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80°混合网络及十字耦合器的平衡混频器设计
2019-03-27施鳕凇朱晓维
施鳕凇 朱晓维
【摘 要】设计了一种基于180°混合网络的Q波段平衡混频器。该混合网络由90°定向耦合器以及90°延时线构成,其中耦合器采用基片集成波导的十字型结构来减小布板面积,延时线采用微带结构来最大程度简化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该种混合网络和传统定向耦合器相比,能够大幅度提高中频与射频的隔离度,用以实现单平衡中的较宽带宽。
【关键词】平衡混频器;基片集成波导;定向耦合器;混合网络
1 引言
随着微波毫米波电路技术的逐步发展,多普勒雷达测速、测距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军工及民用场合。作为其射频收发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混频器的设计往往决定了整个链路系统的性能指标,尤其当工作频率处于毫米波段。传统的平衡混频器可以在单层板上由微带線及各种结构的定向耦合器[1-3]组合而成。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十字型SIW(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基片集成波导)耦合器的单平衡混频器,根据中频电流的叠加原理将传统的耦合器用180°混合网络进行替换,最终达到了理想的仿真与实测结果。
2 混频理论分析
由传统的90°耦合器构成的单平衡结构,中频输出的等效电流为两管的叠加(如式 (1)所示),其中Uscosωst为射频输入信号,ULcosωLt为本振信号,
g(ωt)=g0+2gncosnωt为二极管在本振信号激励下的等效导纳,其电流方向及混频器结构如图1所示:
从公式(1)可以看出,该结构的中频输出包含有射频和本振的泄漏信号,这意味着射频到中频的隔离度并不理想,这会影响混频器的变频带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耦合器替换为180°混合网络,根据相似的分析方法,可以得到中频电流表达式为:
可以看出中频电流中只有混频分量,从而大大提升了端口之间的隔离度。
3 耦合器设计
如前文所述,混合网络由SIW耦合器及微带延时线构成,其中耦合器的设计为整个混频电路的关键。在Q波段的高频信号下,微带结构的耦合器不仅带宽窄,而且受限于加工精度,很容易出现频偏等问题。而SIW结构虽然尺寸较大,但能很好地避免这两种情况,并且由于类矩形波导的结构特性,SIW是射频与中频间天然的隔离器,因此本文采用SIW十字耦合器结构,在提高带宽和隔离度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缩小布板面积。图2为SIW耦合器结构,图3为基于SIW耦合器的混频器版图。
4 仿真及测试结果
混频器的测试结果如图4到图7所示。当中心频率为33 GHz时,15 dB变频损耗带宽为3.3 GHz,最低损耗为9.3 dB。通带内射频与本振的隔离度大于15 dB。当本振功率大于10 dBm时,变频损耗趋于稳定,混频器的输入1 dB压缩点近似为4.8 dBm。
5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IW十字耦合器的单平衡混频器。测试结果表明,该Q波段混频器在15 dB变频损耗下的相对带宽为10%。带内隔离度大于15 dB,同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度。由于电路中的匹配结构形式简单,能够很灵活地调整混频器的工作频带,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毫米波雷达系统中。
参考文献:
[1] G S A Maas. Nonlinear Microwave and RF Circuits[M]. Boston: Artech House, 2003: 2049-2052.
[2] T Djerafi, K Wu. Super-Compact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Cruciform Directional Coupler[J]. 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 2007,17(11): 757-759.
[3] Y T Wang, X W Zhu. Design of Ka-Band Half Mode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HMSIW) Mixer[C]//ICUWB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Vancouver, 2009: 684-687.
[4] 林善明. 新型超宽带巴伦及其应用研究[D].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 2016.
[5] 李磊. Ka波段倍频器的研制[D].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 2013.
[6] 彭文超. 毫米波超宽带混频器研究[D].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 2010.
[7] 蒋石磊. 微波、毫米波混频器研究[D].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 2009.
[8] 张永鸿,唐小宏,樊勇,等. 微波PIN二极管倍频器研究[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07(4): 498-502.
[9] 彭文峰. Ka波段宽带四倍频器的研制[J]. 电子工程师, 2003(12): 56-59.
[10] 黄绣江,唐宗熙,杨涛. Ka波段二倍频器的研究与设计[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2(5): 49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