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2019-03-26
(延安大学 陕西 延安 716000)
近年来,服务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亿元,增长7.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2018年三次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4.2%、36.1%和59.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3、2.4和3.9个百分点。[1]服务业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新时期扩大服务业的开放程度,是基于我国国情制定的正确策略,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充分和活跃的市场条件,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服务业强国之路的实现。
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一)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突出
1978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24.6%。1978-1990年,服务业增加值从905.1亿元增长到6111.4亿元,1990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2.4%,2000年服务业增长到39897.9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9.8%。2001年-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从45700亿元增长到182038亿元,占GDP比重为44.1%。从2011年到2017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从216098.6亿元增长到427031.5亿元,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了51.6%。2018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2.2%。[1]由此可见,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力量。
(二)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作用明显
1978年,三次产业中就业人数分别为28318、6945和4890万人。其中,服务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12.2%。2000年三次产业的从业人数分别为36043、16219和19823万人,服务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达到了27.5%,服务业就业人数超过了第二产业。2010年,三次产业中从业人数分别为27931、21842和26332万人,服务业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的34.6%。从2013年-2016年,服务业就业人员每年平均增长5.1%。2017年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分别为20944、21824和34872万人,三次产业分别占总就业人数的27%、28.1%和44.9%,第三产业高出第二产业16.8个百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服务业解决就业的能力越来越强,成为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
(三)服务业的开放程度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服务业开放程度总体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相对落后,处于起步阶段。1992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提出了到2000年发展服务业的目标和相关措施,鼓励服务业对外开放,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了各项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逐步开放服务业市场,推动全面开放格局的形成。新时期,服务业开放力度不断加深,开放质量不断提升,全面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后,服务业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强,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最主要的力量。随着全面开放格局的形成,服务业必将迎来新的增长趋势。
二、新时代实现服务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我国经济实现了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关于扩大再生产的两种形式的论述,提出了外延增长和内涵增长。从现代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看,经济增长可以由两种不同的因素推动:一是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二是要素使用效率,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苏联经济学家把前一种方式称为粗放增长,就是指由投入增加驱动的增长;后一种称为集约增长,则是指由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驱动的增长。[2](p271)过去,我国通过大规模土地、劳动和资本要素的投入实现经济的增长,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改革开放后,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在我国实行的出口导向战略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劳动资源上的比较优势,引进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制成品出口,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严重,土地稀缺,尤其是工业的各个部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与发达国家相比生产效率与质量方面都有所差距。相比之下,服务业具有低投入,少污染,高效益的特点,这就促使人们转而选择发展第三产业;目前,我国的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成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服务业消费短缺,导致人口外流,拉动了他国消费,带动他国经济。因此,实行全面对外开放,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显得极为迫切。
(二)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
中等收入群体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区间范围的所有人员的集体。这些人大多数从事脑力劳动和技术基础的体力劳动,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拥有一定的闲暇时间。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由低收入国家步入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同时,我国从减贫到脱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他们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更加需要精神层面的享受和高质量水平的生活。
(三)服务业成为解决就业的“主力军”
2013年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关注GDP,其实就是关注就业。过去,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经过这几年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目前大概GDP增加1个百分点,能拉动130万人的就业”。由于大部分服务业门槛低,技术要求低,包容性强,可以更好地吸纳各个阶层的就业人员。同时,发展服务业相比于工业更有利于缓解资源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了解决新增就业人员最主要的渠道。
三、新时代服务业的强国之路
(一)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生产性服务,也称生产者服务,是随着分工深入、市场交易费用降低而从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和独立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者而非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其本质是第三产业部门为生产活动提供的中间投入服务。[3]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置高点,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因此,必须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引导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我国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由于我国没有完全摆脱依赖初级产品出口和国际代工拉动国际贸易增长的方式,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导致了加工制造业长期处于低端,限制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全面对外开放,引入高精尖的技术和优秀人才,推动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研发设计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实现第三产业与第一和第二产业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二)建立国际金融中心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始于1982年深圳引入南洋商业银行,1985年中国颁布了《经济特区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管理条例》允许在经济特区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之后又将范围扩大到沿海的13个城市。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加深,促进了金融国际化,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
1.人民币国际化。近几年,我国金融业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在助力金融业开放的诸多因素中,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沪伦通”的开通将给人民币在欧洲的普及使用带来促进作用。[4]目前,人民币是全球第三大的交易货币,已经有60多个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官方储备。随着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人民币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尤其是“一带一路”的建设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截止2016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600亿美元,沿线国家储备外汇项目500余个,融资需求总量3500多亿元。以人民币计价资产,进一步促进我国开放金融服务,完善金融服务功能。
2.制度保障。新时代扩大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推动了金融业风险防范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我国将金融风险列为最重要的战略地位,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制度和环境保障,有利于吸引外国资本进入我国资本市场,促进市场机制完善,形成公平竞争的新格局。
3.提高银行竞争能力。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资本市场透明化,为建立综合化的商业银行,满足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创造了条件。同时,引入外资和技术,利用科技让服务无处不在,进一步推动了智慧银行和无人银行的建设,为提升我国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和金融业不断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了解决人们就业的主要渠道。但是,服务业相比于其他领域开放程度低,发展相对滞后,因此,促进服务业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加快服务业进一步对外开放,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市场功能,促进服务业向高质量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提升我国服务业的竞争能力。同时,有利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实现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等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鼓励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促进我国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性向生产服务型转变。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推进建设和人民币不断国际化,加快了金融业朝着综合化、多样化、智能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了我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使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服务市场和实现服务业的强国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