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9-03-26黄秋莹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能力本位应用文写作

【摘要】将与建设、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相适应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出来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应用写作》是一门实践性与综合性兼具的职业基础课程,高职应用写作课程需在总体教学思路、教学实施过程、项目化教学方法、考核标准、考核方式、课程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展开创新,对其他专业课程的改革思路与改革经验予以积极借鉴,在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并将与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相关的训练融入应用文写作课程当中,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从根本上提升高职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效率,使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良好培养,对社会活动进行积极体验,促使其更好地开展其职业生涯。

【关键词】能力本位 高职教育 应用文写作 教学模式 改革 职业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88-02

引言

在我国高等教育当中,高等职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其也是国民整体素质得以提升的重要途径,其开展教学的根本导向为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与综合素质。《应用写作》作为一门职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对于日后打算从事建设、生产、服务工作的高职学生来说,其必须具备的素质修养当中便包含了应用写作的修养。因此,将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充分培养起来,有效增加应用文写作教学效率是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此,本文将对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从根本上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促使其获得更加良好的未来发展。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现状

(一)常将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从根本上来说,应用文写作课程是隶属于大语文学科的,此种背景下,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师便常简单地觉得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应该是向学生传授与应用文相关的写作知识,对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其他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若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师在课堂当中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则其必然会对应用文写作课程工具性、实用性的特征有所忽视,此时,便无法有效凸显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技能培养的教学目标,不能使写作技能的锻炼与培养得到充分重视。以往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通常为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所应用的考核方式也仅仅为一张简单的传统考卷,无法有效评价学生的写作技能[1]。长时间以来的实践证明,此种教学方法会对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造成严重制约。

(二)教学视野不够广阔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少数高职院校也曾积极开展过与应用文写作课程相关的教学改革,并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增加了一些对学生写作技能予以培养的内容,但其视线还是没能避免的停留在“语文”能力范围当中,仍采取小班上课、一对一讲解的方式。此种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能力培养得到了体现,但仅局限于某些特定的文体。现如今,我国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处于多学科、多领域相互渗透、融合趋势,上述这种仅对课堂教学予以关注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显然无法培养出与社会实际要求相符的、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

二、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设想

就业市场是就读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最终目标,此种条件下,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就必须以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作为导向。基于此,以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依据,针对其对未来就业市场人才知识结构产生的影响展开研究将成为包括应用文写作课程在内的各个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落脚点与出发点。每一所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均为其所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得到顺利就业。高职院校只有更加致力于培养学生,有效提升其职业岗位综合能力才能将其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有效提升上去。因此,对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予以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即为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应用文写作课程也不例外,其应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作为教学改革方向,开拓思路、锐意进取,以促使就读于高职院校的每一名学生均能在毕业之后顺利就业,并获得更加稳定、可持续的未来发展。

三、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重新确立高职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目的

对应用文写作的写作技巧与基本理论知识进行传授是以往我国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而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需坚持就业的导向作用,使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转变为对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后续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将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作为中心,继而带动课堂当中的写作技巧训练与理论知识学习。

(二)对高职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展开优化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不能仅对“知识”予以讲授而对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其应向学生传授“够用、适当”的“知识”,更加致力于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将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作为最终目的。在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应用文写作技巧与问题写作知识,还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与职业岗位相关的问题写作运用能力、文体写作处理能力及职业核心能力[2]。

(三)从根本上改善高职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

①将学习(工作)小组组建起来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师可在积极听取学生、辅导員建议之后,依照班级学生的具体特点将其分为若干学习(工作)小组,并从中选拔出一个组长,组长职位可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

②对学习(工作)项目展开设计

以高职院校各专业不尽相同的特点为依据,应用文写作教师及专业教师需同学生一起将不同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景再现出来,使各专业的核心能力与应用文知识得到充分融合,共同展开对学习任务的设计,提升学习任务的可操作性与针对性,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课堂当中的参与感。 ③对模块教学予以贯彻实施

在学习(工作)项目设计完成后,教师可将该学习(工作)项目分解开来,使其成为若干个模块,令学生依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顺序依次完成各个模块的任务,并由教师与学生依据各环节的实际学习(工作)效果给出共同评价,完成考核。

④在课堂当中凸显能力训练

在设计、实施每一个项目与模块时均需要将与应用文写作相关的写作技巧、理论知识充分融合进去,并充分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的培养。在学习(工作)小组的每一次项目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均可更加充分的明确自我学习方法,并学会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协作、沟通,掌握与他人一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培养高职学生自学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团结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使其步入工作岗位之后获得更加可持续的发展。在学生实施每一个模拟真实环境项目时,其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实施方案等具体的应用文体也能得到良好的训练与学习,使以往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中仅注重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误区得到有效转变,实现同时培养學生职业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根本目的。

(四)对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进

在改进了高职应用写作课教学方法后,其教学内容也应得到相应改进,不能仅包含以往课程当中的写法、概念、特点、种类、例文分析和病文修改,需整合项目实施过程中应用到的相关能力与知识,提升教学活动的综合性、丰富性与职业性,在其中增加对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予以培养的内容。

(五)使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考核体系得到改良

①综合考核

在项目或模块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班级内每位学生均具有自己的任务,为使这些任务得到顺利完成,学生就会开展自我学习,并积极与小组内其他成员展开沟通、交流与讨论,甚至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自己的任务,此时,在对学生教学活动成果进行评价时就不能仅对其应用文体写作予以重视了,还需同时注重其在小组中承担的具体责任与角色的完成情况[1]。

②过程考核

“一卷定终身”是我国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无法将学生真实的水平能力有效反映出来。在对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进行考核时需充分强调过程性,对每个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每个模块、每个阶段的综合表现予以关注。

③多元考核

以往高职院校应用文教学考核的主体通常为教师一个人,主观性较为明显,在开展教学改革之后,需更加注重教师以外人员对学生的评价,如小组成员、小组组长等,并在此过程中有效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身上一个学习阶段的自我总结,而小组成员、小组组长的评价则会帮助学生在未来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更加懂得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协调。

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均相继开展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在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需紧跟时代的步伐,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与时俱进,更加致力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对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这一人文课、技能课、工具课进行改革,将专业教学与就业准备有机结合起来,以将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有效培养起来。本文遵循“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原则介绍了与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相关的改革策略,希望能够开辟出一条可将高质量人才有效培养出来的教学改革思路,将高职应用写作课程的专业性充分凸显出来,为社会培养、输送更符合其实际需要的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1]巩玲玲.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7(10).

[2]周红湘,甘敏军.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考核模式探索[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5(8):74-75.

作者简介:

黄秋莹(1982年10月-),女,汉族,广西宾阳人,讲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文秘教育,中国文学。

猜你喜欢

职业核心能力能力本位应用文写作
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浅议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