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商业特许经营合同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2019-03-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4期
关键词:立案自律商业

(南昌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0)

一、商业特许经营合同在中国的适用问题

2007年颁布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作为特许经营者从事特许经营活动”。这种限制的初衷是公司拥有更强大的资产,更有可能保护被特许人。与个人相比,企业已经在工商业注册,其注册资本,现有资本和营业场所很容易找到。

另一个原因是,当商业特许经营刚刚进入中国时,中国的法律不健全,而且这种新的商业模式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那时,入境门槛没有限制。它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时的法规大致与现在相同,要求特许人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虽然商务部于2005年颁布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将特许经营资格延伸至其他经济组织,但是,特许经营权滥用特许经营权的现象非常普遍,经济发展不顺畅。因此,经过两年国务院2007年颁布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主体仅限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再无修订。

与中国不同,大多数欧洲国家都主张自由经济,并且不愿意让政府过多地干涉这一手。如果僵化的主体需要达到某些标准,那么立法者似乎认为限制自由竞争不利于行业的发展。例如,在俄罗斯和美国的法律中,不排除自然人。从事相关活动并参与商业特许经营领域。

一些特许经营商将在合同终止后继续从事以前相关的业务活动,因为他们已经熟悉特许人的商业模式。此外,特许人未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创新经营资源,因此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一些特许经营者会选择不续签特许经营合同。但是,它继续在原来区域运作,从而损害了特许人的权利。对合同终止后发生的侵权行为,由于我国相关立法没有对被特许人的竞业禁止义务进行明确规定,因此,在实务中对此类问题造成不小的困扰。

特许人怠于自身防护。对于特许人来说,商标,商品名称和专利技术是他们生存的基础。许多特许经营公司没有做好保护知识产权的工作。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认为“老字号”可以取代商标注册,但实际上它经常被恶意注册。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便利性,山寨文化普遍存在,特许经营行业本身的模仿使侵权行为更加普遍。对于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欠缺。虽然自去年年初以来,全国各地建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一方面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难以获取证据,损失难以计算;另一方面,对侵权者的处罚相对较小。不利于侵权者主动采取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权利人经常对知识产权保护失去信心,恶性循环使特许经营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更加困难。

二、对于相关问题的改善

随着商业特许经营越来越受市场欢迎,它们越来越接近普通人的生活,使用频率将远远超过。然而,实际上,但其实很多经营者对商业特许经营合同订立方式、内容了解的不全面、不规范,但他们只看到了商业特许经营的片面发展。当你赚钱时,你很想加入,而你在遇到问题后却感到茫然。不仅是运营商,而且甚至法院对商业特许经营纠纷的立案理由和管辖权也不统一。例如,有当事人前往基层法院就商业特许经营合同纠纷起诉,立案庭有以合作经营立案的,也有以商标权纠纷为由要求当事人到中级法院立案的,在某些情况下,这不利于保护合同任何一方的权利,所以将其确立为一种有名合同,把合同内容规定更加详细。

法院才能在商业特许经营合同双方发生纠纷时,依据明确的法律规定作出公正的判决,保护当事人权益。

在《〈民法典〉征求意见稿》合同编中,立法者结合商业特许经营现今发展状况,根据俄罗斯和澳门的做法,从立法层面把商业特许经营合同归类为典型合同。即作为有名合同来进行调整,为他们提供更基本,标准化和有效的保护。

该特许经营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充满活力和活力。这符合特许经营自律和行业自律和行业自律组织(行业协会)的作用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国家立法代表'硬约束',那么这些行业自律规范只是一种'软约束'。它从职业道德和伦理层面上规范从业者的行为,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但这并不否认或低估这种自律规范的作用。”我们看到,在市场经济发展相对完善的发达国家,行业协会在行业内自律,规范,引导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国际交流,组织协调,培训会员,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行业协会不仅可以引导和推动行业的发展,还可以发挥行业的发展作用。降低立法成本,弥补国家立法的不足。

猜你喜欢

立案自律商业
能自律者为俊杰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商业前沿
从高粱双反立案调查说起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立案
“先调查,后立案”为何不可?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