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海子”回到他原来的样子
2019-03-27张颐武
张颐武
今年3月26日,是诗人海子离世30年的日子。这些年来,人们把许多意义和价值附着在他身上,谈起诗歌时总是会谈起他。想起当年与他的交往,让我心生很多感慨。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中文系的同学办了一个小期刊《启明星》,有了一点反响,作为法律系同学的海子来到我宿舍,留下了他写在十三陵附近北大分部劳动时感受的诗。我到现在还难以忘怀那篇写在400字稿纸上的恢宏之作。作者写到尽兴的时候,干脆把稿子横过来,让一气呵成的长句子尽情地展开。我们这些中文系同学都为他的不羁诗才所震撼。《启明星》发表了这首诗,这大概是海子最初发表的诗作。后来我们一直有些来往,直到他去世。这些经历仅仅是他人生中不足道的小事,我没有谬托知己的资格,所以也从没有多说过这些往事。
在短暂的诗歌生涯中,海子既深受从古典到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影响,也发展了自己独到的风格。在去世之前,他的创作没有得到更多的回响;在他故去之后,人们不断地回到他的诗歌与生平之中去发掘。
30年的历史跨度,赋予了海子与他的诗很多意义。人们从不同方面解读他,他的名句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中的流行语汇。他的名字依然在“文艺青年”中传诵,而一般人也能够对他有所了解。这是很不寻常的现象。
海子的诗有别开生面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尽管对其有很多不同阐释,但我以为他仍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实很多人并没有机会深入地阅读海子那些复杂的代表作。往往只是了解一些让人耳熟能详的短诗。某种程度上,人们谈论海子,就是谈论他们与当代诗之间的某种联系。这种“溢出”诗歌本身的效应正是海子现实影响的体现。那些被过多赋予的意义未必是海子所原有的,而是当下人们在自己的“期待视野”中所看到的。
那些被多度赋予的,有意无意的误解,包括刻意引申夸大他因为各种复杂原因而导致的逝世,将之刻意渲染成一个事件,一种现象,一种对社会变化的批判,对“理想主义”的“殉道”,将之戏剧化或神圣化。误解还包括一些对海子的诗并无真正了解,或不是真正去欣赏他的诗歌,而是把他和他的诗歌作为一种文化消费的符号以及流行时尚的装饰来看待。这两种误解和误读,都无助于理解一个真实的海子,同时恐怕也是海子生前没有想到也不愿意看到的。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人们的欲望与焦虑无处不在,也被物质和消费所诱惑。而生活的快节奏与压力,大众文化的无尽展开,互联网时代真实与虚拟界限的消失等等都在我们心中占据了空间,让人难以超越。海子仍能有其公众化意义,也是当下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一种渴望,对于超越生活的某种尝试。因此,让海子的真正面貌与价值回归,这对今天的社会也具有某种价值和意义。▲
(作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