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吸引高端人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2019-03-27洪明基

北京观察 2019年3期
关键词:湾区税负粤港澳

文 洪明基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基数庞大,而且科研机构、创新机构众多,吸引人才能力强。但同时,大湾区人才发展也面临挑战。第一,大湾区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较低,据统计,受高等教育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仅为17.47%,其中香港是26.18%,深圳是25.19%,而东莞只有15.74%。第二,大湾区当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大湾区创新人才对产业发展贡献支持以及技术的输出与吸纳能力均存在明显不足。第三,大湾区人才国际化程度偏低。

目前,大湾区在人才引进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引进过程程序繁琐、部门信息不统一,人才引进的规定硬性一刀切,人才引进的成本高、时间长、效率不佳。高税负水平、人才政策及各种信息不一致也不利于三地人才的交流和对高端人才的吸引。

为吸引更多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到大湾区参与建设,要简化人才引进程序。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让人才到大湾区办理手续“最多跑一趟”,真正做到相关单位抽调人员联合办公,集中快捷办理高层次人才引进过程中入户、计生、办(验)证、成果鉴定、审批等手续,开辟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同时,对于一些信息暂时不全的,可以通过网络渠道申请,而不用每次都要本人去现场申请。

应考虑简化无犯罪证明开具程序,委托第三方机构来做尽职调查。借助违法犯罪记录查询某人在全国的违法犯罪情况,并不存在技术上的难题。为此,应最大化利用新科技,简化程序,实现跨区域查询。同时,人才到大湾区办理签证时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为人才证明自己没有犯罪,同时推行公示制度,加强诚信清单和黑名单制度的真正效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高端人才引进的效率,还能把潜在风险通过政府后期委托第三方的市场调查和公示制度降到最低。

还应推动大湾区资格人才、行业执业资格互认。香港、澳门及内地的人才制度、行业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促进大湾区人才流动,根据实际经验,进一步推广行业人才执业互认制度,实现粤港澳地区的法律、金融、教育、卫生医疗、会计等专业领域的执业资格互认,推动港澳专业服务集聚区的建设。同时,借鉴香港人才社会化、市场化的行业协会认证模式,在全湾区试行推广在制度设立、财务制度、入会制度、管理制度和职业认证制度等方面的香港职业资格制度,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同时,建议推动三地“社保+医疗+教育”互认互通。推进粤港澳三地人才在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无缝衔接,落实粤港澳居民在社保、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待遇。建立在粤港澳大湾区三地之间开展社会保障服务衔接渠道,推动社保互认互通。赋予港澳居民子女在湾区内地享受同等教育权利。探索建立粤港澳三地通行的电子医保卡,保证医保卡持有者在三地就医均可迅速获得所需的医疗服务。

借鉴香港的税收政策,降低在湾区工作的港澳及外籍人才的税负水平。香港个人所得税实行15%的标准税率,澳门职业税实行最高12%税率,但内地个人工薪所得税最高税率达45%,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港澳人员来湾区就业的积极性,阻碍人才的流动。为此,建议大湾区积极探索税收政策改革,降低税负水平。

猜你喜欢

湾区税负粤港澳
强中心、联湾区、撑南沙,广州未来14年地铁规划来了!
“新物种”重新定义空间服务!实力赋能湾区城市发展
妙语论道!湾区加速度,宜居新主场!
徐士伟:金融岛TOD,以湾区加速度,激活全新宜居格局
编读往来
粤港澳大湾区:差异就是最大的价值存在
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了“计划表”
新机遇,新飞越
衡量一个国家税负轻重不能光看数字
2010年上市公司税负榜:消逝的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