的快速发展与西方观看世界的方式密切相关。乔托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先驱,他对自然的新表现方式对伽利略的科学革命起到了重要作用。布拉姆·克姆佩斯的《绘画、权力与赞助机制: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职业艺术家的兴起》是从社会学角度进行艺术史研究的重要著作。该书的核心是艺术家的职业化问题,探讨了托钵修会的赞助、商业家族的赞助、宫廷和皇室的赞助等对艺术家职业化所起的重要作用。正如作者所言,本书是“朝向艺术史的社会学路径”。理查德·J.泽克豪泽和乔纳森·K.纳尔逊的《赞助人的回报:艺术品投资的几个问题》将信息经济学运用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研究,为委托艺术项目的研究构建了一个总体框架。本书第一部分阐明了研究赞助行为的经济学框架,第二部分是个案研究,主要是对14世纪到16世纪意大利中北部和其他地方委托创作的研究。这为我们研究赞助行为提供了理论武器和个案示范,在两个很少沟通的领域,即艺术史和理论经济学之间,建立起了可借鉴的对话路径。迈克尔·斯宾塞就指出,这为我们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为何会是一个创造力爆发的时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解释,“品读此书就如同在一位博洽多闻、察微知著的图书馆馆长的陪伴下游览一座伟大的艺术博物馆”[3]。国内学者刘旭光的《欧洲近代艺术精神的起源: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文化与艺术》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城的艺术活动的研究,探究了欧洲艺术精神的起源。作者首先介绍了作为美学概念的“文艺复兴”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然后描写了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文学,观看方式,宗教,感情及公共生活,最后讨论了竞争等城市文化对近代艺术精神起源的影响。这浸透着一种对艺术与社会关系问题的关注。

此外,迈克尔·诺斯的《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与商业》从艺术社会学和审美经济学的视角,综合运用宏观社会学、微观社会学、经济学等研究方法來考察黄金时代的荷兰绘画及其接受史,内容包括荷兰绘画的历史阐释,荷兰的经济状况分析,荷兰的社会状况分析,艺术家出身及社会地位,赞助制度与艺术品市场,艺术品收藏与收藏家等。这对我们了解荷兰画家与商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可靠的资源。

图像和历史究竟是什么关系?弗朗西斯·哈斯克尔的《历史及其图像:艺术及对往昔的阐释》梳理了西方的图像证史传统,研究了图像对历史想象的影响。该书分为“图像的发现”和“图像的运用”两部分,通过对瓦萨里、温克尔曼、黑格尔、布克哈特、米什莱、罗斯金和赫伊津哈等著作与观念的讨论,揭示了图像证史的潜能与陷阱。与此同时,彼得·伯克的《图像证史》(第二版)也通过对画像、雕塑、电影、电视、广告等多种视觉材料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利用图像解读历史,以及图像证史的机遇与危险。

三、艺术与社会关联的现实维度

所谓艺术与社会关联的现实维度,主要指在艺术人类学、艺术社会学、艺术经济学等交叉学科中对艺术的探讨,尤其集中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市场和艺术产业等的关注。这些著作或者倾向于对艺术进行田野调查和研究,或者倾向于解决当下的现实问题,在此一并盘点。

在艺术人类学领域,最值得关注的是方李莉主编的《写艺术:艺术民族志的研究和书写》,这是国内第一部研究如何书写艺术民族志的读本,分为“艺术民族志写作方法探讨”“城市艺术民族志写作”“舞蹈民族志写作”“音乐民族志写作”“美术民族志写作”“非遗、民俗及其他”等六部分,精编了30余位学者的论文。本书既有不少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章,也有诸多关注艺术产业等的文章,内容丰富。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本书旨在建构一种“写艺术”的艺术民族志理论与方法。方李莉指出,艺术民族志不仅是一种对社会事实的描述,也是一场话语空间和理论的建构,这对推动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建构艺术人类学的中国话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盖瑞·阿兰·法恩是社会学领域民族志研究的代表人物,他的《日常天才:自学艺术和本真性文化》将目光投向了民间艺术家。他们缺少正规的训练,是一种自发的创作,而这恰恰赋予了他们的作品以本真性。在国内,对这类艺术家,人们一般会称为“素人艺术家”。在国外则有“局外人艺术家”“民间艺术家”等称呼,法恩则将他们称为“自学艺术家”。法恩的研究是系统性的,以创造边界、生平、艺术家、收藏、社群、市场、组织和艺术界结构全书,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自学艺术家的世界。他的研究重心在本真性,即他们艺术的本真性来自缺乏正式文凭,与他们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他将它们称之为“身份艺术”,因为艺术家的自我赋予了作品价值。法恩的著作长于细致入微的民族志描述,同时不乏深刻的理论建构,向我们展示艺术民族志的丰富潜能。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方面,德瑞克·吉尔曼的《文化遗产的观念》从文化遗产的观念出发,探讨了我们如何讲述文化遗产,如何建构文化遗产以及如何理解文化遗产的问题。这对我们保护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参考。王宁宇的《挽弓当挽强:“非遗”保护的田野思考》分为“传统民俗文化空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会民生”和“改造我们的学习”三部分,是作者在对陕西民间艺术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进行的思考,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在对艺术市场和艺术产业的研究方面,安娜·M.邓普斯特主编的《艺术世界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将古典经济学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观点带入艺术市场,对艺术市场的风险提供了一份来自不同知识视角的描述,探讨了它的来源、后果、参与者、结构与动力等问题。本书前半部分是一般介绍,后半部分是专题研究,几乎“全面覆盖了现今艺术世界所面临的种种问题”[4]。西沐的《中国艺术品产业生态建构引论》研究了基于平台化艺术品交易模式的产业生态建构问题,系统探讨了运营的发展趋势,发展战略研究,创新路径研究,法律法规及政策研究等方面。刘翔宇的《中国艺术品交易机制研究》运用经济学理论和艺术学理论来研究艺术品市场的交易机制、交易费用等问题,尝试提出健全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制度体系的建议。刘亚菁、肖怀德主编的《时代的艺术:大芬美术与产业的升级和蜕变》以科技艺术、公共艺术、艺术市场、艺术世界、大芬艺术为内容,集合了30余位国内艺术界、创意文化产业的专家与学者,共同探讨了当代艺术新态势。上述著作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有实践价值。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虽然从艺术与社会关联的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分别对2018年的艺术理论类图书进行了初步盘点,但是,它们之间并非割裂,而是紧密关联在一起。理论侧重抽象思考,历史和现实则偏于个案描述,理论离开了历史与现实,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历史和现实脱离了理论,也会倾向于琐碎和零散。上述所盘点的很多著作都在理论、历史与现实之间左右逢源,浸透着对这三个维度的关注。本文为了叙述方便而进行的暂时分类,并不能掩盖它们所持视角的整体性。

注释

[1]沈语冰,张晓剑.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8:2.

[2]邹元江.梅兰芳表演美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706.

[3]理查德·J.泽克豪泽和乔纳森·K.纳尔逊.赞助人的回报:艺术品投资的几个问题[M].蔡玉斌,周殿伦,雷璇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5.

[4]安娜·M.邓普斯特.艺术世界的风险与不确定性[M].徐进毅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6.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阿多诺社会学维度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意外遇见社会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浅析阿多诺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
西方美学中关于“丑”的概念研究
意外遇见社会学
无语与言说、个体与社区:西方大屠杀研究的辩证
道德律自明性的根源:早期市民阶层的理性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