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国良:“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实现路径
2019-03-26
中小学德育 2019年3期
俞国良在《教育科学研究》2019年第1期《大心理健康教育观:背景、内涵和路径》一文指出,“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实质就是从整体性和发展性的思路出发,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环境和新时代的发展特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富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观。
“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实现路径,是在社会心理服务框架下,通过心理健康服务的中介作用,逐步走向社会心态培育。主要分为以下四点:首先,从个体层面强调健康与幸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个体层面的工作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健康与幸福的重要性,并教会学生保持健康,实现幸福的技巧。其次,从人际层面强调心理健康服务。人际层面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重点是普遍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使危机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关注和及时疏导。再者,从群体层面强调社会心理服务。尽快出台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教程和师资要求。最后,從社会层面强调社会心态培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扭转消极社会心态、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阵地。在学生踏足社会之前,所接受到的影响大部分来自于校园,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此时加强正面社会心态的引导和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良好社会心态;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对家庭、社区的辐射以及三者间的互动,也有利于学校及整个社会逐渐培育出并长期保持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