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研究

2019-03-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4期
关键词:医药企业冷链医药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重庆 400715)

展望国外冷链物流的发展情况研究,医药物流企业许多已经发展相对成熟,且率先打入中国市场占取市场份额。如Alan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医疗冷链技术,包括药品运输途中对温度的控制要求[1]。Perianez则针对如今医疗行业内问题频发做出深刻的分析,并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验证医疗冷链在运输过程中的种种技术要求,做出了实证性的研究[2]。针对国内医疗冷链物流研究,我国学者刘卫战在医药物流的本质属性和发展道路中指出了药品区别其他产品的特殊性[3]。张海燕浅谈了我国医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如企业为了能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往往更加注重于优化物流的配送功能[4]。国外的学者对医疗冷链物流的研究很早就开始进行且已有深入研究也形成了一系列体系,但国内的医疗冷链物流现状研究则相对较少,研究深度也有待提高。

就国内而言,从药品生产到用户这段“中间型”的医疗冷链物流的过程有待规范,而造成这一不良现状的重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医疗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系统的支撑。因此,共同配送模式是一种改善的配送模式,医疗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选择,不仅事关着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会关系到国家整体医疗水平的发展,如何选择好的配送模式,是促使自身和地区快速发展的关键。在市场相对零散的状况下,经常会形成这种“大不效”、“小不全”的零散的零售式经营方式,而且物流运输也相对分散并且消耗资源。这样局面的出现必然会对我国的医药零售企业和地区的医药企业流通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以上种种形势加迫着对医疗企业在物流配送模式上的研究。

一、医疗冷链的主要问题及共同配送的意义

(一)医疗冷链物流特征及其主要问题

1.医疗冷链产品供给与需求特点

医药企业的药品供应包含两个方面:生产和物流。大多数医用冷链产品是由分散的企业生产的,导致医用冷链产品的物流非常困难。医用药品对温度有要求的产品的流通供应特点是及时、非持久性等。医用冷链产品的时效性是指缩短医疗冷链产品的距离,采用高效的运输、配送技术和其他冷链物流手段,形成高效冷链物流。此外,医疗冷链产品的非持久性也需要改进传统医药冷链产品恒温控制系统。医疗冷链产品是紧急必需品,而药品的更新换代,人们对医疗冷链产品的品质要求也是日益增加,不仅包括对医疗冷链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包括对医疗冷链产品客观外部环境的要求。

2.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冷链设备相对落后,由于运输损耗巨大,行业设施设备过于陈旧,无论是运输条件还是公路情况,各项数据都低于先进技术的国家的水平,冷链设备的落后直接导致了药品在运输途中的损耗。其次,医药冷链体系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行业始终处于一种技术停滞状态的冷链运输水平。然后,第三方物流公司遍及度高但缺乏专业的医疗物流第三方企业,我国大多数企业在国内流通的对温度等要求高的冷链物流运输都是由药品生产商和医疗销售商自身进行的,所谓术业有专攻,不仅无法做到符合条件的高效率的配送,还会阻碍医疗行业自身主营业务的发展,该公司同样缺乏第三方合作企业。最后,冷链配送企业普遍规模小并且发展缓慢,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不够全面,不仅妨碍了药品冷链物流的运输质量保障,药品冷链物流运输的花费也会很高。

二、发展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一)发展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的必要性

多年以来的事实已证明,正是因为医药冷链物流所需温度的要求高,假设单独企业建设一个专门冷链物流中心,这样投资的成本非常高,利润回收期也相对较长,如果想要实现多方位的医药冷链物流配送服务体系是不经济的。因此结合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发展情况,企业必须整合出社会的冷链资源,走上联合经营的道路。实行冷医药链物流的共同配送模式,将提升单个医药企业的冷链物流的运作效率,有效的降低医疗类型企业的营运成本,并节省大量的资金设备及其土地人力等相关资源。若能够搭建一个医疗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平台,将医药需求的所有产品组合一起,还能通过聚集一定的货物量进行运输来降低运输成本,为需求方提供简便需求配送服务。近些年来,中国的医药冷链物流联盟积极致力于去构建一个第四方冷链物流公共的运作平台,实行医疗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能够减少城市道路卸货时会妨碍交通的道路问题。

(二)发展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的意义

发展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模式,可以从多方面来加强对冷链物流的控制,也会确保药品的温度等设备要求。对于整个供应链而言,多方合作实现共同配送也有利于需求拉动式销售进行货源供应,过程中信息的共享和下游商家的反馈,会更快地反映需求波动情况,并且缩短药品订货时间,技术方面也会让多方来监督与研讨;所以,发展我国的医疗物流在共同配送模式将优于传统的运输模式。对温度要求高的药品生产企业来说,第三方来支配的医疗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既能减少相对自营的成本,又能够加强提升自身主业务,这有利于企业未来发展;同时,可以严格管控药品质量,稳固企业品牌形象。而各自配送模式的竞争力的提高通常会带来整个行业水平的提高,最终也将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方医疗冷链物流企业积极发展医药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可以达到共同配送的经济规模,运输对象的集成化和信息的网络化使得各方资源充分利用,运输效率能够明显提高。

三、医疗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

在当今信息集聚的时代,合作集成化发展成为首要选择。共同配送模式在我国不同的行业都已经开始施行并运用这一种配送模式。已有研究表明共同配送模式大致有三种模式,本文将医疗冷链物分类得到如下三种模式:医药冷链产业间的共同配送、异产业间的共同配送、以第三方主导的共同配送。其基本的分类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医药冷链产业间的共同配送

医药冷链产业间的共同配送模式是指医药企业为提升产品运输效率,经由配送中心集合配送药品的一种模式。其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医药企业运用自身拥有的运输车辆与自营的配送中心的情况下,可以依据产品数量,少批量的让自身车队采取配送;第二种是医药企业间运输的药品规格和要求相对一致,则可以一同构建配送中心,并添置物流车辆和相关委托驾驶人员,医药企业间的药品可以由一同建立的配送中心来进行。相比较而言,后一种共同配送形式无论就成本还是契约程度都要更高,有利有弊,即针对单独企业或者合作企业,各自有策。相同产业间的共同配送能减少途中运行车辆的数量,缓解汽车对社会缓解及道路情况的不经济和不环保。

(二)异产业间的共同配送

异产业间的共同配送模式指的是把医药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产品集中,经由地理分布合理的配送中心开展运输服务。类型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型分销商或者药品集结体主导的异产业之间共同配送。由指定企业结合生产不同类型所需物品的企业,提升物流配送效率,针对各类商家进行集中处理,进行全方位管理、统一运输配备。第二种是不同产业自发而形成的一种共同配送。这种形式主要是由不同产业但有着相互关联的企业共同构建的共同配送体系,用以共同面对性质相同企业的货物配送,实现相对多频、少量的配送活动。无论哪一种异产业间的合作都会在节约时间和节约资金上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类似于一加一大于二这种说法,对于这样一种不同行业的配送模式触碰,比较新颖而且富有创造力。

(三)以第三方主导的共同配送

第三方物流公司主导的共同配送是指,由第三方物流公司牵引需要配送药品的医疗企业,收集后集中处理药品配送给下游商家。其主要特征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发挥着领导作用,成本上实行统一运费,削减了物流成本。由于产业的限制,更多的是企业自身的局限性,不仅仅是整个平台系统的业务查询障碍还有许多人为干扰,产品的集结配送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输出限制,包括最开始合作方的选择,处于信任或者技术不支持都很难趋于一致,而且在面临危机的时候这样的企业之间往往会造成连带不好的效应,因此需要一个类似于委托人的企业,即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引导无论同类型产业还是不同类型产业间的产品流通。这样同样可以增强服务的可靠度减少技术不安全所带来的后患,也会让第三方物流公司为共同配送做出更加完善的措施,这种模式可以节约企业的成本与查询时间的浪费。

四、总结与展望

虽然我国在物流运输方面与外国相比尚不成熟,但医疗行业的物流是相对新兴的领域,发展十分迅猛,很快就成为医药行业中的必然趋势。由于医药企业间、医药企业与医院的医疗信息过于保密而互不相通,这将会致使医药信息协调不到位即降低流通效率。同时,医药企业的产品对冷链的要求不一,包括时间、距离、数量等都需要对药品在运输途中的安排合理进行相应的布局和整合。需要针对性的要建立起来医药企业的物流信息平台系统,最后才能得以实现企业的全方位信息化。同时应该加强物流方面的管理,从而降低医药经营成本,最后使整个供应链管理趋于更为协调与有效。

另外,我国的医药企业物流市场一直在由国有的大型企业占据,而近些年来,医药物流业逐渐兴起,这种由大型企业主导的格局正日益变化;我国的医药物流的领域积累了许多经验,正雄踞一方,如今许多民营的企业,凭借着他们独有的灵活制也在迅速的崛起,同时,外资的企业也在密切的关注着国内市场的变换随时准备伺机进入。而医药物流行业的集中度相对低,这是中国的医药物流企业基本特征之一,我们离美国统计的95%行业集中度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中国的医药物流企业已经在迅猛崛起,尤其是中东部的区域。希望通过研究提升各界人士对医药冷链物流的认识,积极投入尚有阻碍但潜力无穷的医药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中。

猜你喜欢

医药企业冷链医药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医药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分析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传统医药类非遗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医药企业营销策略优化研究——以正大天晴为例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医药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