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NR频率配置方法
2019-03-27张建国徐恩肖清华
张建国 徐恩 肖清华
【摘 要】首先介绍了5G NR和LTE在小区搜索和频率配置方面的差异,指出NR的频率配置涉及到信道栅格、同步栅格、Point A和系统带宽的配置。然后以3 400 MHz—3 500 MHz为例,给出了NR的信道栅格、同步栅格和Point A的配置方法,建议3 400 MHz—3 500 MHz的信道栅格配置为3 450 MHz(SCS=30 kHz)和3 450.18 MHz(SCS=60 kHz),同步栅格的位置配置为3 404.640 MHz,Point A的位置配置为3 400.860 MHz。最后,给出了3 400 MHz—3 500 MHz的信道栅格、同步栅格和Point A的示意图。
【关键词】5G NR;SSB;NR-ARFCN;Point A
1 引言
LTE的PSS/SSS和PBCH在载波的中心,UE搜索到PSS/SSS信号后可以确定载波的中心频率以及PCI(Physical Cell Identity,物理小区地址),通过读取PBCH信道,可以获得系统带宽。因此,LTE的频率配置只需要设置载波的中心频率和系统带宽即可,载波的中心频率通过信道栅格(Channel Raster)来定义,信道栅格固定为100 kHz。
相比于LTE,NR的小区搜索则复杂得多,UE首先搜索PSS/SSS信号,确定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同步块)的中心频率和PCI;然后通过读取PBCH信道,获得SSB的子载波频率偏移(即kSSB)和用于SIB1的PDCCH配置信息,确定CORESET0(Control Resource Set,控制资源集合)的频率位置和带宽;最后通过读取SIB1,获得Point A(通过高层参数offsetToPointA传递)的位置和系统带宽。因此,NR的频率配置涉及到同步栅格(Synchronization Raster)、信道栅格、Point A和系统带宽的配置等。
NR有两大FR,分别是FR1(450 MHz~6 000 MHz)和FR2(24 250 MHz~52 600 MHz)。国内5G初期部署在FR1,中国移动5G试验网频率是2 515 MHz—2 675 MHz(室外)和4 800 MHz—4 900 MHz(室分);中国电信5G试验网频率是3 400 MHz—3 500 MHz;中国联通的5G试验网频率是3 500 MHz—3 600 MHz。为了简便起见,本文接下来以中国电信的3 400 MHz—
3 500 MHz为例来分析NR的频率配置,3 400 MHz—3 500 MHz在频段n77(3 300 MHz—4 200 MHz),可以配置的最大系统带宽是100 MHz,当系统带宽为100 MHz时,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可以取值30 kHz或60 kHz。
2 信道栅格的配置方法
全局频率栅格(Global Frequency Raster)定义为一组RF参考频率,即FREF,定义的频率范围为0到100 GHz,粒度是FGlobal。RF参考频率由NR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NR 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 NR-ARFCN)来定义,NR-ARFCN的范围是[0, …, 3279165],NR-ARFCN和FREF的关系根据公式(1)来计算:
FREF=FREF-Offs+ΔFGlobal(NREF-NREF-Offs) (1)
在公式(1)中,FREF的单位是MHz;NREF是参考频率编号,也就是NR-ARFCN;FREF-Offs是频率起点,單位是MHz;NREF-Offs是频点起始号。FREF和NREF-Offs的含义如表1所示:
信道栅格FRaster是全局频率栅格ΔFGlobal的一个子集,也即FRaster的粒度可以等于或大于ΔFGlobal,信道栅格大于全局频率栅格的目的是为了减少UE的计算量。
信道栅格有两类,一类是基于100 kHz的信道栅格,一类是基于SCS的信道栅格,如15 kHz、30 kHz等。基于100 kHz信道栅格可以确保与LTE共存,因为LTE的信道栅格也是100 kHz,主要集中在2.4 GHz以下的频段。基于SCS的信道栅格可以确保在载波聚合的时候,聚合的载波之间不需要预留保护带,从而提高频率利用率。
对于SUL(Supplementary Uplink,补充上行)频带和频带n1、n2、n3、n5、n7、n8、n20、n28、n66和n71,还定义了FREF-shift,即在FREF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偏移,如公式(2)所示:
定义shift的目的是为了确保UE发射的LTE信号和NR信号不产生干扰。LTE上行信号使用的是SC-FDMA,实质是单载波时域调制,为了避免基带DC(Direct Current,直流成分)部分的发射信号造成频率选择性衰落,从而对该DFT内所有信号的EVM(Error Vector Magnitude,误差向量幅度)产生负面影响,LTE将基带数字的DC与模拟DC错开半个子载波宽度(即7.5 kHz),本振泄露在模拟DC部分产生的干扰,不会影响到DC处的信号,因此,基带DC信号被调制在了载波偏移7.5 kHz地方。由于NR上行可以使用OFDM信号,基带DC信号没有7.5 kHz的偏移,如果不设置7.5 kHz的偏移,则NR信号和LTE信号共存时就会产生干扰。
信道栅格上的RF参考频率与对应的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 RE)之间的映射关系与传输信道带宽分配的RB数NRB有关系,其映射规则如下:
如果NRB mod2=0,则nPRB =NRB/2」, k=0;
如果NRB mod2=1,則nPRB =NRB/2」, k=6。
其中,nPRB是物理资源块编号,k是资源单元指示,该映射规则适用于DL和UL。
LTE的下行方向有一个未使用的子载波,即DC子载波,由于DC子载波不参与基带子载波的调制,因此信道栅格指示的频率正好是传输信道带宽的中心,而NR的DC子载波也参与基带子载波的调制,从而导致NR信道栅格指示的频率与传输信道带宽的中心频率之间有1/2个子载波的偏移。
在RF频率和配置带宽BWconfig给定的情况下,同时满足公式(3)和公式(4)的FREF,其对应的信道栅格NREF即为可用的信道栅格。
上式中,BWconfig=NRB×12×SCS,BWGuard为最小保护带,Flower_edge和Fhigh_edge为给定的起始频率和终止频率。
公式(3)和公式(4)适合于只有单个参数集(Numerology)的情形,如果配置了多个参数集,3GPP TR38.817协议给出了FR1在不同系统带宽下的底部和上部保护带。对于3 400 MHz—3 500 MHz,Flower_edge和Fhigh_edge分别是3 400 MHz和3 500 MHz,如果SCS=30 kHz,则NRB=273,对应的BWconfig=273×12×30 kHz=98.28 MHz,底部和上部的保护带分别是845 kHz和875 kHz,可以计算出NREF=
630 000,对应的频点是3 450 MHz。如果SCS=60 kHz,则NRB=135,对应的BWconfig=135×12×60=97.2 MHz,底部和上部的保护带分别是1 550 kHz和1 250 kHz,可以计算出NREF=630 006,对应的频点是3 450.18 MHz。
3 同步栅格的配置方法
同步栅格用于指示SSB的频率位置,UE可用同步栅格获取SSB的频率位置。同步栅格与对应的SSB的资源单元的映射规则如下:
全局同步栅格(Global Synchronization Raster)定义了在所有频率上,SSB的频率位置SSREF,其对应的编号是GSCN(Global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Number),对于3 000 MHz—24 250 MHz,SSREF=3 000 MHz+N×1.44 MHz,其中N=0~14 756,对应的GSCN的编号是7 499+N,即GSCN的范围是7 499~22 255。
在RF频率和SSB的带宽BWSS给定的情况下,同时满足公式(5)和公式(6)的同步栅格即为可用的同步栅格。
上式中,BWSS为SSB的带宽,BWSS=NRB_SS×12×SCSSS,NRB_SS固定为20,BWGuard为最小保护带,Flower_edge和Fhigh_edge为给定的起始频率和终止频率。
对于3 400 MHz—3 500 MHz,其SSB的子载波间隔只能配置为30 kHz,因此BWSS=20×12×30 kHz=7.2 MHz,BWGuard=845 kHz。根据公式(5)和公式(6),可以计算出SSREF的可能位置是3 404.640+n×1.44 MHz,n=0, …, 63,对应的GSCN=7 780, …, 7 843。
SSB的放置服从同步栅格,而PDCCH/PDSCH所在载波中心频率的放置服从信道栅格,SSB的RB和公共资源块(Common Resource Block, CRB)之间不一定完全对齐,SSB的子载波0与SSB子载波0所在的CRB的第一个子载波之间的偏移为kSSB个子载波。对于FR1,kSSB的取值是0~23,单位是15 kHz;对于FR2,kSSB的取值是0~11,单位是60 kHz。SSB子载波0所在的CRB的第一个子载波与CORESET0的第一个子载波之间频率偏移为Offset个RB,单位是CORESET0的RB带宽。
通常SSB只占整个信道带宽的一部分,SSB放在信道的边缘,可以确保SSB所在的OFDM符号的数据信道,频率是连续的,因此有利于基站的调度。对于3 400 MHz—3 500 MHz,假定SSB在第一个可用的GSCN=7 780,其对应的SSREF=3 404.640 MHz,以SSREF=3 404.64 MHz为中心频点,可以计算出SSB的子载波0的中心频率是3 401.040。
4 Point A的配置方法
由于NR在同一个载波上支持多个参数集,不同参数集的RB在频域上占用的频率(以Hz为单位)是不相同的,为了保证不同参数集的RB对齐,NR引入了Point A、公共资源块(Common Resource Block, CRB)、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 PRB)、虚拟资源块(Virtual Resource Block, VRB)等概念。
对于不同的子载波间隔配置,CRB的编号在频域上从0开始,并往上递增,CRB0的子载波0的中心就是Point A,PRB是CRB的一个子集。Point A采用绝对频点来表示,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确定:
(1)PCell下行的offsetToPointA表示Point A与UE初始小区选择所使用的SSB的子载波0的中心频率之间的频率偏移,以PRB为单位来表示,且假定FR1采用15 kHz的子载波间隔,FR2采用60 kHz的子载波间隔。
(2)其它情况下,以ARFCN表示Point A的频率位置,ARFCN通过系统消息SIB1的高层参数absoluteFrequencyPointA通知给UE。
对于3 400 MHz—3 500 MHz,假设以SCS=30 kHz的子载波0的中心频点(3 400.860 MHz)为Point A,对应的NREF=626 628,对于SCS=30 kHz,第一个可用的PRB的子载波0的中心频点即为Point A,对应着CRB0;对于SCS=60 kHz,第一个可用的PRB的子载波0的中心频点是3 401.850 MHz,与Point A相差720 kHz,对应着CRB1。
SSB的子载波0的中心频率与Point A相差180 kHz,对应着1个PRB,因此offsetToPointA=1。由于SSB的子载波0的中心频率和Point A之间的频率差值正好是CRB的整数倍,因此kSSB=0。
上文中的Point A与SCS=30 kHz的CRB0的子载波0的中心频点恰好相一致。实际上,Point A也可以放在实际分配的载波之外,只要满足Point A与SCS=30 kHz的CRB0的子载波0(3 400.860 MHz)相差720 kHz即可。必须相差720 kHz的原因是SCS=60 kHz的一个CRB是720 kHz。
3 400 MHz—3 500 MHz的信道栅格、同步栅格和Point A的位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5 结束语
本文是以3 400 MHz—3 500 MHz为例给出了信道栅格、同步栅格和Point A的计算过程,其它频率的计算过程可以参照本文给出的计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本文的同步栅格放在了信道带宽的底部,在实际配置的过程,也可以根据干扰条件、信道带宽等因素合理确定同步栅格在频率上的位置,做到既能避免干扰又能确保对基站的调度的影响最小。
参考文献:
[1] 3GPP TS 38.101-1.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NR;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art 1: Range 1 Standalone (Release 15)[S]. 2018.
[2] 3GPP TS 38.104.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NR; Base Station (BS)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Release 15)[S]. 2018.
[3] 3GPP TS 38.211.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NR;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Release 15)[S]. 2018.
[4] 3GPP TS 38.213.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NR;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or control(Release 15)[S]. 2018.
[5] 3GPP TS 38.300.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NR; NR and NG-RAN Overall Description; Stage 2(Release 15)[S]. 2018.
[6] 3GPP TS 38.331.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NR;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Release 15)[S]. 2018.
[7] 3GPP TR 38.817-01.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General aspects for User Equipment (UE)Radio Frequency (RF) for NR[R]. 2018.
[8] 3GPP TS 36.104.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Base Station (BS)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S]. 2018.
[9] 張新程. LTE空中接口技术与性能[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10] R4-1713263. Channel raster to subcarrier mapping[EB/OL]. ZTE Corp. [2019-1-2]. http://www.3gpp.org/ftp/tsg_ran/WG4_Radio/TSGR4_85/Do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