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
2019-03-26康溪顺
康溪顺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漳州,363000)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多重因素撼动旧局、推动变局。新动能出现、旧动能升级,新旧动能将在一定时间内共存,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共同构成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地方高校必须持续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着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使之能够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需求,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新旧动能视野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综述
根据知网数据,自2013年起“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进入上升期,每年发表的研究文章在3 000篇以上。其中有四成左右围绕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展开研究,其余六成以研究中高职人才培养为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的研究与探讨。童桂等[1]从校企合作的目标定位及现状、问题入手,提出从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实习基地、双元型师资及长效运行机制等方面构建“深入融合, 全程参与”的校企合作发展模式,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祝媛媛等[2]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为例,以学生实习实训工作的现状及问题为切入点,从政府、企业、高校三个角度提出六个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实现“三赢”;张洁[3]从校企合作办学现状入手,提出政策机制、双导师制、资源共享机制、文化环境引导机制等环节建设,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围绕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例展开研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主题下,研究者切入到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之中,探求适应产业领域发展趋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体系。宋占美等[4]通过对教学、研究、产业、用户协同与集成化需求分析,提出学前教育领域中“学研园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内涵进行明确,提供可操作建议;陈金山等[5]提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设想,以交通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对递进式教学模式、高水平综合实验平台和校外教学协同机制等改革内容进行实践与探索;杨玉芳[6]从机械类专业切入,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与实践。除此之外,还有针对体育类、商贸类、电子类等不同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项研究。三是围绕地方高校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具体工作环节展开研究。主要从学科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训安排、师资建设以及自主选课、教材编制、实训指导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如吴玉梅[7]从“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才需求的变化为切入点,对江苏省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自我定位、专业设置、教学方法、中外合作办学机制等方面进行厘清,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江明芳等[8]围绕应用型教材建设、高校选课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方法与路径;郑水珠等[9]以福建江夏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为例,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瓶颈问题;田宇等[10]针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展开研究,提出树立科学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拓宽资源渠道、优化资源配置等建议;邱容机等[11]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文学艺术系产品设计专业为例,探索“1234”实践教学体系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2015年10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北京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中,对当时中国经济进行初步判断:“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12]。经由线上线下的应用与传播,“新旧动能”逐步被研究者所周知。2016年末“新旧动能转换”及相关概念频繁出现在政府相关文件中,内涵逐渐丰富,所指日益完善。2018年1月,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正式批复。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所谓新动能,是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旧动能转换意味着新旧模式、新旧业态、新旧技术、新旧材料、新旧能源的更替与变更,意味着新动能的形成,并推动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向着质量增长型、内涵增长型、知识密集型等升级转变。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重在培育“三大发动机”,即推进制度变革改革、推进结构优化转型、推进要素升级创新。
研究者们围绕“新旧动能转换”积极展开研究。于忠军等[13]以“产学研一体化”为切入点,研究人才积聚、需求与培养问题,提出“订单式”引才策略;丛琳[14]以潍坊人才培养现状为切入点,提出高校人才培养中,能力创新、观念创新以及教学更新的建议;王学武等[15]围绕高校创新人才驱动“转换”展开研究,提出传统学科创新建设、新型专业培育推动作用、创新人才建设与“互联网+”融合的建议。此外,也有研究者从计算机类人才、应用型体育人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会计人才培养方向,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发展等进行深入探讨。但开展的研究中主要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界定在大学生为主体的培养上,对于社会劳动力的应用型升级等研究不足;研究过程中普遍直接从宏观背景进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跟踪分析、效果分析等不足;对人才培养中单一环节的针对性研究较多,系统化的研究较少。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人才是重点,创新是动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已成为深度研究的基础共识。但是新旧动能转换如何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逻辑仍需进一步明晰。宏观环境以及具体的区域发展变迁,必然带来新的人才需求。新需求的满足一部分来自企业内部的培养与提升,更主要的补充来自劳动力市场。以福建省为例,了解区域内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现状,结合区域新旧动能转换的具体实际,前瞻性地分析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新倾向、新特点,并以之指导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
二、福建省应用型人才供需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一)福建省应用型人才供需现状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人才是新动能的基石之一,能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并拥有持续学习能力,是转型升级中的重要因素。地方高校作为区域人才的储备站,是劳动力的“升级基地”,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就业质量与区域发展休戚相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技术服务升级迭代,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跟上时代,甚至走在时代发展之前。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根据2019年第一季度福建省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本季度职业供求总量为161.17万人次,求人倍率为1.21,其中熟练工供求总量为19.08万人次,市场求人倍率为1.93,用人单位一线岗位需求超九成;市场营销类、计算机类、建筑施工类、房地产/物业类、电子商务类等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居于前列,多数岗位的应用型人才供不应求,但财会人员等少数岗位则供大于求;福建省应用型人才主要流向厦门、福州、泉州、莆田等沿海地市,龙岩、三明、宁德等地市呈现人才流出趋势且日益加重,47.71%求职者的工作目的地是福州,以厦门为求职目的地占比12.71%。人口流向、求职意向影响人才流动,进而影响人才供给,使应用型人才供给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16]。
造成多数岗位供应不足、人才供需相对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才供给的数量、质量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的人才需求之间存在明显不对称,劳动力升级转化作用还未显露出来;专业设置存在部分雷同,造成部分岗位供大于求,加深供求中的不平衡。二是人才培养基地的分布结构不合理。省内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单位中,应用型本科数量较少,而高职、中职学校则需要进一步加强;现有院校主要集中在省会及沿海一线,经济发达地市多,不发达地区、山区地市少;从专业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国家级、省级示范校数量少,人才培养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
(二)福建省应用型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福建省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实现发展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促进新产业成长、新动能积聚,取得明显成效。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1 528家增加到2018年的3 800多家;全省数字经济规模2018年达到1.42万亿元,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明显突破;2019年上半年全省平板玻璃和原煤产量同比下降7.8%和10.1%;截至5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1 666.07亿元,比上年末减少76.74亿元[17]。2019年福建省将“新动能增强行动”融入到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之中,新一代制造技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全面发展,态势良好,推动了多元产业的快速发展。
新旧动能转换意味着从传统工业到新兴产业的转换,也意味着传统技术到现代信息技术的转换,更意味着传统业态到新兴业态的转换。这些不同层面上的转换,将会引致福建省对人才需求的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需求也将发生变化,呈现新特征。一是应用型人才需求总量提升。福建省传统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侧总量下降,而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则不断攀升,尤其是“高精尖”人才、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力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二是新时代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机遇和价值增长主要来源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组织方式转变等,这一系列变革对福建省企业的生产者、管理者乃至一线的工作者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跨专业人才、国际化人才、创新型人才将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源之一,这些人才不仅需要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需要有主动学习能力、持续学习行动,以及根据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适应力;三是人才转型以及培养进修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现有的劳动力构成将因新旧动能的转换发生根本性变化,不适应变化者或传统型劳动力将被淘汰,被淘汰人群如果不经培训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将带来不良的连锁反应,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不安定因素。因此,福建省各方资源会对人才转型进行适当倾斜,使更多的传统劳动力通过非学历教育等方式获得转化,成为新的应用型人才。转型人才将成为新的供给量,进入到以新动能发展需求为特征的劳动力市场中。
当前,地方高校必需立足于“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围绕生态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素质的发展目标,从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人才需求新变化入手,探求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新旧动能转换下福建省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途径
(一)打造以高校为主的应用型人才生产基地
在新的需求背景下,高校应成为区域内应用型人才的主力生产基地,发挥主导作用,着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
1.释放办学治校活力。福建省高校应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逻辑,充分释放高校人才培养的功能与潜力,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找准发展方向,明确为新旧动能转换及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福建省内高校的根在地方,其茁壮成长的基础是区域内政治经济的发展,脱离地方谈办学,只会失去支持、失去方向,加剧应用型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现象。高校要进一步改革优化校内运行机制,结合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关注大中企业和龙头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实际需求;强化人才培养导向,通过研讨、推演、筛选等,优化专业布局和专业群建设,增加对口专业人才培养,剔除过剩人才供给,培养出具有普适性、前瞻性的技术技能人才;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衔接有序、特色凸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体系,发挥优势,打造特色,为企业提供满足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重构人才培养流程。培育适应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同样要锁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线,将区域经济发展变革的趋势、企业人才需求等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之中,重构人才培养流程。福建省高校应坚持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将人才的专业能力需求、创新思维需求以及管理沟通能力等融入到专业规划、课程建设、教材研发中,进入到课堂教育、实习实训的每一次学习任务中,逐步构建以应用型培养为标准的人才培养体系,切入到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与思想教育等培养环节上,打通环节,聚集资源,形成体系,形成合力,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落实到培养推进应用型人才的具体工作上。
3.打造校企育人格局。福建省高校应展现应用型的发展倾向,通过适时调研分析,预测区域经济发展变革,深度融合政府政策支持、高校办学治学、企业技术技能等资源,及时调整学校发展规划与战略,全面释放校地合作共享人才、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信号,围绕福建省新发展的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积极推进股份制、混合所有制、集团化等多元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中,加强高校与企业、学校与市场之间的关联,积极吸纳行业精英、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探索落实现代学徒制、二元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体系机制的建立,构建供给方与需求方协同发力的融合育人体系。校企双方要共同发力于专业方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共同培养应用型师资,共同打造实习实训环境与平台,不断提高人才输出质量,做到人才供给的增量增质,满足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人力需求。
4.壮大应用型师资队伍。经济发展的驱动器是创新,人力资本质量、技术创新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要素。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紧贴市场需求,打造不同于传统理论型、封闭式的培养方式、课程内容、实践体系,这对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福建省高校应从人才吸纳、内部培养两个角度实现应用型师资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释放教育教学管理一线的活力。一方面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招募,“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引导更多具有企业一线经验的能工巧匠进入高校,传技带徒,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内专任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其生产技能、研发水平、一线作业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使之能参与开发、承担理实一体化课程。通过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双向挂职”“百名教授进企业”“工匠大师进校园”等活动,促进校内教师和企业专技导师双向流动,互动交流,共同进步。
5.拓展应用型实践基地。福建省高校应着力打造区域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产业经济的孵化基地,积极开展新材料、新技术等新动能要素的推广工作,让在校学生能够更早接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通过增强师生与企业互动,形成高效、良性的学习模式;高校师生还可以主动配合地方农村振兴计划,开拓实习实践基地,进行实践训练。积极参与农村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参与乡村农产品、特色文创产品的开发,利用师生团体支持农村电商、休闲旅游、民俗手工艺品制作销售等新业态,帮助地方升级乡村产业,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镇。
除此之外,福建省高校还应推进实施质量监测体系,循环改进持续发展。通过实施内部评估、自我完善机制,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不断修正,将高校打造成为能够持续产出优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二)搭建应用型人才终生学习服务中心
新旧动能转换的着力点在于持续创新,数量众多的应用型人才需求不能仅仅依靠校园内教育教学的“产出”,还需要社会、企业的持续引导与协同,以及对社会劳动力的全面升级。福建省高校应主动出击,搭建应用型人才终生学习服务中心。
1.构建不同层次应用教育的衔接体系。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衔接。福建省高校应主动发挥作用,将本科、高职、中职等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职业教育集团或战略联盟,加强顶层设计,贯通各层次人才培养方案,配合二元制、现代学徒制等育人模式,在生源、师资、教材、实践体系等进行充分融合。有效衔接教育体系,一方面为应用型人才提供学习与提升的发展路径,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专业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避免教育资源与智力资源的浪费。
2.打造服务企业人才升级系统。在新业态、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不断激发行业革新的今天,企业必须不断进行人才升级,才能保障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个“升级”既包括团队成员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的调整,也包括人员的学习与再教育。福建省高校应加强与合作企业协作、沟通,提供上门技术培训与技术测试等,帮助企业提高员工技术能力和综合素养;也可以利用校内资源,开展专项培训与认证,开展创新项目的普及、推广及辅导等,打造区域应用型人才培养进修基地。
3.升级满足多元需求的终生学习系统。福建省高校应发挥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的主导作用,构建多元的学习、培训、实践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整合远程教育和大规模在线教育资源,建立针对企业工人、农民工、下岗职工、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群体的教育平台,广泛开展以行业产业技术升级和各类从业资格证考试为核心课程的在线教育;也可以针对个人“考证”“考级”或能力培养,组织相关专题培训班。通过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串联起高校教育、企业教育、社会教育等不同属性的学习阶段及学习内容,满足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需求,为主动追求进步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持续有效的学习保障。
综上所述,新旧动能转换提出新的人才需求,福建省高校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将自身打造成为区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以及终生学习服务中心。福建省高校只有牢牢把握“应用型”的特质,并将之导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做到与时代同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进步,方能实现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