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其治理对策
2019-03-26
(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一、粮食安全现状
粮食安全是确保任何人可以随时购买并能依据足够食物维持生活的关键,主要包括粮食的供给安全和保障安全。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的形势较为乐观,从2004年至今,粮食产量实现 “十二连增”,而粮食的收购量和库存量也显著提升。但在乐观的形势背后,根据近几年的数据表明,我国粮食进口量也逐年增加,造成“库存大、产量大、进口量大”的三高现象。长期从国外进口粮食不仅造成我国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在国际社会中承担着沉重的政治压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掌握在手中。因此要想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必须坚持“自给为主,外购为辅”的政策。
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有耕地资源的影响、水资源的影响、农村人口不断减少的影响、农业科技人才缺失的影响。
(一)耕地资源的影响。耕地是保障粮食生产的核心因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匮乏,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并且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耕地遭受了严重污染,如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农村地区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任意排放、农村地区畜牧业废弃物的随意堆放等,对粮食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其影响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
1.非法占用、耕地肥力下降等导致粮食产量下降。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用地不断扩大,导致房地产开发大量占用了农村耕地,城镇垃圾不断向农村转移,使得可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并且由于目前工业污染防治体系的不完善,工业排放的污水中重金属含量的严重超标,污水经过渗透以及雨水的冲刷渗入农田,影响土地肥力造成农田粮食产量的减少。
2.耕地系统破坏导致粮食质量下降。人们对农田的亩产量的过分追求和不专业知识的运用,使得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病虫害等问题困扰时往往采用农药化肥进行治理,这些防治工作虽多数效果显著,但若使用不当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一部分农药对蚊虫病害起到了作用而另一部分会被土壤和农作物吸收,导致农作物中有害物质超标降低了产品的质量。
(二)水资源的影响。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村地区,由于农村环境问题的治理起步比较晚,农村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及早的治理,水污染、土壤污染较为严重。而水资源污染后,不紧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还会使农作物因酸碱度失衡造成二次伤害。
农村水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废水的排放,在工业排放的污水工业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农作物吸收这些有害金属之后会引起农作物的变质,此外,废水通常含有的高浓度的盐会导致植物在短时间内脱水过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二是生活污水的危害,中国农村超过一半的地区地广人稀且人口居住不集中,农村集中处理污水难以实现,而农村倾倒的废物废水成为下水中潜在的污染物,进而在农作物浇灌的同时进入农作物,造成农村的安全食品不“安全”。
三、农村人口的减少
劳动力的外流使农村农业发展举步维艰。中国虽然人口众多,但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尤其在以生产粮食为载体的农村尤为严重。而随着逐年递增的农村年轻劳动力迁移城市,加快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步伐,造成了大量耕地荒废无人耕种。
四、农业科技人才缺失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战略的重要支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农业也是我国发展的一个短板,我国急需农业科技人才。在我国现代化农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中一旦遇到问题往往只能依靠经验解决,造成了农作物管理不完善、病虫害治理不及时,易造成减产或绝收。因此农业科技创新应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借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在世界创新的国家和国内外农业发展的经验,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持和主导作用,不断提供强大动力促进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提高质量和效率,为农业科技插上腾飞的翅膀。
五、对影响粮食安全因素的治理对策
(一)严格把控工业废弃物的排放。政府应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不合理的技术结构,积极发展科技产业,降低高污染工业部门比重,控制经济增长速度,调整投资重点。由重视外延型、数量型投资转向内涵型、质量型投资,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并限制甚至禁止某些落后技术的使用,增加环境治理投入,提高污染控制和防治能力[3]。改善生产工艺,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对工业的废弃物进行严格的净化处理,检测好污染物的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
(二)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大力发展生物防治。在农作物的病虫妨害的工作中,要做到专药专治不可盲目购买,轮换用药科学调配防止有害生物体对农药产生抗体;正确选择喷洒用具提高防治效果;禁止选择高浓度,药性大的药物,尽量选择低毒害性、低残留的药物;利用天敌大力发展生物防治的工作。农民应定时培训农药化肥的使用知识,提高人们的判断能力,强化人们对农产品环保和质量安全意识。政府应做好监督工作,将不合格农药退出市场,确保农业的生产区安全。
(三)统筹城乡区域人口协调发展。在城镇化加速、农村劳动力外流加快的背景下,应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外流对不同区域的影响,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促进制度创新,以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同时促进城乡规划[5]。加强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农业主产区可发展为农业产业链,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以达到控制人口流动速度和统筹城乡区域人口协调发展的目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将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行业整合一体,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包装、仓储等环节,有机结合,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为大农业[6]。
六、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我国经济的短板逐渐凸显,我国长此以往得进口大量得粮食不但给经济造成巨大创伤,而且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地位也将会逐渐下降。本文从我国耕地安全和粮食安全面临的人口增长、耕地总面积不断缩减和粮食需求总量不断增加三个核心问题的研究指出,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粮食质量才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