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十年来思想道德素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2019-03-27蒋婷婷
蒋婷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2页。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水平,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更体现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关乎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以来,国内学界对思想道德素质问题的关注不断深入,至今已取得了相对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回顾了近四十年来我国思想道德素质相关问题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通过厘清研究脉络,进一步把握研究的方向。
一、研究文献的分布与特征
思想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范畴,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围绕“思想素质”这一研究主题,学界存在“思想道德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等多种称谓。本研究为聚焦研究对象,统一采用“思想道德素质”为篇名进行文献检索。文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辅之以4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人才学等学科出版的权威性和代表性的研究著作。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数量、研究阶段、研究主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进行总体考察,从整体上把握文献的分布特征。再以质性观察法,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把握思想道德素质的概念、内在结构、发展变化规律、影响因素、测评内容与方法等问题,从而厘清当前学界关于思想道德素质相关问题的研究脉络。
(一)文献分布
以“思想道德素质”为篇名,时间跨度设置为1978—2018年(197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中国知网进行跨库检索,共得文献1055篇。其中,期刊论文982篇、博硕士论文66篇、报纸7篇。需要指出的是,通过检索发现,国内学界围绕“思想道德素质”的相关研究,第一篇文献产生于1986年。笔者按5年为一时段划分,将研究历程划分为7个阶段。各阶段文献数量分布如下(见表1):
表1 文献数量分布
(二)文献总体特征
1.研究热度不断提升,但近年来有所下降
从文献数量走势(见图1)可见,在1986—1990年和1991—1995年这两个时段,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开始逐渐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中,10年间仅有文献16篇。从20世纪末开始(1996—2000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文献数量急剧上升,猛增到225篇,意味着研究热度的迅速提升。进入新世纪后,尤其是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发后,国内关于思想道德素质的文献数量开始稳步增长,新世纪头五年达到232篇,在2006—2015年这一时段也达到250篇。但在2011—2015年,文献数量微回落至246篇。从2016—2018年的文献分布来看,数量有明显下降,3年的文献总量分别为34、24、28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年来学界对“思想道德素质”这一主题的关注度有所下降。这一趋势表明,学界围绕思想道德素质的相关研究可能与国家政策导向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换言之,国家政策推动了相关研究。
图1 文献数量走势(篇)
2.研究的阶段性特征显著且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政策相关
(1)研究的起步阶段(1986—1995年)。1986年9月28日,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①《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6页。笔者通过梳理发现,这是“思想道德素质”这一术语首次完整出现在中央文件中。在这一历史性文件的指导下,思想道德素质这一研究主题开始进入到学者的研究视野中。如姜新春、张子贤开始基于《决议》发表一些个人体会,初步涉及“思想道德”“道德建设”等相关概念②姜新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江西财经学院学报》1986年第6期。③张子贤:《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学校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体会》,《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2期。。因此,可将这一阶段看做“思想道德素质”相关问题研究的起步阶段。
(2)研究的探索阶段(1996—2005年)。1996年10月,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④《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0页。此后,学界对“思想道德素质”相关问题的研究不断涌现,文献总量从1991—1995年仅有的4篇,增加到1996—2000年的225篇。2001年9月,中央印发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系统阐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在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因素。此后,学界围绕以德治国和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等主题探讨了思想道德素质的概念、结构等内容,在2001—2005年文献达到232篇,研究进入探索阶段。
(3)研究的发展和深化阶段(2006—2015年)。2006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央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年10月,中央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0页。随着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学界对“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在数量和内容上都跨入一个新阶段。在文献数量上,2006—2010年出现研究的峰值,达到250篇;在研究内容上,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成为研究的主流。而此后5年(2011—2015年),文献数量也保持着稳定发展态势,直至近几年有所下降。
由上述可知,我国学界围绕思想道德素质相关问题的研究趋势,与中央的政策导向有着紧密关系,学界的研究深受国家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政策的影响。
3.研究主题分布广泛,但研究视角不够深入
从研究主题(见图2)来看,已有研究涉及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与对策、培养与提高等多个方面,研究主题分布广泛,研究内容丰富且视角多样。具体而言,较多文献聚焦于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高达372篇,占总文献数量的35.26%;其次,针对不同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调查也是研究热点,文献总量为246篇,占比23.32%;思想道德与素质教育的文献为274篇,占比25.97%。以上三个方面的文献占总文献数量的84.55%,代表着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主流走向。此外,探讨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影响因素的文献42篇,占比3.98%;关于思想道德素质测评体系建构的文献为35篇,占比3.32%;关于思想道德素质功能、结构、发展规律研究的文献为40篇,占总文献的3.79%;诸如对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及价值探讨的文献及综述,以及梳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思想道德素质观点的文献,分别占总文献数量的2.75%、1.14%和0.47%。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广泛的研究主题之下,存在研究视角分散且不够深入的现象。大量文献集中于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和现状的剖析、如何培养和提高的对策的探讨上,仅少量文献注重从人的思想内部着眼,对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结构以及形成发展规律等内容进行研究。
图2 研究主题分布
4.研究对象覆盖全面,但对重点对象的关注不够均衡
思想道德素质的承载对象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就学界所关注的对象(见图3)来看,基本覆盖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大学生(包括高等院校、中等院校、成教院校学生)、高校队伍(包括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等)、企业人员等十余类对象。其中,大学生群体是研究的核心对象,此类文献有679篇,占比高达64.36%。原因可能在于,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理应成为高素质群体的代表,但现实中大学生存在深层次的思想问题,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明显分离,价值取向迷乱等现象普遍存在。教育塑造与大学生的现实表现所引发的矛盾冲突引起人们对于该群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关注和追问。
此外,对党员队伍、领导干部以及青少年群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关注度较低,分别占0.76%、1.33%和6.35%。“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应当涵盖社会全体人员,但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握住重点教育对象是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在我国应包括共产党员、各级领导干部以及青少年”①陈万伯、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页。。学界的研究较好回应了“研究对象涵盖全体成员”这一要求,但在“把握重点教育对象”方面还不够均衡。主要表现在:我国学界普遍关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对青少年群体、党员和干部等重点群体的关注不够。青少年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被培育的关键时期,对他们思想道德素质关注不够,不利于其成长发展。其次,党员和领导干部作为先锋模范群体,其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广大群众起着导向和示范作用,忽视了对党员队伍和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素质的关注和教育,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
图3 研究对象分布
5.研究方法以规范研究为主,辅之以实证研究
研究方法也是衡量一个研究领域成熟度的重要指标。根据学界的普遍观点,研究方法可分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类,实证研究又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其中,围绕“思想道德素质”的定性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案例法和访谈法,定量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测量法。统计结果显示(见表2),在1055篇文献中,规范研究在整个研究方法中占绝对主导,共894篇,占比84.74%。就实证研究来看,共161篇,占比15.26%。其中,定性研究42篇,占比3.98%(文献法27篇,占比2.56%;案例法10篇,占比0.95%;访谈法5篇,占比0.47%);定量研究119篇,占比11.28%(问卷调查法102篇,占比9.67%;测量法17篇,占比1.61%)。
近年来,关于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有由规范性研究向实证研究转变的趋势,这意味着思想道德素质相关研究在方法上的科学化趋势。量化研究方法于近几年在思想道德素质研究领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量化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都还有待提高。如部分问卷调查方法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抽样、信度和效度的检测,甚至缺乏对样本量的基本介绍。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见解
通过分析发现,学界对思想道德素质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在1055篇文献中,此类文献仅100余篇,但已初步涉及思想道德素质的概念、内在结构及其优化、形成发展规律、影响因素、测量和评价等多个方面。
(一)概念界定的多重视角
在科学研究中,基本概念的界定是学科研究的重要前提,“真正的思想和科学的洞见,只有通过概念所作的劳动才能获得”。①[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8页。然而,目前学界对“思想道德素质”的内涵尚无统一定论,学者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视角尝试对“思想道德素质”的概念做出界定,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1.采用“定义”的方法,揭示其本质和特征
这类定义通常以鲜明地揭示出思想道德素质的本质和特征为首要考量。有学者从词义学角度对概念的本质和特征进行解读,如王业祯在对“思想”和“道德”概念界定基础上提出:“思想道德素质是个人对世界与人生的根本看法和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个人特有的思想体系的反映。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①王业祯:《跨世纪人才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初探》,《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4期。也有学者借鉴教育学、德育学的相关概念对思想道德素质的特征进行解读,如曾涛提出:“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在一定社会阶级的思想体系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言行规范行动时,集中表现在个体身上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综合。”②曾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结构及其优化》,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胡丽伟指出:“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言行规范行动,集中表现在个体相对稳定的思想观念、政治态度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政治倾向、理想、道德、情操等。”③胡丽伟:《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18期。此类定义通常包含三个层面的意蕴:其一,强调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在一定社会阶级的思想体系指导下形成的;其二,这种素质是人所特有的且具有相对稳定性;其三,它包含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反映的是一种心理特征、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
2.选择“划分”的方法,通过构成要素明确其内涵
这类界定主要通过揭示“思想道德素质”所包含的要素明确其概念。具体而言:第一,强调思想道德素质是由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构成的、具有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如马洪坤从人的生成性思维视角提出思想道德素质“反映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状况及状态,它是由品德修养因素和思想政治因素构成的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三个方面”。④马洪坤:《思想道德素质内涵及其生成内部驱动力探析——基于生成性思维的视角》,《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7期。第二,强调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素质系统中处于核心和灵魂地位。陈青山认为:“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素质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所有素质中的灵魂核心。它主要内容由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以及这两种素质控制和衍生着的政治素质组成。”⑤陈青山:《建国以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轨迹及其规律性认识》,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三,强调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相对稳定性。杨燕认为,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自身在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特征。⑥杨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观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郭艳红提出,思想道德素质是在环境和教育双重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品质,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⑦郭艳红:《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若干思考》,《伦理学与德育研究》2005年第1期。
3.采用“结构分析”的方法,强调思想道德素质的整体性
熊建生提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由心理、观念和行为三个子系统以一定方式连接起来的三维立体结构。从纵向上可分为初始结构、形成结构和定向结构,横向上可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意志和道德能力。”⑧熊建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页。他依据结构论的理论从横向、纵向和内容三个层面解构了思想道德素质,明确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内涵和外延。赵野田等基于人的素质的整体性视角提出:“思想道德素质是由知识、能力、价值观念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在思想道德素质有机整体中,‘知识’就是材料和工具系统,‘能力’是操作系统,‘价值观念’则是调控系统,是素质结构的核心和灵魂。”①赵野田、彭丽萍:《思想道德素质解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综上,以上概念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思想道德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等概念并没有做明确区分,导致概念的混淆。因此,关于思想道德素质概念是否恰当,以及是否能完整准确反映其本质特征,还有待商榷。但当前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在一定社会阶级的思想体系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言行规范行动时,集中表现在个体身上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二)以“要素”说为核心的内容结构探讨
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有其内在结构。这种结构是构成思想道德素质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和联结方式。学界对思想道德素质结构的研究大多从构成要素及内在关系等方面展开探讨。
1.“二要素”说
学界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陈秉公借鉴人格学相关知识分析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两个部分。思想素质包括世界观、政治观和人生观。道德素质主要包括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等。②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但是沈壮海从另一个角度认为,思想道德素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体。其中,非智力因素包括:理想、信念、信心、信任,以及强大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等。智力因素包括:知识方面和能力方面两部分。③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3页。
2.“三要素”说
此类观点的代表学者主要有马洪坤、杨燕、陈青山等,他们认为思想道德素质包含最核心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三要素,在这之下又可细分为更小的构成部分。上文概念部分已作探讨,此处不再赘述。笔者认为,“三要素”说实质上扣准了思想道德素质结构的内核,提炼了思想道德素质最核心的要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实践对人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构也应在相应层面纳入新的要素。
3.“四要素”说
这是国内学界的主流观点。如曾涛等较早提出思想道德素质的要素可分为四个层次:思想素质层、政治素质层、道德素质层、心理素质层。其中,思想素质是核心、政治素质是灵魂、道德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保障。④曾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结构及其优化》,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田益民提出,静态上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分为: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动态上由众多子要素构成:思想素质包括思想认知、思想情感和思想方法;政治素质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与政治行为;道德素质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心理素质包括认知因素、人格因素、社会适应行为因素三个方面。⑤田益民:《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结构浅析》,《传承》2008年第6期。佘双好用结构图的方式呈现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在结构,他提出,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由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共同构成。其中,思想素质是基础,道德素质是根本,政治素质是决定性因素,法律素质是政治思想中制度化、体制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思想形态。①佘双好:《充分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结构关系》,《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S1期。综合上述观点,持“四要素”观点的学者,普遍认可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应纳入思想道德素质的构成要素中,而对于“心理素质”和“法律素质”是否应该纳入则存在不同观点,这也是当前学界争议的焦点。
4.“五要素”说
喻学林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为多数学者常用的分析要素是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法律素质等五个方面,各分析要素下又包括多项具体内容。②喻学林:《近十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研究述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年第6期。熊建生提出:“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由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和法纪素质构成,其中政治素质包括政治信念、品格和能力;思想素质包括思想观念、方法和作风;道德素质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法纪素质包括法律素质和纪律素质;心理素质包括心理活动、倾向和特征。”③熊建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5页。“五要素”说将“心理素质”和“法律素质”(“法纪素质”)全部纳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四要素”的要素之争,使其更具包容性。但如果界定不清晰,容易造成思想道德素质要素的泛化,丧失了结构体系本身的特性。
综合学界观点,大部分学者持“四要素”说。其中,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是最具稳定性的三要素,要素构成之争主要集中在“心理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取舍上。有的学者将“心理素质”和“法律素质”全部囊括提出了“五要素”说。除此之外,姜相志等学者还认为除了上述五要素,审美素质也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考察维度。④姜志相:《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概论》,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关于劳动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科学素质等是否应该包含在思想道德素质结构中,各有不同理解。笔者认为,一事物的结构是由各要素构成的、具有相对稳定的连接方式。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素质中处于核心和灵魂地位,既有与人的其他素质想通的共性,又有其特殊要求。如果不界定好思想道德素质结构的核心要素、延伸要素,长此以往思想道德素质结构容易演变成一个“筐”,什么要素都可以往里装。要素的冗杂和泛化,将最终导致思想道德素质结构的瓦解。
(三)形成发展过程的两种观点
厘清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规律是教育者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⑤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学界围绕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大致存在以下两种观点:
1.外部制约与内部转化的有机统一论
万光侠认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是内在矛盾运动转化过程和外部环境影响制约过程的辩证统一。⑥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3页。曾涛提出,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发展主要受外在因素和内在机制两方面的影响。外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政治状况、社区环境等。内在因素是一个从内化到外化的转化过程,其中内化阶段包括感受与注意、分析与理解、选择与接受、深化等阶段;外化阶段包括:行为动机、行为选择、行为实施与行为习惯等四个阶段。⑦曾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结构及其优化》,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张加明也认为,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是外部制约和内部转化的有机统一。具体来说,这一过程分为外部影响刺激、主体反映平衡、内部矛盾运动、个体实践修正四个阶段。①张加明:《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过程新论》,《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第3期。王联斌从思想道德素质与知识、能力相互转化的机制提出,在内部条件上,要注重主体内在心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外部条件中要重视教育机制的建立和完善。②王联斌:《德才互动论——论思想道德素质与知识、能力的相互转化》,《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7期。这些观点表明,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过程是外部制约与内部转化的有机统一,外在制约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要素,内在矛盾运动转化可分为“内化”和“外化”两个过程,内化要解决的是认知的问题,将既定的道德规范和要求转化为思想道德认知、情感、意志、信念的过程;外化要解决的是知行转化、习惯养成的问题。至于内化和外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学者仅在于表述不同。
2.主体自身和社会实践的双重制约论
卫荣凡认为:“人的道德素质的形成,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主观能动地选择逐渐形成的。人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既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又是人们受家庭、学校、社会的道德教育自主地能动地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③卫荣凡:《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其提高》,《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张加明提出,从横向来看,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是环境、教育、遗传、主观能动因素互动作用的结果;从纵向来看,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与其身心发展、社会实践是适应的。④张加明:《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规律新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第9期。李志红认为,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主客体因素、内外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其中外因包括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国内环境又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内因是公民自身的主观努力。⑤李志红:《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马洪坤认为:“一方面,思想道德素质生成的实现是由人自身的既定性与未完成性、主体性与超越性、社会性和受动性综合决定;另一方面,思想道德素质生成的实现要符合人的历史性,即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生成要与其身心发展和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实践相适应。”⑥马洪坤:《思想道德素质生成的内在机制探究》,《衡水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他又基于生成性思维视角指出,个体思想道德素质是在社会实践中,以满足自身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原动力,在于外部世界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⑦马洪坤:《思想道德素质内涵及其生成内部驱动力探析——基于生成性思维的视角》,《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7期。可以肯定的是,上述学者将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发展过程置于社会的、历史的、实践的视域下,从更宏观的视角得出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生成要与其身心发展和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实践相适应的观点,具有唯物主义辩证思维的色彩,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主体自身和社会实践的具体制约因素,受不同学者研究出发点和研究视角的差异而不同。
(四)围绕“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等影响因素的探讨
对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因素的探讨也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点。只有建立在对影响因素充分掌握的基础之上,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才具有现实可能性。
1.侧重于对客体和环体因素的考察
吴敏英、陈青山在考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轨迹后提出:经济基础是决定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是主导因素、文化等社会环境是重要因素。⑧吴敏英、陈青山:《新中国60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轨迹及其启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赵荣霞认为,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存在着一些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①赵荣霞:《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因素》,《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2期。徐雅芬提出政治、经济、学校、家庭等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思想素质结构的客体因素②徐雅芬:《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与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第12期。。桑希君认为,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当以及家庭教育中的非道德化等因素都是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中的多元成因。③桑希君:《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多元成因和多维培养》,《安阳师范学报》2002年第6期。笔者认为,上述学者关注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环体因素,以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客体因素,具有合理性。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发展受主体自身和社会实践双重制约,除了客观影响因素,还应关注到主体的身心发展、教育者以及教育的方式方法等主观因素。
2.对主体、客体、环体、介体四大因素的综合考量
一些学者还提出,除了客体和环体因素,主体和介体也是影响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因素。如吴微利用AHP分析法从外部客观因素、内部主观因素分析了影响思想变化的因素指标,认为外部社会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内部主观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因素。其中生理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情感、意志。④吴微:《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变化轨迹与规律的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戴钢书提出,人的认知、实践与评价就是这种极其复杂的、高度中介化的考察,是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产生影响的中介。认知由观察学习、舆论引导、德风感化、精神塑造、理论武装、信任激励等要素构成,实践包括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评价包括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协作意识、进取意识、基础文明素养、自立能力等方面。⑤戴钢书:《环境、中介和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结构方程分析》,《统计研究》2001年第12期。戴钢书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提出了德育环境、中介和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三维结构框架图形和通径图形。梁海波等也认为,影响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因素包括客体、主体和环境因素。其中,客体因素是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成长变化的特性;主体因素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机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任教师以及其他教工;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⑥梁海波、段新玲:《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新疆社科论坛》2005年第5期。上述观点从内部与外部、主观与客观、介体与环体等多个维度和视角,较为全面合理地反映了影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因素。
(五)基于“内容”和“方法”的测评体系探讨
科学的评价内容是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前提和基础,而评价方法的选择对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作用的发挥起到关键性作用。这方面,已有文献聚焦于对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内容及指数、评价方法及操作以及评价模型建构等方面的探讨。
1.测评内容及指标
思想道德素质的测评也被称为“德育素质测评”,主要涉及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等方面。传统的经典评价内容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五个方面,包括十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即“思想、信念、社会责任、文明道德、协作精神、开拓创新、遵纪守法、综合能力、文明修养、身心健康、学业成绩”。⑦刘希贵、张成:《21世纪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标准与评估实践研究》,《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9年第12期。孙凡莉结合新时期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新要求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指标,即“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沟通能力、自我控制、个性发展、人文素质”⑧孙凡莉:《构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体系》,《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第7期。。还有学者认为评价应当围绕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律素质五个方面,以及认知、情感、行为三个要素展开。赵飞追踪了近15年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研究主题分布后得出,测评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律素质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前三个方面是评价重点。①赵飞:《十五年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研究综述》,《中国德育》2010年第11期。邓秀芸认为,思想道德素质测评应包含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三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属于人的心理范畴,因此需要一定的外在载体才能实现测评。可将思想道德素质测评的三项基本内容分别按“认知”和“行为”进行显化,将人的心理特征转化为具体可测的内容,以此实现测评目的。②邓秀芸、李志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的内容与方法》,《教育长廊》2009年第4期。这表明,思想道德素质的测评内容主要还是依据其结构要素展开的,而具体的测量指标往往随时代的新要求而做出相应调整。
2.测评方法及操作
学界涌现出较多的测评方法,主要有评语、考试(德育类课程)、档案袋(行为表现)、实证评价(问卷调查、访谈、座谈)四种基本途径,在表现形式上主要包括评语法、评等法和评分法。在评价的操作实施中,有学者主张采取“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社会测评、学校评价”③孙凡莉:《构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体系》,《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第7期。等操作方法。查志刚等也赞同以上测评方法,还补充了“选取科学的评价观测点、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手段进行评价”④查志刚、文士博:《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第1期。。从实际运用来看,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学校评价。邓秀芸认为思想道德素质测评主要有民主评议、记实评分、综合评价等⑤邓秀芸、李志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的内容与方法》,《教育长廊》2009年第4期。,还主张“应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摒弃绝对量化的做法”“用模糊评价法取代”⑥邓秀芸:《浅析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体系的重构及保障机制》,《法制与社会(中)》2009年第7期。。这意味着,在传统的单纯以定性测评或定量测评的基础上,目前的研究有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趋势转变。
20世纪80年代初,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着眼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的应用研究,在对思想道德素质进行测评时,往往只运用事实和直观经验的方式。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研究方法上由单一的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向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在研究形式上也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由单元素向多元素转变。但不足之处在于,以上研究都从评价主体的“知”与“行”两方面展开,缺乏对主体情感维度的考量;测评的研究散见于综合素质测评的研究中,专门针对思想道德素质测评展开的研究极少。
三、对深化研究的思考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围绕思想道德素质探讨了基本概念、内容结构;分析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发展过程、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等内容,对思想道德素质基本理论体系形成了较初步的认识。但仍存在核心概念模糊、研究视角狭窄、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今后要使研究取得新突破,仍需向横向、纵深和交叉学科方向拓展。
(一)聚焦核心概念,推动思想道德素质基本理论体系的完善
学界普遍将“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品德”“德性”等概念统称为“思想品德”。从核心概念的使用上来说,不同称谓造成了思想道德素质概念研究的空洞化和使用的泛化。人的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最核心的要素包括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内容是“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虽然“思想品德”和“思想道德素质”是两个相近的概念,但实质上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所区别,后者的外延在一定程度上大于前者。部分研究直接将“思想品德”的概念套用到“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之中,且共用一套研究范式;也有研究不加辨别地混用与“思想道德素质”相近的概念,直接将“思想品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当成“思想道德素质”使用;还有部分研究虽以“思想道德素质”为题,但其实质是根据研究的需要得出相应结论,造成了概念使用的失当。
对概念与内涵的界定是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是继续深化研究的基石。因此,思想道德素质的相关研究应聚焦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的完善。只有将研究建立在明确的概念和清晰的理论体系之上,才能在实践层面把握好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二)拓宽研究视角,推动思想道德素质研究向人的思想内部延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升人的思想素质,然而思想素质的内部奥秘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域完全可以更多地向人的思想内部拓展。”①孙其昂、王莹:《论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深化变革》,《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关系着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展开。
当前研究侧重于外围化、表层化的狭隘视角,从人的思想内部入手探究思想道德素质的内涵、结构、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较为鲜见。具体来讲:一是表面叙事多,真正深入分析思想道德素质概念、结构体系等基础性理论的研究较少。从研究主题的归纳可见,当前研究大多侧重于对个体在思想道德素质层面的现状、原因以及优化路径等外围进行概括性阐述,或是套用概念分析,在概念界定仍不清晰的情况下与现实应用进行生硬结合。二是外在优化措施多,真正深入思想道德素质内部,在厘清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构、形成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优化路径的少。因此,拓宽研究视角,扩大理论范畴,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内部着眼,运用多视角、多维度、科学化的方法挖掘其概念,深入研究其内在结构、形成过程、发展规律,是推动思想道德素质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和完善的方向。
(三)多学科融合,推动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科学化
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复杂性、内在性和多变性。这决定了个体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涉及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格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范畴。部分学者在对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定义的过程中,也借鉴了教育学、心理学、人格学等学科的知识。从文献分析来看,早期的研究偏重于规范研究,更多的是采取经验判断的方法。随着学科的发展,对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必然要充分运用实证方法,将学理性与实证性相融合,推动事实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一方面,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是社会、实践和历史的产物,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要放在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环境中考察。与此同时,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需要与人类道德发展密切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合力作用,从多学科多角度入手,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从单一元素向多元素发展,从理论上回应实践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