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业经济视野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2019-03-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4期
关键词:产业化民族区域

(延边大学 吉林 延吉 133000)

区域经济也叫“地区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其区域范围的社会发展建设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地区从现实发展来看,其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而言,有很大差距,所以说民族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甚至落后的区域,其经济发展是否繁荣成为推进民族地区建设的重要任务。新时期我国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任务,而民族地区作为各方面相对薄弱的区域,与我国全面建设发展任务的进一步落实关联密切。为了民族地区经济能够进一步取得好的发展,将其放置于新时期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经济视野中,并进行相应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概述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特征

民族地区大多为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民族地区经济属于我国重要的区域经济类型,因为不同的少数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因此其区域经济也表现出独有的特点。所以我国的民族地区的经济也与其他一般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以下即我国民族地区经济表现出来的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独特性。每个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这些独特的一面即民族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民族地区文化差异使得其经济质量与普通地区的经济质量也存在极大的差别,但这恰恰体现了民族性的特色和优势。同时,以自身独特的优势为依据,实施经济的发展,就是民族地区经济的最基本特征。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结合其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和民族价值观。无论是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市场经济冲击下对微观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以及当地政府干涉下的调控,都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方案,根据本民族地区对区域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切实可行的资源配置与调控。

第二,封闭性。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封闭性主要表现在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上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生存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交通始终不如发达地区便利,信息就会滞后,这是阻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天然屏障。主观上由于劳动者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慢,使得科学的生产方式在民族地区很难推广,商品意识不能成为人们发展经济的主导意识。在不少民族地区,人们缺少创新精神,鄙视经商,搞平均主义和小富即安的的旧思想自然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贫困导致了落后,落后阻碍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因此,摈弃落后的思想观念,是民族地区经济得以发展的首要条件。

第三,多样性。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地理条件复杂,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然存在多方向发展的局面。民族地区拥有农、林、牧、鱼、药、果、茶、桑、矿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分布较为分散,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具有区域带动性的主导产业,发展模式不同于普通地区,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经济发展的滞后性。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一般会遵循传统经济发展类型。例如工业中采掘业、制造业,大部分还是以人工为主,机器、技术为辅助,使得劳动生产率相对发达地区差很多,这样造成经济效益也不理想,然而这种以经营运作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却长期占据着主流,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这种发展模式定会淘汰。

总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水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决策和规划都应充分认识到这些特点。

二、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产业化经济提出的发展任务,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关注经济发展的产业化转变及升级,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任务。民族地区作为一种特殊的与文化密切相关的区域经济发展类型,其自身存在着许多与产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明确,是研究其产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政府政策力度较小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力量的推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设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政策和制度都得到了不断的变革。然而由于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形式以及多元经济类型,使得基于文化差异而形成的经济融合极为困难。特别是在产业化经济发展背景下,由于对区域性经济发展模式的融合需求较为突出,同时还要求较高的经济发展实力,因此民族地区的经济难以实现有效的产业化变革。同时,除了基本的产业化经济发展政策外,政府少有根据民族地区的特色制定有力的发展政策,从而使得民族地区的产业化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

(二)民族地区自身环境的限制

民族地区从其经济发展环境方面来看,有着诸多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民族地区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安全保障、交通便利、多元文化融合方面都有着滞后性,这就使民族地区的产业化发展有着很大的困难。经济的运行速度是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该条件的充分与否与民族地区的自身环境息息相关。由于民族地区自身的环境条件呈现弱势,这就使它的产业化经济发展难以高效推进。除此之外,民族地区还有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应是必不可少的,专业的产业化经济人才严重缺失,这对民族地区的产业化转型的制约影响巨大。另外,产业化发展经济需要较高的经济运行水平,而民族地区由于基础建设水平不足,民族区域内各大企业都是产业化经济的重要一环,只有民族地区的企业得到良好的管理与运行,将各大企业的优势充分发挥才能使产业链得以完善,才能促进民族地区的产业化经济的发展。

(三)民族地区企业管理水平不足

区域经济的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区域范围内企业管理的强大,只有对区域内的企业实施大力度的管理与整治,综合各企业的优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才能进一步实现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然而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由于大部分企业缺少对其自身科学管理的意识,现代化管理水平明显不足,使得企业及行业的产业化发展条件明显不足。企业管理发展水平的滞后、科学管理观念的不足,都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存在弊端,难以与产业化经济背景下的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相协调,因此实现产业化经济发展任重道远。

(四)思想观念落后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和长期的封闭状态,民族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落后,主要体现在小农经济意识强烈和“等、靠、要”思想严重上。他们只顾眼前利益,总是盼望外部因素改善和外部的帮助,不重视加强自身内部的能力,不依靠自身能力和艰苦奋斗的过程,没学好如何在困难中求发展、找经验,求出路,而是单纯依托政府项目和专项贷款等,这种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可行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显得落后被动了。民族地区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而不是政府想要什么项目,就要钱上什么项目。

三、民族地区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完善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根据我国的产业化经济颁布了一些扶持政策,这对我国民族地区的产业化经济的创新与完善有重要作用。政府所颁布的政策应以民族区域所特有的地理、人文情况为基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推出可行性政策。民族地区绝大部分都拥有广阔的肥沃土地,农业发展较好。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构完善的基础设施,促进其产业化经济的发展。但是针对不同的民族地区,要有不同的发展方向。这是因为不同的民族地区,其历史发展、区位条件不尽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例如,不同民族地区因历史环境或地理环境的因素导致基础设施差距较大,所执行的发展模式也有所不同,经济发展的速度快慢不一,使民族地区发展呈现出多层次、差异性等特点。部分民族地区自然条件良好,有着丰富的矿藏、金属等资源,因此在实施政策扶持时,根据其区域特点进行相应的政策支持以及技术支持,推进其工业的全面产业化发展。鉴于民族地区相对不足的基础建设水平,通过政策扶持手段,加大其基础建设的力度,实现交通体系的完善,为其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我国有很大一部分民族地区处于边境地带,例如延边朝鲜族地区,因此在发展对外贸易方面有着一定的区域优势。民族地区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需要有效扩大贸易规模,才能使得产业化发展的速度得以不断加快。所以可以根据对外贸易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赋予民族地区一定的经济发展自主权,使其经济能够在自主发展的状态下,逐步完成产业化模式的建立与转变。同时,相关管理部门还应当根据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产业化发展制定出相应的发展规划。例如,以对外贸易发展为目的的民族地区经济,可在对外贸易形式上加大研究力度,通过建立新型民族地区经济产业化类型,扩大在边境区域范围内的贸易影响力,促进其经济产业化模式的深化持续发展。

(三)加强对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

人才资源是任何一个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只有将高素质人才和民族地区特有的优势相结合,才能充分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而民族地区人才的稀少是其发展缓慢的重要问题之一,所以在民族区域产业化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加强专业型经济人才的培养教育非常重要。使得民族地区的产业化经济类型保持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将其特有的条件或资源优势在产业化经济发展中发挥出最大功能,促进产业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另外,在教育建设投入增强的同时,也要引进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创新性经济发展理念。而这些创新理念的输入,无疑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四)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民族地区从其自身环境和资源情况来看,有着其它地区所无法替代的优势,然而受其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使得这些优秀的环境与资源优势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在其未来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中,优化资源配置,是其推进产业化经济发展模式落实的最重要手段。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当前我国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应当依托市场经济大发展环境实施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向着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化市场经济类型转变。同时,大力发展其自身资源优势,提高区域经济市场竞争水平,也是实施资源配置的重要原则,始终坚持对其自身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优势的利用,最大化发挥区域经济特色在市场中的价值,最终必然能够使得民族地区的经济实现产业化发展模式的不断优化。

(五)建立和完善筹资机制。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以大量的资金投人为依托,除了采取国家投入的方式,还要利用好国际国内的开放市场,通过多渠道、多层次来吸引和筹集资金。虽然每年国家都给了民族地区大量的扶贫款项,但光靠“输血”是难以摆脱贫困的,必须强化自身的“造血”机制,为此,民族地区应该制定一些令投资者心动的优惠政策,让投资者有钱可赚。

四、结束语

本次研究针对产业经济视野下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所展开的一系列分析,使得我国明确了当前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建立起新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范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能够有力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从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未来发展民族地区就只有明确产业化经济发展任务,发挥其区域经济优势,实施多方面的改革优化,通过政策性支持、基础建设加强、发展模式创新等多种手段,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强盛,从而推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设。

猜你喜欢

产业化民族区域
我们的民族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分割区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多元民族
系统产业化之路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