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绿色债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9-03-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4期
关键词:债券市场债券机构

(安徽大学 安徽 合肥 230601)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国发展很快,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随着我国的发展,资源环境的变化,我国之前的资源消耗型的前进道路的短处慢慢显现。能源是有限的,消耗型的道路明显是难以为继的;近些年来治理环境的成本也降低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率;而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长进,人们逐渐意识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对其要求愈来愈高。所以由消耗型的道路转换到环保和节约型的道路是刻不容缓的。绿色经济资金缺口巨大,仅靠政府是杯水车薪,所以发展绿色经济急需绿色金融的发展,引导大量的民间资金进入资金紧缺的绿色企业与项目。其中绿色债券已经成长为绿色金融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工具,对于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现状

(一)绿色债券的定义。通过发行固定收益的债券,聚集民间大量闲散的资金,将其按计划投入通过有关机构认证的,符合标准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和缓解气候恶化的绿色项目,以此资金来启动该绿色项目或者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给与资金的支持。

(二)市场现状。2018年度,我国绿债发行总体规模依然处于全世界的领先水平,其规模和数量均表现出强烈的增长趋势。2018年境内该种债券的发行金额数量达18372.67亿人民币,其一共增加了507只。其中,境内贴标类别的发行金额数量达2221.97亿人民币,其增加了129只;境外共增加标准类别的金额约合人民币453.96亿人民币,增加了15只,合计贴标类别的金额为2675.93亿人民币,较2017年(2477.14亿元)增长8.02%。非贴标类别的发行金额数量为16150.70亿人民币,一共增加了378只。2018年,所筹资金用于“投向多种用途”类别的比率最大,占到了68.78%,其次投向了清洁能源和清洁交通,分别占到了11.13%和9.8%,用于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污染防治和节能方面的比率差不多,均为2.5%左右。2018年我国的该债券市场仍然由金融机构主导,绿色金融债的发行规模最大,绿色公司债其次,绿色企业债排在第三位。发行场所仍以银行间市场为主导,其次为上交所。主要以中期为主,时间为三年的规模比重最大,主要的存续时间在四年上下浮动。

(三)相关政策。2018年度2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监督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及《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信息披露规范》由中国人行颁发。2018年度3月份,《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融资监管问答(一)——绿色公司债券》由上交所推出,对其中的公司债的评判和估计,筹集资金投入的方向,管理和使用及信息披露作出具体规定;同时《香港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发布,利用好香港平台,推动基于香港平台发展绿债市场。2018年8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融资监管问答(二)——绿色资产支持债券》由上交所推出,推出了绿资支持债券的评判估计标准,对该债券的资源节约、环保项目及产业进行了认同判定。

三、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法规不完善。就目前来说,我国关于建设绿色金融体系的政策与法律都还不健全,对绿色金融以及绿色债券的很多方面的规定都还没有做到详细化与标准化,使得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不规范,导致了很多投资者在该债券市场通过政策漏洞,进行套利,这种情况也使得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因为市场的不规范而不敢进入市场,使得市场的流动性受到影响,影响了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使得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放缓。

(二)第三方认证不足。目前我国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不是很充足,而且各机构的评定标准也不统一。应当鼓励第三方对绿色债券进行认证与评估,充分利用其出具的第二意见,利用其第三方认证的量化标准,可以较为清晰的了解发行主体、资金投向及资金运用到集体情况,可以较为有效的减轻绿色资金运用的道德风险,可以有效的防止企业将筹集的资金投向非绿色项目,影响绿色资金的运用效率,影响绿色金融的发展。我国目前第三方认证机构的数量还很少,而且大多是国内的认证机构,认证机构之间不能形成充分的竞争,这就导致认证的成本不是很低,限制了该债券市场的发展。而且各认证机构之间的认证标准也还不统一,使得投资者利用这种认证的有效性降低。

(三)信息披露不充足。目前绿色金融的体系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不算成熟,绿色债券的发展也还不算成熟。没有及时完善信息披露的体系,自愿性的行为必然有很多缺陷,应该及时完善及克服这一确定与不足,形成规定性的披露体系。这样可以充分披露绿色资金的投入方向,是否投入了真正的绿色项目,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有效防止绿色债券发行主体改变资金用途的“洗绿”行为。当绿债的披露的路径得到拓展提高后,真实、有效的信息可以更加顺畅的到达投资者处,使有投资资格的机构等进入绿债市场的信心得到提高,使绿债的市场规模得到有效的拓展。同时构造该种制度也更有利于监管,可以极大程度的稳定绿债市场。

(四)与国际标准有差距。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国的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占全球的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比率非常大,但是由于我国绿色金融起步的较晚,所以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还很不完善,而且很多方面的标准都与国际上的标准不相适应。国际上现在主要的标准是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制定的绿色债券准则和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制定的气候债券标准,国际上应制定一个各球统一的绿色债券认定、监管及信息披露标准,我国应该尽快适应相关标准,向全世界展示我国的实力,显示我们的资金运用符合气候和环境效用标准,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国外评级机构来对我国的绿债进行评级,吸引国外的投资者对我国的绿债市场进行投资,提高我国绿债市场的国际化程度。

(五)市场规模发展受到限制。目前我国只能在交易所债券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该种特别债券的发行,可以进入这些市场的企业和机构才可以发行这种特别债券,能够进入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机构等才能对这些债券进行投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债券的发行方,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购买该债券的一方的结构,这就限制与降低了该债券的流动可能,也降低了该债券交易的频率,也就让购买该种特别债券的一方没有太大的兴趣;我国的绿债市场的各项法规还不完善,导致市场还不标准,这就导致投资者有畏惧心理。我国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不充足,而且大多为国内的机构,没有与国际标准接轨,发行成本较高,与普通债券相比成本优势不大。我国绿债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受到了这些原因的影响。

(六)认定标准不统一。目前我国央行、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证监会等政府机构对该种债券进行监督和管理,没有统一由各政府机构推出的规定和标准,这就导致绿色属性难以界定,会影响绿色债券市场的持续性发展,造成绿色债券市场的混乱无序,对监管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增加监管的难度。投资者会利用政策差异的漏洞进行套利,增加发行人的发行成本,降低市场积极性和流动性。

(七)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绿色债券是一种新型的债券,目前的发展还不充足,如同一颗幼苗,需要政府对其呵护浇水,使其迅速成长,人们对其还不是很了解,需要政府多对其进行宣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给予更大的政策优惠,使得其可以在众多的债券中脱颖而出,得到投资者的关注,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促进其快速成长。政府部门首先应该出台有效降低其发行及投资成本的政策,如果其发行及投资成本过高,会使投资者及发行者都望而却步;其次应该出台投资及发行该债券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符合条件的机构发行该债券,也使人们积极的投入该收益更好的债券。

猜你喜欢

债券市场债券机构
债券市场数据
2020年9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2020 年 7 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2020年2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2016年11月债券市场人民币业务统计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2016年9月投资人持有债券面额统计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