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李商隐和晏几道诗词中写梦之作的比较

2019-03-26苏影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李商隐比较

苏影

【摘要】文章主要是根据李商隐和晏几道的作品作为论文叙述的论点,主要是因为李商隐和晏几道两个人的一生曲折、心情不顺,通常运用梦境对自己内心深处的世界进行表达,李商隐和晏几道的作品都是凄凉和悲伤的风格,但是,因为两者的性格、脾气等不同,致使二人的文体也存在差异,写梦之作的表现也不同,至此,本文对李商隐和晏几道的写梦作品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行论述。

【关键词】李商隐 晏几道 写梦之作 比较

【课题项目】黑龙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李商隐无题诗与晏几道令词的比较研究》,课题编号:16ZWE03。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56-01

一、相同之处——写梦之作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人进行写梦之作,但是他们的写梦之作都是鬼神之说,描绘的神乎其神,充盈着荒唐的色彩,但是李商隐和晏几道两个人的写梦之作就不写鬼神之说,把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都写进梦里,把梦写的微妙微翘,生活气息浓郁。就比如李商隐撰写的《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中所描述的“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其主要意思就是,在冬天里,下着鹅毛大雪,身上穿着淡泊的衣服的凄凉情景,然后梦到自己远在家乡的妻子为自己编织御冬的衣服的这样一个温馨的画面,生活气息特别的浓郁。同时,李商隐的写梦的诗句中还有很多都提到了“回梦”、“离梦”和“归梦”,在这样的诗句中会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带给人们的温暖,这也是为什么李商隐被称之为朦胧诗人的原因。接下来我们说晏几道写梦之作的特别之处,晏几道的诗句中也没有鬼神的出现。但是晏几道写梦的词句中都抒发了对前尘往事的回忆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因为晏几道的诗句都是来缅怀过去的,因此,生活气息也特别的浓厚。“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别后除非,梦里时时见得伊”、“手捻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等等,就不一一做阐述了,都是把生活中的画面写到梦里。他们都是将梦写实,将梦与现实区别开来,对比鲜明,让二人的作品充满着迷离和哀婉之意。

二、不同之处——写梦之作

虽然说李商隐和晏几道写梦之作都不是写鬼神的,但是在内容方面还是具有差异性的。

第一,虽然说李商隐和晏几道的作品的相同之处都不是写鬼神的,但他们还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说内容方面,李商隐的写梦之作内容比较丰富,晏几道的写梦之作内容比较单调。李商隐内心充斥着“政治梦”、“爱情梦”和“身世飘零梦”。李商隐的读书仕进的伟大之志从未被浇灭,李商隐的写梦之作中经常出现“潇湘梦”、“云雨梦”、“春梦”等等的爱情梦。李商隐经常用梦来幻想自己的一生,比如他所写的《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中描写到回中牡丹为雨所败阐述了身世飘零的悲惨的情感。再来看看晏几道的写梦之作,相比之下就显得比较单一,晏几道的写梦之作大部分都是关于爱情的,比较向往爱情,“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别后除非,梦里时时得见伊”等等词句来表达自己对爱情对另一半感情的向往,此情此景感触颇深,令人为之动容。

第二,李商隐写梦之作富含寄托情怀,晏几道的写梦之作都是对事情进行阐述。李商隐的写梦之作都是借助梦境对某件事的寄托之情,婉转的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还喜欢借用千人创造的经典之梦进行创作,如“高唐梦”、“神女梦”以及“华胥梦”等等。晏几道的写梦之作都是直书其事。一般不会用到典故,即使写梦之作用到的典故也只是神女和襄王等被人所熟知的典故。晏几道的写梦之作都是真情流露。比如他写的《蝶恋花》,诗中描写到“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从诗句中就可以看出他的字里行间中的相思惆怅,将痴情表现得微妙微肖。

第三,李商隐写梦之作诗少叙述,晏几道的写梦之作多叙述。李商隐的写梦之作都是将梦直接写出,不进行前文铺设,如“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春梦乱不记,春原登已重”以及“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等等的描述,李商隐都没有对梦境进行阐述。李商隐与晏几道的写梦之作进行对比后发现,晏几道的写梦之作中的词句都是记录梦、赋梦,将梦里的离别、重逢、相似的情感进行描述,通过空间的转换将梦境进行了唯美的描写。我们就对晏几道的代表作进行举例,如《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这句词句中的最开始是对事情的回忆,前三句描写的是梦境,最后两句描写的是现实,将回忆、梦境和現实进行描写,进行了三维立体的重叠,让作者不断的游离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将作者的期盼、梦中的思念和现实相见的困难充分的描写出来,呈现在大家眼前。

参考文献:

[1]吕斌.李商隐的梦与诗[J].中国韵文学刊,2011(02):84-91.

[2]胡菁娜.论李商隐梦诗的意象与美学特征[J].学理论,2014(32):114-115.

猜你喜欢

李商隐比较
嘲桃
石榴
李商隐也玩朋友圈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论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朦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