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些做法,耳朵很受伤

2019-03-27

妈妈宝宝 2019年3期
关键词:外耳道内耳分贝

宝宝耳朵结构脆弱,生活当中很多无心的行为,都可能造成宝宝听力损伤,一旦听力出现问题,很难补救。所以更要注意避免让听力受损的做法。

胎教音乐 贴着肚皮伤害大

胎儿在母亲肚子里长到4个月大时就有了听力,长到6个月时,胎儿的听力就发育得接近成人了。很多孕妇在孕期会进行音乐胎教,且不论实际效果如何,做法不当可能造成宝宝永久的听力损伤,还是不得不防。

市面上的胎教音乐磁带有的附有一个传声器,孕妈妈把它放在腹壁上,可以使声波直接进入体内。通过这种传导方式,其高频声音对胎儿内耳基底膜上面的短纤维刺激很强,使腹中胎儿会受到高频声音的刺激。长此以往,容易对胎儿的耳蜗及听觉神经造成损伤,引起听力障碍,甚至耳聋。

正确做法

孕妇进行音乐胎教,不要贴近腹部播放大音量音乐,要保持一定距离,而且应该在胎儿发育到24周以后才开始,这个时候胎儿的外耳、中耳、内耳基本上已经发育成熟。

摇摇车 久坐伤听力

摇摇车,看上去平稳安全,却可能是听力杀手哦!摇摇车通常被安放在声音嘈杂的商场或马路边,再加上摇动时的音乐,其声音常会超过80分贝,有些甚至超过100分贝,相当于电锯、电钻在工作时的声音。孩子若偶尔处于这种高分贝噪音的嘈杂环境,可能会造成短时间的听觉疲劳,只要离开这个环境,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但是,很多孩子在摇摇车里一坐就是很长时间,长时间待在声音高于80分贝的环境中,孩子容易产生头晕、眼花、耳鸣、耳聋、情绪紧张、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以及恐惧、易怒等症状。开始时只是听力疲劳、有些听不清声音,长此以往甚至会引起耳聋。

正确做法

若孩子喜欢摇摇车,父母可选择相对安静的场所和柔和一些的儿歌、童谣,将其音响调到80分贝以下,并且时间要控制在一小时以内,便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发声玩具 小心音量过大

现在很多玩具都是有声玩具,但妈妈们不知注意到没有,很多发声玩具的音量过大,如果把它们长时间、近距离地放在宝宝前面,可能会对宝宝的听力造成一定损伤。

正确做法

尽量选择能够调节音量的玩具,即便是可调节音量的玩具,也要控制宝宝玩耍的时间。要尽量选择分贝低,声音柔和的发声玩具(在发达国家,对婴幼儿的玩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被动吸烟 和主动吸烟一样伤听力

众所周知,吸烟会影响食欲和嗅觉,但吸烟对听觉的损害却一直未能获得足够重视。研究发现,经常暴露在香烟烟雾中会使儿童发生听力减退的风险提高30%左右。香烟中的成分能够直接对听觉造成破坏,同时也可通过血液循环系统间接影响听力。例如,尼古丁可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影响内耳供血。更令人担忧的事实:就听力风险而言,被动吸烟与主动吸烟人群面临的危害几乎相同。

Tips婴儿别听立体声音乐

婴儿的听觉器官正处在发育阶段,鼓膜、中耳听骨以及内耳听觉细胞都很脆弱,对声波的敏感性很强,很容易发生听觉疲劳。尤其是戴上立体声耳机收听音乐,由于音量较大,耳机阻塞外耳道口,立体声音乐进入耳道内没有丝毫的缓和与回旋的余地,直接刺激幼嫩的听觉器官。时间一长,就会使婴儿的听力受影响。调查发现,经常听立体声音乐或使用立体声耳机的婴儿,年龄越小,听觉器官受损程度也就越严重。因此,婴儿不宜长时间听任何的立体声音乐,更不要让婴儿用耳机听,以防对婴儿听力造成危害。

正确做法

除了做到自己不吸烟外,父母还应注意从吸烟环境中久留后,回家不要立即抱孩子,先将外衣脱下在通风处晾晒,将暴露在外的皮肤清洁后再接触宝宝。

喂奶姿势不正确

很多宝宝莫名就患了中耳炎,没想到竟是喂奶不当惹的祸!婴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如果采用仰卧位吃奶,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进而引发中耳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损伤听力。

正确做法

正确的喂奶姿势应是把宝宝抱在怀里,让宝宝的整个身体对着你的身体,脸对着你的乳房,你的前臂托住他的后背,你的手托住他的臀部,头部高于身体。

擤鼻涕方式不对

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从而引发中耳炎,增加听力受损的风险。

正确做法

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应是堵住一侧鼻孔,然后擤另一侧鼻孔,切不可两个鼻孔同时擤。

动不动就掏耳朵

有的妈妈因为自己感到外耳道发痒不适,就随意挖耳朵,所以也对宝宝的耳垢很关心。门诊经常遇到因掏耳垢导致宝宝外耳道皮肤出血,甚至鼓膜受损的病例。耳朵掏不对,后果很严重。

耳垢可以起保护作用

耳垢并不是一无是处的脏东西,它对人体倒有些好处。正常人耵聍腺的分泌物量虽少,却很黏稠,呈酸性,有杀菌、抑制霉菌生长、黏附灰尘和小虫的作用,可以保护外耳道皮肤。有研究发现,耳垢还能减少接收噪音,间接保护听力。

正确做法

耳垢在空气中很易干燥,形成小片物,在吃东西、咀嚼张口时,随着下颌关节运动多数会掉出来,在睡眠时转动头颈部,耳屎也可能掉出。所以,耳垢少可以不予处理。有的宝宝耳垢较多,和脱落的上皮、灰尘混在一起,可形成大的硬块,难以自然排出,阻塞了外耳道,这种情况叫耵聍栓塞。一旦发生了耵聍阻塞外耳道时,必须到医院就诊,由医生用耳镜检查并取出。

滥用耳毒性药物

临床上已知的耳毒性药物已达到100余种。药物性耳聋一旦发生,治疗十分困难,有些可造成听力永久性损害。药物是否会引起耳聋,与用药剂量、时间、是否联合用药,以及患者年龄、个体差异、遗传等因素有关。幼儿风险性比成人更高。

正确做法

药物致聋是可以预防的。母亲在孕期(特别是3个月内)应禁用一些损害胎儿内耳的药物,如链霉素等。对有药物致耳聋家族史的人群,用药时尤应谨慎,如非用不可时,应从最小剂量开始。禁止对儿童使用对听神经损害严重的药物,如庆大霉素、新霉素对内耳毒性最大,使用后可引起双耳感音神经性聋;链霉素硫酸盐与双氢链霉素,前者损伤前庭器官,后者破坏耳蜗器官。必须使用某些致聋药物时,应密切观察,特别是注意有无耳鸣、头晕等现象,做到早期发现,尽早采取措施。

把揪耳朵当玩笑

这些情景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孩子淘气时,有些父母盛怒之下,不分青红皂白给孩子几个巴掌;逢年过节,家里亲戚揪住孩子的耳朵表示亲昵……成年人手劲大,力度掌握不好很容易伤到鼓膜,使听力受到损害。还有,节日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时,如果鞭炮突然在孩子耳边爆炸,巨大气浪直冲耳道内也会造成鼓膜受损;游泳时,孩子一侧耳朵先撞击水面,也可能造成鼓膜破裂、穿孔,直接造成听力减退。

正确做法

避免拉扯耳朵的动作,看到别人这么做时也应立即制止。放鞭炮时让宝宝远离现场,游泳时看住孩子,不要让他在泳池里和别人打闹,也不要从池边跳水。

猜你喜欢

外耳道内耳分贝
外伤性外耳道狭窄与闭锁的临床特征及处理策略研究△
MRI内耳水成像对内耳畸形的诊断及人工耳蜗植入的术前指导价值分析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恐龙内耳的秘密
分贝是如何定义的
3.0TMRI在内耳成像及内耳畸形中的应用研究
小分贝上街“不讲话”了
保护好易受伤的外耳道
东亚古人类化石中发现“尼人内耳迷路模式”
MP3使用不当  听力易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