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访孙小果案回顾与思考

2019-03-26■向

法治新闻传播 2019年5期
关键词:信源酒吧昆明

■向 凯

5个多月过去了,回想起孙小果案的采访经历,恍如隔世。五光十色,带着野性,充满了酒精味道,这是我做孙小果案调查在夏日昆明待了整整21天的感受,也是这个故事本身的复杂性。

孙小果案并非媒体直接揭露,而是官方主动披露。4月24日,昆明日报发布消息,打掉了孙小果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4月25日,我接到此选题,当晚飞赴昆明展开调查。4月26日下午2点,新京报发布《20年前曾判死刑的“昆明恶霸”今疑又成涉黑涉恶典型》独家消息①。5月12日,新京报旗下微信公众号“剥洋葱”发布深度报道《死刑犯到再涉黑:“昆明恶霸”孙小果调查》②。后来,应报社要求,我写了一篇手记《寻访孙小果的21天:在沉默与坚守之间》③,介绍采访经过。因此,在此除了回顾采访过程之外,更多是我对案件及扫黑除恶的一些思考。

独家确认孙小果曾用名李林宸

那段时间我走遍昆明大小酒吧,有时候我站在午夜的街头上,看着灯红酒绿,一群群少男少女从酒吧出来,说着笑着骑上电动车离开,我会想20多年前,孙小果也许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个。到底是什么让他步入犯罪的深渊、用邪恶的手段虐待少女?

在做这个选题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酒吧。在昆明采访期间,工人体育馆、云纺、五华体育馆、盘龙江两岸、文林街,大大小小的夜场酒吧都去打了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一个酒吧的厕所,专门有个木桶摆在那里,墙上贴了一行字:“呕吐桶”,那一刻我觉得我真的离这群人很遥远,我无法理解他们的午夜狂欢、肆意买醉。但一个真正的深度报道,应该要体察故事中的人。

回过头来看,此次媒体对孙小果案的报道缺陷和不足有很多,当然存在各方面的客观因素,比如孙小果早前所犯的案子已是20多年前,案发的宾馆、娱乐场所和医院,我都走过了,相信其他媒体同行也有探访,实在难以找到当事人或知情人。可以看到,实际上大多数媒体的采访并没有关于孙小果当年恶行及出狱后犯罪的信息增量,所做的多是围绕其出狱时间、发明专利、家庭背景等来的。

其中,我认为孙小果出狱时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点,结合已知的法律文件推导,它能证实孙小果到底有没有在监狱服满刑期,找出从中可能存在的漏洞,譬如通过怎样的手段摆脱死刑和法律制裁,进而找出背后监狱系统等司法机关各方可能存在的腐败行为。通过工商资料和酒吧夜场人士获得的信息,孙小果最早担任高管时间是2013年左右;确认孙小果曾化名李林宸之后,李林宸的注册公司等商业活动时间是2011年;通过其他可靠渠道又得知,李林宸的狱外活动最早是2010年,这便将孙小果的出狱时间大大提前。

我所在的深度报道部核心组就是以调查报道为己任,我在操作每一个选题时,也是寻求各方突破、以获取核心信息为目标,说到底,无非是找人、信息交叉验证,需要付出一些劳动汗水,当然有时也要凭点运气。独家确认孙小果曾用名李林宸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我头几天走访夜场酒吧之后,在文档中列出大小十几家酒吧联系人的电话,有的是去酒吧时留的,有的是在网上找来的,还有天眼查上只要与孙小果关联的公司及联系人的电话,大概有几十个,挨个打过去,我是通过一个曾与孙小果合伙做生意的人了解到他曾用名李林宸。需要说明的是,无论给谁打电话,事先都需要有个预判,以及时应对,否则容易错失机会,问不到想要的料。比如,在给这个合伙人打电话的时候,我事先并不知道他会提到李林宸这个名字,但在之前的资料收集中我注意到李林宸的名字与孙小果有紧密的关联,这时,追问孙小果化名李林宸的细节便是重中之重,什么时间用的李林宸名字、李林宸还跟什么人有关系、为什么又换回孙小果名字……总之,要有及时的应变,这通十多分钟的电话几乎成了此次调查的一个转折,确认了这个曾用名,便可以得到孙小果狱外活动时间、家庭关系等更多信息。

采访报道离不开多方支持

与此同时,我也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事实上,很多有用的线索和线人都是来自网络。比如,首次披露的孙小果本人的照片,便是网友提供的。此类离奇的社会案件,肯定有很多吃瓜群众,各种猜测谣言也会满天飞,但其中也不乏知情者。我在某社交媒体上搜索孙小果,发现有用户留言的,便一一私信,各种人都会碰到,甚至有替孙小果说话求情的。孙小果的两张照片便是网友提供,一张是他去年在某服装店试衣服,一张是在疑似香港的餐厅。当然,拿到照片之后不能直接认定,还需要权威可靠的信源进一步证实。我通过两个方面证实照片的真实性,一个是昆明夜场人士,他在昆明酒吧工作多年,且所在的公司接手了孙小果的酒吧;另一个便是与孙小果合伙做生意的人,不过他并未给出正面回应,最终,通过一个核心信源证实。

我在孙小果报道中,该核心信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操作过的多篇调查报道,都幸运地遇到了知情的人士,起到“深喉”的作用,大多合作愉快,但也有失利的,原因在于过分倚重依赖某个核心信源,会不自觉地被“牵着鼻子走”,而每个人都是有诉求的,放在一件复杂的事件中,也是有立场的,因此,能碰到核心信源当然是好事,但是也要保持质疑的态度,不能偏信。

我也采访了官方,昆明公安局、云南高院、昆明中院,获得的回应有限。在写稿前,编辑不确定能够有足够的料,便让我初拟了一个写作思路,在写作上也有过一番讨论,是按照“调查体”还是可以用“寻访体”,这主要是担心核心事实不够。后来,稿子大概写了三四遍,最终呈现的是调查体。

在这中间,要特别感谢我所在的深度报道部编辑,他们严格把关,让我采访获得的素材得到充分利用。如果说记者在前方获得是机器零件,编辑就是那个把零件打磨组装成机器的人。在新京报内部论坛,两位编辑特意写了长长的编辑手记,其中有几点很有启发。

一个是素材二次加工的价值,比如我找到了一些人见到孙小果的时间,有的是2012年底,有的是2013年,而已知信息是孙小果1997年11月被抓,1998年2月被判死刑,我的初稿中只是把这些碎片化信息呈现了出来,这样其实是浪费了这些信息的价值。二次加工的方式是,依据孙小果被判刑以及服刑期间适用的法律,计算出孙小果最早的可能出狱时间,这就是需要去查找当时的法律、采访律师、进一步确认孙小果在外活动的具体时间,从而发现其中是否存在漏洞。信息是零散的、彼此孤立的、平面的,但二次加工之后的信息是有逻辑联系、交叉印证、立体的,这也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剖矛盾的方式。

还有关于二手信息,孙小果案的采访可谓猜测谣言满天飞,很多二手信息,比如关于孙的家庭背景等,这些二手信息可以给记者提供调查的思路和方向,但是用二手信息是非常危险的,最后的稿子中,所有的二手信息、未经多方核实的内容都被删掉了。

昆明警方也在这起案子中发挥了作用,有一名警官跟我讲,“现在群众反映的每一个线索都要记录,形成材料往上报”。在昆明,我走访了昆明市公安局、几个区公安局及派出所,碰到的都是给予支持的,还有昆明市中级法院。

案件不能止于水落石出

孙小果案引起了一些反响,之后各地陆续出现的类似摆脱牢狱的案子,多称为“××版孙小果”,似乎孙小果案已经成为一个样本。但回过头来看,孙小果案值得思考的地方有多,与扫黑除恶的大环境密不可分。曾看过北京大学法学院一名教授的分析,在法律专家眼里,这个案子有点简单,无非是二审及依靠发明专利减刑的问题,但为什么能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响,甚至掀起扫黑除恶的一个高潮?

我认为,一是源于20多年前南方周末的报道,唤起了很多人心中朴素的正义感,尤其是孙小果的名字出现在了南方周末1998年新年献词中,“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这能唤起不少人对那个时代的记忆;二是孙小果案的恶性,强奸妇女、摆脱刑罚,本身人神共愤;三是在案子被公开之后舆论的推动,其中,网络围观的力量功不可没;四是全国扫黑除恶的大背景,中央首次派出重大要案组到地方,形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一个高潮。

事后,也在不少探讨此案的场合,听到有冷静人士的分析,还是应当从专业的法律角度来剖析,最不愿意见到的便是舆情裹挟。“铲除恶霸孙小果”,是充满民间味儿的说法,也有时代的裂痕在里面,但孙小果最后的结果如何,应该是法律说了算。我想,案件本身不能止于水落石出,还应有更多反思。后来,媒体报道全国各地出现各种版本的孙小果,我认这并非猎奇,其背后的逻辑指向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推动法制进步。

一名高校法学教授说得好,查清孙小果恶行和保护伞是目的,但终极目的是要查到在这个案子中所呈现出来的司法执行程序中到底有什么样的缝隙漏洞,以便更好地去弥补,为以后的司法改革和进步作铺垫。我想,这是孙小果案最大的意义所在。

注释:

①向凯、庞礴:《20年前曾判死刑的“昆明恶霸” 今疑又成涉黑涉恶典型》,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9/04/26/572757.html。

②向凯:《死刑犯到再涉黑:“昆明恶霸”孙小果调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3346977287251904&wfr=spider&for=pc。

③向凯:《寻访孙小果的21天:在沉默与坚守之间》,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5380036108825013&wfr=spider&for=pc。

猜你喜欢

信源酒吧昆明
Wine ahead餐酒吧
基于极化码的分布式多信源信道联合编码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FAN迷离酒吧
Autentista酒吧
昆明美
WAY2酒吧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信源自动切换装置的设计及控制原理
灾难传播中的媒体人微博的信源结构分析
——以鲁甸地震相关新浪微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