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重庆市奉节县为例对绿色扶贫的研究

2019-03-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4期
关键词:奉节县贫困地区绿色

(西南大学 重庆 400715)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绿色扶贫是一种新型扶贫方式,是在保护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开发当地自然资源的方式,进而帮助当地人民脱贫致富[1]。在这个绿色生态时代,保护环境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要求。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我国扶贫工作在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这既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综合效益的需要,也是帮助贫困地区摆脱发展困境的需要。绿色扶贫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奠定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绿色发展理念不仅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可以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2]。近年来,我国相继提出的“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都表明绿色发展的重要性。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贫困地区进行扶贫开发,对于能否顺利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尤为重要。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存在着许多短板,尤其是农村最为突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3]。因此,为实现我国2020 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规划,必须要坚持绿色发展与消除贫困。

(二)研究意义

绿色扶贫是开展扶贫工作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扶贫要顺应时代潮流,要用“造血”代替“输血”,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色扶贫是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返贫的根本保证。对于贫困地区的生态脆弱问题,要加大修复力度,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如通过将当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方式,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帮助脱贫。绿色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坚持将绿色发展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将绿色发展作为扶贫的动力和方向,在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的保护,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加快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绿色扶贫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扶贫脱贫,不仅要在物质水平上满足人民需要,还有在生态建设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扶贫契合了我国新常态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绿色生态低碳扶贫创新动力的培育成长[4]。

二、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绿色减贫理论的研究很少,主要是关于绿色增长模式理论和反贫困理论。绿色增长理论,即通过构建绿色增长相应指标,并利用这些指标,通过对环境变化进行跟踪,衡量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以期进一步促进地区环境政策的可持续和一体化。反贫困与益贫式增长理论,即经济增长给穷人带来的收入增长比例大于平均增长率,相对不平等下降。一国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改善收入分配(即不平等下降),进而减少贫困。Chenery 和Ahluwalia(1974)建立的增长再分配模型被看做益贫式增长争论的起源,该模型强调增长利益的再分配[5]。而益贫式增长即如果穷人的收入增长率大于0,则增长就是益贫的,益贫式增长的严格定义认为,益贫式增长不仅减少贫困,同时增长的利益更多地流向穷人[6]。

国内学者对绿色扶贫的研究相对较多,主要是贫困多维测量和比较以及绿色扶贫的突出作用,并就如何消除贫困提出建议。贫困的多维测量主要是借鉴国外的度量贫困的指标进行测度。冯星光和张晓静(2006)通过评价贫困指数优劣的公理性标准对测度贫困程度的各种指标,得到结论单一贫困指数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不足,要想全面准确了解贫困程度,需要构建衡量贫困程度的指数体系[7]。以绿色发展为基础,就如何消除贫困,多数学者认为贫困地区应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产业扶贫。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要选择恰当的政策工具,促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走出一条低碳扶贫道路。贫困地区大多处于生态脆弱地区,在扶贫开发的过程中面临着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要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8]。何建坤(2012)认为贫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消除贫困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再返贫,为巩固脱贫成效,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从而可以有效地将扶贫工作整合为一个大系统,共同防止返贫现象发生[9]。

三、案例分析

重庆市奉节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位于长江三峡西首,面积四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一百零六万。全县有贫困村一百三十五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三万多户,贫困人口十三万多。贫困人口之多、覆盖面之广、贫困程度之深,奉节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一)现状及主要问题

首先,“增产不增收”问题。奉节县拥有丰富优质的农特产品资源,但面临“增产不增收”的瓶颈制约。因地势原因,奉节交通基础设施较差,农产品外销的物流成本高,再加上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产品难以形成商品,小产品难以对接大市场,产品销售困难,进而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其次,生态破坏问题。奉节县青龙镇曾是磺厂所在地,由于当年硫资源的过度开采,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土地长年受硫磺侵蚀,森林覆盖率低;板仓村曾是煤炭开采地,村民大多数经济收入来自煤矿资源。但由于全国煤炭行业的滑坡,过度开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板仓村这种依靠煤炭开采为收入来源的传统自给自足式小农经济被打破,村民举家外迁,大片土地荒芜。第三,产业空虚难题,无特色主导产业。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贫困群众增收难、地区收入差距大仍然是贫困地区的主要现象,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成为新时期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实践表明,发展地方特色主导产业,是提高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9]。

(二)采用的对策及效果

近年来奉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在地理位置、交通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与市内其他区县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奉节在扶贫攻坚战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批扶贫项目落地生根,为最终打赢扶贫攻坚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基本做法及取得效果如下:

第一,为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问题,奉节县抓注机遇,紧跟时代,建立农产品对接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与阿里合作“千县万村”工程,构建电商平台,以大孵化促进网商大发展,以大节会打造上行大爆点,以大奖扶做靓区域大品牌。通过电商促扶贫,奉节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网销农产品突破4.5亿元,带动贫困家庭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帮助了更多的贫困户完成脱贫。第二,加大恢复生态资源的力度。如对青龙镇大窝社区已经遭受生态破坏的地方进行修复,通过开展补植补造,种植植被改造荒山,提高森林覆盖率,并依托已恢复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借势发展旅游业,将“矿区”变景区。第三,培育优势主导产业。近年来,“4+3+X”是奉节县为解决产业空虚难题而提出的产业发展规划,“4”指四大主导产业,即脐橙、油橄榄、中药材、山羊,“3”是三大优势产业,即高山蔬菜、烟叶、粮油,同时还因地制宜发展蚕桑、茶叶、生态渔业、小水果等多个特色产业。目前,油橄榄特色产业的培育,已带动全县20个乡镇种植,年综合产值4800万元,带动两千多贫困户脱贫。

四、结论与启示

绿色与减贫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相反,绿色扶贫不仅必要,而且还有可操作性。奉节县结合地区发展,通过发展新型绿色扶贫方法,如将农业与“互联网+”模式结合,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解决“丰收不增收”问题;通过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因地制宜,以产业带动经济增长,通过产业辐射助力脱贫;通过修复、保护当地生态资源,将绿色发展与精准扶贫结合,促进可持续发展。

绿色减贫是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各地因地制宜,结合地区的发展特点,提出的创新扶贫模式。因此,帮助贫困地区摘掉贫困帽,必须要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去寻求扶贫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精准扶贫,达到扶贫不返贫的效果。

第一,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加强主题环保参与意识。扶贫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发展低碳产业,而且,扶贫参与主体的绿色扶贫意识对于脱贫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大财政补贴或社会救助等传统扶贫方式只能解决贫困地区当前问题,“治标不治本”,达不到真正脱贫的效果。因此,扶贫要以脱贫为目的,要动员贫困地区的所有力量,通过宣传环保精神,开展多种多样的环保教育活动,加强贫困户的环保意识,结合当地发展状况和需求,对贫困地区人民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绿色生产技能,从而实现自主脱贫。

第二,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实施“绿色+产业”模式。将产业绿色化,保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如绿色发展与生态结合,可以根据当地特色发展将贫困地区改造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一系列风景区;绿色发展与旅游业结合,根据当地的特征申报红色文化旅游或民俗文化旅游,以达到绿色扶贫的效果;绿色发展与农业结合,发展循环农业或依靠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同时降低成本,提升农产品获得的整体经济效益;绿色发展与工业结合,建立“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工业体系,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第三,加强贫困地区生态资源合理配置和资金扶持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是坚持绿色发展,而实现绿色脱贫的关键就是充分挖掘贫困地区的绿色资源,并将其变成经济发展优势。加强生态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可以帮助贫困地区完成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巩固经济发展基础。同时,还可以发展绿色金融,利用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导向作用,撬动资本等要素向绿色发展的领域流动,积累绿色资本,创造绿色发展环境,从而带动贫困地区走上绿色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奉节县贫困地区绿色
绿色低碳
BIM在重庆市奉节县高铁站站前大道设计中的应用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博物洽闻,通达古今——记奉节县博物馆群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误差平衡方法——以重庆市奉节县为例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