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入一线
2019-03-26史兆琨
■史兆琨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这个深度报道,是我进入检察日报社以来从接到选题到发稿历时最长、稿件改动打磨次数最多的一篇作品。它凝聚着诸多人的心血,字斟句酌,层层把关,可谓是既有高度又接地气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接到这个选题后,报社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将其列为重点选题,召集我们开会研讨报道方案,要求做到深入且全面的全景式报道呈现,“兵分三路”是开会研讨后首先确定下来的采访策略。
谋定而后动——打磨提纲是关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制定详细的报道方案是第一位的任务。
2019年5月9日,在最高检第八会议室,最高检第一检察厅副厅长张晓津和数位第一检察厅以及第二、三、四检察厅的“检察专家”坐在靠窗的长条会议桌边,魏星副总编带领我们多位采编人员与他们就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相关问题进行交流。
这次采访调研会的话题是严谨的,而在严谨中又总能碰撞出智慧的“金句”。比如,办案检察官不断熟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逐渐从“小白”变成了“专家”等。
交流结束后,参加这次会议的所有人员一起建立了认罪认罚从宽侧记采访报道微信群,以便后续有问题及时沟通。
谋定而后动。以这次会议研讨内容为参考,在反复研读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相关素材的基础上,拟写采访提纲这个关键环节的考验开始了。开会讨论,不断打磨,数易其稿后,这份架构为六部分的详细提纲“出炉”了。
不同的地区在这项制度的执行方面都有亮点,如何根据这些亮点内容与文章架构进行完美匹配,的确需要考虑周全。在这份提纲里,除了基本的文章架构外,还可以看到拟采访的具体省份检察机关。正是有了这份详实的采写提纲,后续的写稿环节才得以顺利进行。
启示:在任何一次重大采访报道中,多花些时间谋划采写提纲是做好一次深入采访的关键。比如,在随后进行的领导干部带头办案选题的采写中,我将拟写提纲作为一项重要环节进行思考。
立体化全景式——扎扎实实采全面
如何将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这份司法机关合力交出的富含“法治智慧”的改革答卷写好、写实、写充分?可以肯定的是,单一的采访肯定会流于片面。因此,社领导要求我们一定注意立体化全景式的报道呈现。
以我此次赴天津和甘肃采访为例。除了采访认罪认罚从宽典型案件的办案检察官和分管院领导外,我还采访了公安机关、法院、律师、人大代表、法学专家等,从不同视角对这项制度的相关情况进行立体化呈现。
新闻界有句行话叫“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高度概括了采访在整个新闻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想要做出扎实的报道,记者就要靠腿去跑、靠眼去看、靠耳去听、靠嘴去问——只有这样,才能采到好素材,访出好新闻,写出好稿件。
比如,天津市北辰区看守所所长杨振起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表现出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极大的认可,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在追问之下得知,北辰区看守所在押人员最多时超过750余名,但警力毕竟是有限的,这项制度适用后,大大缓解了在押人员数量带来的压力。“这项制度非常有利于监所的稳定,我们同事都非常认可这项制度。”杨振起兴奋地表示。
又比如,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律师协会会长尚伦生提到的“三个理念转变”让我很受启发。“要从单一的打击犯罪向打击犯罪与教育相结合方面转变,要从单一的追诉犯罪向尊重和保护人权方面转变,要从单一的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向检察机关负有客观义务方面转变。”这样的结论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得出的,我将其放在了采访素材中。
启示:作为记者,在采访中一定要葆有初心,不能“功利”,采实采全面是做出好报道的必备条件。
让文字“活”起来——生动化提炼,鲜活化表达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而时代的变迁总是在最基层首先酝酿产生、发展变化。如果记者不能接“地气”,又怎能写出有生命力、影响力的鲜活报道。
正如麦尔曼·曼切尔所说:“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他把每件事都看做是新鲜的,各具特点的。”观察的魅力在于可以让报道鲜活灵动,阅读起来宛若情景再现。因而,当记者在采访时,首先是用眼睛去观察,诸如现场状况、环境氛围、人物神态、事件动态等,而后在观察的基础上,捕捉更为鲜活的新闻素材。
比如,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检察院员额检察官张弘淼在跟我交流时讲了一句:“我今天2个小时已经开了12个庭了。”我捕捉到这一细节后继续追问,他说:“以往一个被告人在押的简单庭,需要等待法警去看守所将被告人带来,因为路远堵车等情况,有时等待时间比开庭时间还长。认罪认罚案件被告人对事实和证据均无异议,一个庭10多分钟,可以为我们节省出更多时间放在办案上。”
“既然能够通过一项简单的制度设计,实施轻缓的刑罚就可以达到让被告人真正认识到自己行为危害性并愿意痛改前非的目的,我们为什么不做最好的选择呢?”天津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韩士队这句反问式表达也非常生动。
启示:做一名善于倾听的记者,像平时聊天一样,让采访对象放下防备,在倾听中捕捉到具有鲜活性、稍纵即逝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