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用于预防脑梗死患者双下肢DVT的临床研究

2019-03-27周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双下肢肢体下肢

周静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山东临沂 276004)

脑梗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脑组织供血不足而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一步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的表现。脑梗死患者多存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需长期卧床,且其处于高凝血状态,极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这种疾病的预后较差,与患者本身的身体素质、病情程度以及治疗等多方面有关系。统计数据显示,脑卒中患者发生下肢DVT的概率为22%~75%,其中10%左右患者会因为肺动脉栓塞而死亡[1],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双下肢DVT成为脑卒中患者治疗及护理中的重点。该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部分脑梗死患者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效预防了下肢DVT的发生,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梗死患者,均经MRI或者脑部CT确诊,符合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会议[2]中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入院时双下肢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DVT。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观察组4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54~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38±3.33)岁。参考组4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53~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40±3.2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包括定时翻身、病情监测、抬高患肢等。观察组则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早期康复训练,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在床上进行被动或主动训练,关节行伸屈运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掌握适宜的速度及活动幅度;观察患者瘫痪肢体肌力的恢复情况并制定详细的康复训练方案。(2)告知家属每日对患者四肢进行按摩,首先在患肢涂抹红花酒精,进行肌肉按摩,之后行主被动训练。按摩30 min/次,3次/d,不仅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能够预防患者肌肉无力等,促进功能的恢复。

(3)饮食干预。告知患者尽量减少高胆固醇、高盐、高糖饮食,避免血糖、血压等升高;多食用含糖量低的水果及蔬菜,多饮水,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流流动,避免血栓形成,同时可避免便秘所引起的腹压增加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预防DVT的发生。(4)穿戴弹性压力袜套。每天佩戴8 h组左右。早上腿部血管系统功能最佳,此时尚未形成肿胀,因此可达到更佳效果;睡觉时可将弹力袜脱下,抬高患肢,促使静脉血液回流。

(5)减少静脉损伤。护士在静脉穿刺时首选上肢,尽可能地避开下肢。避免在同一肢体、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持续滴注时间控制在48 h内。加强巡视,观察患者肢体颜色、肿胀程度等,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拔除留置针并采用肝素封管,避免形成新血栓源。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双下肢DVT发生情况;(2)记录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以SF-36评分[3]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含生理职能、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力、精神健康及情感职能等方面,总分换算为100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双下肢DVT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双下肢DVT,发生率为2.5%;参考组6例患者出现双下肢DVT,发生率为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346,P=0.556)。

2.2 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及SF-36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SF-36评分分别为(11.38±2.09)d、(76.28±3.33)分,参考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成本为(14.76±2.75)d、(72.01±3.29)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6.189、t2=5.769,P1=0.000、P2=0.000)。

3 讨论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患者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种疾病,脑梗死发病时无前驱症状,起病较急,多数是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病,脑卒中患者多病情危重,肢体重度瘫痪,肌张力下降,血管受压导致血流受阻;长期制动,患者血流缓慢,且长期压迫一个部位导致血管持续受压,血液回流;为了降低颅内压,需大量使用脱水药物,限制液体入量,血容量不足导致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此外,患者自身高血压、高血糖等亦可加重血栓的形成,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4-6]。该次研究中,观察组双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SF-36评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认为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血栓形成的可控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多角度的干预,以早期康复训练、主被动运动等方式促使瘫痪肢体静脉血流加快,肌力恢复。而通过四肢按摩、定期更换体位等,能够刺激肢体腓肠肌、踝关节,从而预防血栓的出现。

综上所述,给予脑卒中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双下肢DVT的发生,对患者康复有着积极意义,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双下肢肢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请您诊断
以呼吸困难、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例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