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魁星点斗,独占鳌头”
——明清瓷器中的科举文化

2019-03-27王明新景德镇陶瓷大学

景德镇陶瓷 2019年1期
关键词:笔筒科举图式

/王明新(景德镇陶瓷大学)

图1

一、科举文化与陶瓷图式

明清时期,文人学子主要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他们从年幼时就开始勤奋读书为考取功名,从而在科举考试中高榜中就,光宗耀祖。普通学子唯有通过科举才能够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受百姓尊重,步步高升,成为国家的栋梁,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明清时期叶梦珠在《阅士编》卷4《士风》中提到,士子“一游黉序,即为地方官长所敬礼,乡党绅士所钦重,即平民且不敢抗衡,厮役隶人无论已”;至“等而上之”,“一登科甲,便列缙绅,令人有不敢冒犯之意,非但因其地位使然,其品望有足重也”。[1]由此可知,明清时期如若金榜题名,社会地位明显变化的现象:通过科举可以满足功成名就的期许与愿望,施展自己的远大抱负与才能,青史留名,又能受众人尊重,光宗耀祖,因此备受大众喜爱和重视。

明清时期,随着国家的发展与进步,瓷器的品种与技艺也有着巨大的提升,瓷器上的装饰图式丰富多样。《康熙古彩艺术》中提到“人类广生之初,居无定所,对自然的征服力很弱,疲于躲灾避害,自然界的现象无法得到解释,在意识上便形成一种恐惧和神秘的状态,认为自然万物都有着种种神奇的力量,‘万物有灵’的观念不断演化成各种神灵崇拜和宗教信仰,借以安抚精神和意志上的恐慌和不安,产生许多神话传说。”[2]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陶瓷装饰图式开始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这些装饰图案都有着其特殊的寓意,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需求与思想寄托。因此,科举文化在这一时期深受大众的关注,有大量此类题材的图式出现如:“五子登科”、“一路连科”、“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二甲传胪”等等。在瓷器装饰上来表达在科举考试中的金榜题名,瓷器无疑是广泛和全面的文化传播媒介。

二、“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图式分析

在“学而优则仕”的科举时代,“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说法因其包含着科举高中的吉祥寓意而十分盛行。北斗七星十分受古人的重视,北斗七星中第一颗最亮的星,被命名为北极星,常用于指引北方的标志。二十八星宿之一,是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宿,被古人称为主管文运之神。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自何年,以奎为文章之府,故立庙祀之,乃不能象奎而改奎为魁”。[3]“魁”字有“首”、“第一”之意,科举考试中取得高第称作“魁首”。因此,“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图式大量出现在陶瓷装饰中也取其功成名就的祥瑞意义。

1、“魁星点斗”

这是一件清康熙至雍正时期,斗彩“魁星点斗”纹笔筒如(图1)。笔筒画面上有一骨瘦如柴的仙人,一只脚向后踢,一只脚下踩踏绿、黄、紫色的祥云,突出他非同寻常的仙人身份。他头上长有双角,两鬓长有头发,面部粗犷怪异;上身赤裸,肋骨突出,下身穿一宽松短裤,四肢纤细,如此形象是历来魁星装饰图案的典型特征。左手持有一绿色彩带缠绕身体,右手持毛笔向下指向人间,有着指点民间才子的意蕴。身后又有一方斗,空中有北斗七星高悬,暗示画面中人物魁星身份。这就是深受文人学子所尊崇重视,执掌万千学子金榜题名、官运亨通的魁星形象。

图2

图3

2、“独占鳌头”

后人将魁星尊为文运功名禄位之神,并描述为“赤发蓝面,翘足,捧墨斗,执朱笔,立于鳌头之上”,并在天台山鳌头石后修建魁仙阁。据此典故,从唐代开始考生在迎榜时都是让头名状元站在鳌头之上,称为“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喻占首位或第一名之意。

图2是清雍正时期的一件粉彩“独占鳌头”的笔筒,与图1中魁星脚踏祥云不同的是,图2中魁星脚踏的是鳌鱼的头部。《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4]在神话传说中鳌足巨大强健,宫殿前鳌鱼浮雕有着国家长治久安的吉祥寓意,同时又有“鳌头”记录:“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因此,魁星脚踩鳌鱼头部的形象更加明确地表达出高中状元、功成名就的吉祥寓意。

三、造型与图式的呼应

陶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产物,它展示着时代的进步与变迁,有着独特的时代烙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高度的发展,汉族的文人学子也可以通过科举成为国家栋梁。既有效地增强了清政府的地位,巩固了满汉之间的关系,又为清政府广纳了更多贤良才子。此时的科举文化兴盛,深受大众的向往和追求。

明清时期,由于笔筒的器型烧造相对简单,所以传世品颇多。瓷质笔筒始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到清代康熙时期达到顶峰。《饮流斋说瓷》中提到:“康熙大笔筒,圆径宏伟,所绘花彩,以人物为最奇瑰,花卉次之。……”[5]由此可知,人物纹笔筒,无论造型或是装饰技法与装饰内容都更为珍奇瑰丽。如(图3)清康熙时期,五彩洒蓝“魁星点斗”纹笔筒。从图示中可以看出康熙时期陶瓷在装饰技法上的成熟,色彩上鲜亮突出,技艺上工丽细致,釉色上均匀浓厚,整个画面精彩出色、细致考究。

学习离不开文房四宝,有笔的使用自然离不开笔筒。笔筒代表了文人学子的身份,专门为其书写放置毛笔所用,这种有着专一用的笔筒就自然与文人学子联系起来。在器表的装饰图式中“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装饰图案又有着功成名就,金榜题名的吉祥寓意。无论器型还是装饰画面都是突出了文人学子的重要身份,二者巧妙地结合,既能突出人物的身份形象,又能够给予想要有所成就的学子吉庆祥瑞心理的寄托。因此,此种类型的瓷器既有实用功能,又可以成为书案上的把玩器具,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四、结语

“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装饰图式,有着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期许与愿望,以及对于苦读学子真挚的祝愿与期盼。通过瓷器的艺术造型和有着吉庆祥瑞寓意的绘画纹饰结合,既能丰富陶瓷装饰的内容,又能给予人们功成名就、金榜题名的心理暗示。明清时期大量瓷器装饰纹样都有着吉庆、祥瑞寓意,这些瓷器兼具实用和审美功能,又深入人心,满足大众的心理期许,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此类型的瓷器装饰不胜枚举,符合了当时社会的审美品位,能够长盛不衰,交口称誉的传承下来,并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珍奇的艺术瑰宝。

猜你喜欢

笔筒科举图式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自制笔筒
“鼠来宝”笔筒
小狮子笔筒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科举”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南戏中的科举程式
唐宋时代的科举与党争——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