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语境下历史街区中的场所营造探索
——以苏州古城15号街坊城市设计为例
2019-03-26
(苏州科技大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一、研究背景
上世纪 60 年代末开始,西方学术界对人与场所的关系,以及对场所概念的兴趣日益增加,“场所”的概念逐渐替代了单一化的“空间”概念,成为学术领域关注的焦点。所谓“场所”是有意义的空间,以此来看,城市特色就是城市作为场所在视觉上、体验上和城市所承载的文化涵义上都显露出一个较为清晰统一的、可认同的意象。“城市特色的危机”,实质上就是“场所的危机”,是由于现代城市在方向感和归属感方面,提供的可能性太少,形成“千城一面”现象,难以产生场所感,以至无法让人产生认同。
场所的研究进展为认识城市特色开启了新的视角,比起“空间”传达出了更多的人性化意义,使规划师不再孤立地看待设计地段,而是考虑城市与周边自然与文化环境、建筑与相邻建筑形象的比照关系及历史联系,更注重城市公共领域的设计、营造。也因此,探求如何在历史地段中进行场所营造的策略,重建城市的人文品质,寻找失落的城市精神,就成为了本文的目的。
二、场所的基本认知
“场所营造”一词已越来越成为当代建筑师、城市设计师设计中的一个特定的空间单元,或是一个特定的物质占领的空间。场所不仅是单纯的物质空间,与此同时还承载了人们认知空间的历史、经验、情感、意义和符号。
场所的概念:场所一词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物质层面,二是人文层面,前者包括了物质、空间组织、区位能,但相对于地域、区位、地段等词,场所意指场所与人类需求场所是人们生活的地方,与人类的生存及其意义密切相关,对场所的理解涉及到人类的需要。
场所的精神:一个场所具有的区别与其他场所的整体气氛,通常被称作场所感,它也常以场所精神来描述,意为人们能够超越场所的物质或感官属性来体验事物,并对场所的精神产生依附感。J·朗用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来解释场所感,他认为场所感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生理的,一个是心理的。
三、场所营造的价值取向
(一)人文性:人在场所中具有主导地位
场所营造的人文取向主要表现在了三个方面:
其一,在目标上,营造多样化的公共领域而不是追求单一的物质空间,将城市的消极地段转型为有生气有活力的、大众喜爱的场所。它们不仅使城市具有了新的活力,新的形象,吸引了人流,在同一时间它们还极大地改善了环境,更重要的是,这些城市的公共空间使人们的各色需求得以满足,人群的多样性得到了包容和接纳,这些公共空间正是设计中对多元化的最重要的体现。
其二,在方法上,是公众参与而不是专家决定,规划师借助不同的公众参与形式,将人文向度导入规划与设计的实践中。此时的设计师不再仅仅被视为技术性角色,同时是组织者、说服者、咨询者。他们寻找解决问题、将规划与设计的关键人物或关键部门引到讨论桌上,组织交流协商,以求公识,同时和相关各方一一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化解矛盾,帮助达成公识。这正是设计规划中对社会公平公正的尊重和理念的表达。
其三,在对象上,以人本主义为主而非车本主义。现代主义城市设计是以汽车交通为主体,追求城市的高效性。在城市旧区、历史街区,传统的大街小巷,从早到晚被各色交通流塞满,人们在享受汽车便利的同时,也在承受着汽车带给人的困扰。“把街道还给行人”,“把人性尊严的空间还给市民”已越来越成为世界范围的呼声。这正是设计规划中对未来发展导向正确选择的体现。
(二)动态性:关注空间持续发展
从场所单元、到场所组团,进而场所系统,场所营造总是着眼于更大的城市范围,将一个充满生机的、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共中心作为追求的目标。
在场所营造的理念导引下,每一个城市中的建设都有助于形成一个以公共领域为核心的更大的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结构。很显然,承载城市巨大价值和作用的场所系统不可能通过一次建设完成,渐进发展是其实现的先决条件。
即便是一个形态发育相对完整的城市区域,它的维护、更新仍然是无止境的。因为城市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生长、衰败、扩张、收缩,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也包括城市场所的功能、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变化场所营造的过程取向适应了城市场所的和谐、持续发展,也因此在营造设计的过程中最应当重视的就是场所的动态持续发展。
(三)真实性:面向日常生活形态
真实性是场所营造涉及的关键之一,场所的特征应该来自其历史和质量,每一个城市环境都有其独有的特征。历史遗存、信息与教育标识、地标和艺术品都传达出场所独特的性格。从一般意义上看,真实性代表一种始于过去的自然产物,或是当今现实的反映。真实的场所来自地方资源的特征和意义,如历史、气候、材料和文化,从不伪装成它们那儿不存在的事物。
但是场所感也许是“真实的”、“纯正的”,也许是“非真实的”、“创造的”和“人工的”,“真实”和“非真实”等评论家所喜用术语的使用是模糊和不确定的。为了延续历史地段的文脉,以一种协调的形式或风格来处理新与旧的关系,已成为一种常用的设计策略,例如苏州斜塘老街等,对历史进行模仿。在一些地方采用当地传统的符号语言,这在实际实践中并没有错,只要这种地方性不要成为一种低级趣味的模仿,体现的是进步而不是倒退,把握好这种平衡。
四、历史地段的场所营造——以苏州古城金阊地段为例
由于各个时期的建设性破坏,在当代城市中,完整的历史旧城已较难寻觅,对城市历史的空间上的了解几乎只能建立在仅存的历史地段上。因此,历史地段与文物建筑一样,是城市弥足珍贵的资源,是营造高质量的城市场所的重要基础。
以苏州古城金阊地区(古城15号街坊)为例进行探索:苏州古城15号街坊即金阊地块,历史悠久,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曾经是苏州古城区第一等繁华的地区,各种传统老字号商铺在这里扎根。
现状以居住用地为主,其次是商业设施用地和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较少。地块中“艺圃”是绿地核心,地块中有一处一类工业用地,按照规划将置换为公园用地。从用地布局上看,商业用地主要分布在西中市、吴趋坊和景德路,三条道路上,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用地分布较为零散。地块中居住用地占地面积约20.0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61.08%,以传统民居为主,住宅形式为多层苏式风格。
商业用地占地面积约5.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16.43%。在西中市街,主要以餐饮、零售为主;在吴趋坊街,主要以服务、休闲娱乐为主;在景德路,主要以服装、专卖店为主。
公服、市政用地占地面积约0.3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1.03%。设施较为分散,规模较小,数量较少。绿地用地占地面积约2.5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7.64%。主要是“艺圃”游园和零星分布在地块内的小绿地。
(一)功能置换:活化街区
从用地性质看,历史地段主要分为居住为主的历史地段,产业为主的历史地段和办公为主的历史地段。
比较而言,后者(办公为主)建筑质量较高,基础设施较好,地块有较为明显的区位优势,其中相当部分仍然延续着最初的使用功能,如上海、武汉、天津等地的近现代历史建筑区中,过去的银行、洋行建筑虽几易其主,但仍作为办公场所在使用,保持着一定的活力。而前两类(居住或产业或两者混合为主)则出现了明显的衰退现象。
以居住为主的历史地段,由于年久失修,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建筑质量问题,并且,其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严重不足,离现代生活的要求相距甚远,其中不少的传统居住地段密度高、环境质量低,出现了功能衰退,丧失了空间活力。
而产业为主的历史地段曾经是城市传统的生产与运输重地,但是由于新的生产、通讯、运输等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引起城市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上的重心变迁,传统工业、仓储、港口和火车站逐渐从城市中心地区向外迁移,使原本为重要设施所占据的历史地段走向衰落。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延长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的有效生命,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点就是功能调整和功能置换,使历史地段既能够保护其文化品质,又可以更好地适应人们对现代生活的需要。正如K·林奇所言:“为了现在及未来的需要而对历史遗迹的变化进行管理并有效地加以利用,胜过对神圣的过去的一种僵化的尊重”。而在设计中,通常的做法是保留历史建筑的外部形式,将内部空间的功能转化为商业、文化或休闲功用,也有转变为居住使用的(功能置换),将历史地段改造为一个承载人们公共生活的聚集空间。
在对苏州古城金阊地区的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很多的运用到了功能置换的方式来进行古城内场所的重新营造。地区内有一处较大的地块,原本是培训学校,该地区在自身功能和设施上较为落后,不能适应城市生活要求不能满足街区内居民的各项需求,因此对该地区进行功能转换——成为传统文化创意培养的基地,令其能够更好的满足现代社区的要求和居民们的多元化需要。存表去里,整旧如旧,翻新创新。
(二)城市拼贴:缝合肌理
城市是在历史中不断积累而成,正是这种积累才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可以获得不同历史时期共存的丰富的文化感受。
以可识别的城市空间修复传统的城市形态,修补碎片空间和遗失的建筑,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色空间。通过采取一种渐进和插建的开发政策,而不是全面的综合性再开发,能够保护现有街区的环境和社会结构,重现街区的历史和文化。
在金阊地块中原有一条连同南北地块的古城墙,但是该城墙只有城门部分有较好的修缮和改造,维持了应有的物质空间状况,作为地区内的地标存在。但是城门的延伸部分,城墙就完全失去了应有的状态,破败的城墙分割了地块街区,在空间上和人们的认知上都缺乏线性应具有的联系性和标志性历史构筑物的功能性和可识别性,这个街区内的重要场所破败了下来。
因此在对地块的设计中,着重对城墙进行了关注,采用了拼贴和缝合的手段,利用现代化的玻璃幕墙建筑(蓝色半透明建筑)和人性化的线性绿带公园来进行联系,柔性(绿地)和刚性(实体建筑和城墙)相结合,形成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色流线空间,在建设上采取渐进式的非驱逐式的开发政策和时序,重现恢复被破坏的特色城墙和传统的历史场所。
同时在进行物质空间和认知上的设计的同时,也赋予其功能上的激活,现代化建设手段的使用,形成了可以可供人们进入并使用的空间,丰富了功能的使用,也形成了真正能够满足人们多元化功能上的需求,为这样的特色场所营造提供吸引力和活力。
(三)文脉传承:延续特色
为振兴历史地段,重新赋予其活力,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拆除一些非历史性建筑物和构筑物,重新安排街区内的功能分布和物质空间分布,进行一定强度的渐进性的开发,甚至是将历史街区的结构重新建构。在历史街区中对文脉的设计,本身是困难又模糊的,因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上的传承,如何落实到实际的空间中,这是很难实现并且也难以评判的,因此在对不同地块进行探索和规划设计的时候,所使用的的方法和手段也是完全不同的。
在实际进行设计规划的过程中,对如何进行文脉传承和延续,我们在对苏州古城15号地块设计过程进行了思考,总结了整个设计过程主要分为三点:
文脉的整合:通过实地的调研和文献综述等方法,对街区内历史文脉进行整合,总结出地块的文化要素和表达方式。
文脉的传承:通过设计手法,在空间上延续特色场所和街区传统空间肌理,修整被破坏的空间和建筑。
文脉的延续:延续特色和文脉,并不代表了完全模仿历史建筑和格局、功能等,而是第一能够满足人们现代化多元化的生活需求,第二是可以适当使用先进的设计和建设手段对地块进行设计,不仅仅是在建筑之上,更是在街区的格局上,让过去和未来在现在进行融合,古今对比,将历史与现代有机结合,形成丰富的特色的空间。
五、总结
历史街区是物质性的,街区中的建筑、空间格局等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化损毁和消失,但是街区中的场所以及其中的场所精神、活动和社会网络却在某种程度上能延续历史街区的存在,因此如何在历史街区中更好的进行场所的营造,让这些精神、活动和社会网络获得物质空间上的承载和活化,就我们需要不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