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只闹春的语言的蝴蝶

2019-03-26华宪俊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古代诗歌诗话初中语文

华宪俊

【摘要】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对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应引导学生诵读、背诵作品,理解作品大意,对诗的意境有所认识,对诗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对艺术手法有所领悟。诗歌赏析的抓手在语言,只有抓住语言这个牛鼻子,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引领学生进入到诗的百花园。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代诗歌 诗话 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04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一书中,明确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所以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

就如何教学古代诗歌,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重诵读者有之;重领悟者有之;重音律者有之;重语言锤炼者有之。各有千秋。本文只就古代诗歌不应忽视“语言文字”方面的教学工作,从历史上有关“诗话”中做一点阐释,来实证古代诗歌中的“言”颇具神采,值得学生揣摩、借鉴。

自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以来,记载了古代诗人对于遣词造句的许多美丽动听的故事,脍炙人口,让人在解颐之余,更加佩服古人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歌语言的极致追求。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境界说”,其第六章题目为:境界之媒体:语言。并分析曰:“‘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可见语言在诗歌的建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是物质,构筑了意境的大厦。

对诗歌语言的重要性,古之论者众。

宋代何汶在《竹庄诗话》中亦谈到了好多有关语言的经典案例。

如他在谈到杜甫的《春望》时,论到:“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也。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恐,则时可知矣。”

这是评论杜甫在《春望》中借助“语言”表现了“安史之乱”给当时的长安城所带了的毁灭性的破坏。字面上没有写出来当时的惨状,但从“草木深”足可以看出了无人烟的景象。达到了“意在言外”的效果。这就是语言的功力所及,这就是需要我们仔细地品味语言才能体会得到的。

《竹庄诗话》引《吕氏童蒙训》云:“老杜云:‘新诗改罢自长吟,文字频改,功夫自出。近世欧公作文,先贴于壁,时加窜定,有终篇不留一字者。”

说杜甫、欧阳修在写文章时对语言的修改过程。欧阳修多次改动自己的文章,甚至有通篇一字不留的情况。古人对语言的追求可见一斑。

苏东坡曾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要做到语言工,还是要多读书的。读书多,见识就广,思路开阔,自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当然,对语言的过分讲究,就过犹不及了,走向了惟语言是语言的窘境。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宋代人著的《环溪诗话》中,就强调句中用实字(名词)愈多则诗愈可贵。这议论虽为纠正宋诗的空疏而发,但以弊求弊,不仅不能矫枉,反而落入了新的魔障。

如《四库总目提要》说:“若以句中事物之多为工,则必皆如陈无己‘桂椒柟櫨枫柞樟之句而后可以独步,虽杜子美亦不能专美;若以‘乾坤日夜浮为满天下句而后可以独步,则凡言天地、宇宙、四海者皆足以当之矣。”

这种对事物的罗列铺排,只追求语言上的华丽,便失去了诗歌的魅力了。

因此,恰当的语言才能表情达意,而不伤及整首诗的意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很好的利用了几种意象,表达了充分的情感。

这也是古人所论的不能因辞坏意,不能为了追求语言而忘了义理。在“义理”和“辞章”中,义理还是最重的。当然,“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矣。“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二者须兼顾。

苏东坡云:“源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与文字、语句间求之。今皆作‘望南山,覺一篇神气索然。”

这是苏轼评价陶渊明《饮酒》诗中的“见”字。本是诗人的无意为之,可见闲适,如用“望”字,则毫无情致了。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九引宋代蔡绦《西清诗话》:“‘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明代王嗣奭《杜臆》卷一○:“三、四已尽大观,后来诗人,何处措手。”清代黄生《杜诗说》:“胸衿气象,一等相称,宜使后人搁笔。”

这是评价杜甫诗中的大气象,大格局。

总之,学习古代诗歌,诵读、欣赏是必须的,而对诗歌语言的琢磨,更应该上心。因为那只语言的蝴蝶不仅很美,而且它还会飞,一不留神,它就飞进了百花丛中,难以寻觅。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2(1):1-6.

[2]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8,29页.

猜你喜欢

古代诗歌诗话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新诗话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三步曲
衔月楼诗话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