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联合转铁蛋白受体在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2019-03-26云,庹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衣壳病毒感染灵敏度

张 云,庹 敏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1.临床检验中心;2.乳腺外科,湖北恩施 445000)

EB病毒的慢性感染是全世界肝脏相关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并且易患肝纤维化和终末期肝脏并发症[1]。其中,肝损伤是EB病毒诱发的较为常见肝脏疾病[2]。肝损伤的严重程度由EB病毒基因型和病毒组分调节[3]。但是,目前EB病毒诱导的肝损伤早期诊断困难[4]。EB病毒在感染后,患者血清中的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会显著增加[5]。肝损伤后,患者血清的铁代谢与健康人群显著不同[6]。铁对人类的生物功能和细胞生化过程至关重要。 铁缺乏和铁超负荷都会造成严重且可能致命的健康风险,并且铁的稳态受到严格监管[7]。当该调节被破坏时,铁在许多重要器官的实质细胞中沉积来介导对组织器官的损伤,包括心脏、胰腺和肝脏[8]。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慢性铁沉积促进肝损伤的进展并增加了患病风险[9]。其中,转铁蛋白受体是个重要的铁稳态分子[10]。本文旨在探讨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联合转铁蛋白受体在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患者70例(观察组1),其中男3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1±17)岁;药物性肝损伤患者70例(观察组2),其中男37例,女33例,平均年龄(47±14)岁。乙型肝炎病毒(HBV)肝损伤患者70例(观察组3),其中男29例,女41例,平均年龄(49±18)岁。纳入肝损伤患者均经病理科明确诊断,且未经过相应的药物治疗。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健康者70例(对照组),其中男34例,女36例,平均年龄(53±12)岁。各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纳入此次分析。受试者均知情同意且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标准 (1)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根据对应的病史包括使用相应的肿瘤药、免疫制剂、抗结核药,以及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选择确诊患者;(2)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患者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外周血EB病毒DNA筛查选择确诊患者;(3) HBV肝损伤患者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血清HBV抗原筛查选择确诊患者;(4)合并肝功能相关指标:总胆红素(TBil)>0.019 μmmol/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0 IU/L。

1.3排除标准 (1)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血清HBV抗原筛查阳性或外周血EB病毒DNA筛查阳性;(2)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患者血清HBV抗原筛查阳性后有服用相应的肿瘤药、免疫制剂、抗结核药的病史;(3)HBV肝损伤患者外周血EB病毒DNA筛查阳性或有服用相应的肿瘤药、免疫制剂、抗结核药的病史;(4)合并肝功能相关指标:TBil≤0.019 μmmol/L和ALT≤40 IU/L。

1.4方法 采取观察组1、观察组2和对照组肘前静脉血5 mL,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将包被缓冲液中的抗原(5~20 μg/mL)加入到微量滴定板中。在37 ℃孵育4 h,然后在4 ℃下储存直至使用。用洗涤液洗涤3次,在洗涤之间等待10 min。通过完全填充管或所有孔,用0.5%牛血清清蛋白封闭1 h。用洗涤液清洗4次,等待10~15 min。向每个孔中加入100 μL用含0.1%吐温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TA)稀释的抗血清,在室温下孵育5 h或在冰箱中孵育过夜。如前所述洗涤平板,然后加入用0.1%吐温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T)稀释的缀合物。在室温下1.5 h或在37 ℃下1 h。洗涤4次,然后向每个孔中加入100 μL底物。加入100 μL浓度为2 mol/L的硫酸磷酸停止反应。读取酶标仪450 nm数据。

1.5观察指标 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量采用 ELISA检测,使用上海研卉生物公司的病毒衣壳抗原抗体ELISA试剂盒(货号:KA0963)和上海科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转铁蛋白受体ELISA试剂盒(货号:KS18359)进行相应蛋白表达量的分析。

2 结 果

2.1各组人员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量比较 观察组1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观察组2、观察组3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其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观察组1、2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人员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量比较(ng/mL,±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观察组2比较,▲P<0.05;与观察组3比较,#P<0.05

2.2观察组1、2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各指标比较 为了评估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在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绘制观察组1和观察组2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ROC曲线,见图1。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的ROC曲线AUC为0.86±0.04(95%CI:0.787 8~0.927 5),以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的阳性临界值,其诊断灵敏度为84%,特异度为75%;转铁蛋白受体的ROC曲线AUC为0.79±0.04(95%CI:0.707 7~0.864 9),以转铁蛋白受体的阳性临界值,其诊断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54%,见表2。

2.3观察组1与对照组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各指标比较 为了评估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在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绘制观察组1和对照组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ROC曲线见图2。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的ROC曲线AUC为0.77±0.04(95%CI:0.683 9~0.851 6),以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的阳性临界值,其诊断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84%;转铁蛋白受体的ROC曲线AUC为0.94±0.02(95%CI:0.900 2~0.985 6),以转铁蛋白受体的阳性临界值,其诊断灵敏度为84%,特异度为98%,见表3。

2.4观察组1、3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各指标比较 为了评估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在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绘制观察组1和观察组3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ROC曲线见图3。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的ROC曲线AUC为0.78±0.04(95%CI:0.701 0~0.865 9),以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的阳性临界值,其诊断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87%;转铁蛋白受体的ROC曲线AUC为0.62±0.05(95%CI:0.527 6~0.717 7),以转铁蛋白受体的阳性临界值,其诊断灵敏度为47%,特异度为82%,见表4。

图1 观察组1、2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ROC曲线

图2 观察组1与对照组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ROC曲线

图3 观察组1、3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ROC曲线

检测变量灵敏度(%)特异度(%)截断值AUC(x±s)P95%CI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84750.910.86±0.04<0.050.787 8~0.927 5转铁蛋白受体83540.70.79±0.04<0.050.707 7~0.864 9

表3 观察组1和对照组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各指标比较

表4 观察组1、3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各指标比较

3 讨 论

EB病毒是慢性肝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1]。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肝损伤影响许多细胞过程,例如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凋亡、转录、DNA修复等[3]。这种扰动的后果导致胆汁分泌、糖异生、糖酵解,以及解毒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营养素平衡的代谢的改变[3]。其中铁代谢尤为关键[12]。肝脏是铁的主要储存器官。 大约三分之一的身体总铁沉积在肝细胞,窦状间充质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中。肝脏在回收铁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肝损伤和功能障碍可以干扰铁的稳态[13]。肝脏中过量的铁沉积会通过引发肝细胞坏死、炎症、纤维化甚至癌症而导致进一步的损伤[14-17]。本文研究发现,代谢中的关键蛋白分子转铁蛋白受体和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在观察组1血清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2,但低于观察组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和对照组中转铁蛋白受体的AUC为0.94±0.0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和82%,显示转铁蛋白受体在甄别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患者和健康人群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转铁蛋白受体低,这可能是因为90%的健康人群存在疱疹病毒潜伏[18],而降低了灵敏度和特异度。这些提示转铁蛋白受体和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可成为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DELIMA等[19]在小鼠模型中发现血色素沉着病蛋白或转铁蛋白受体2的突变通过阻止肝脏铁调节激素的产生而导致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并最终导致肝损伤。与此同时,CHITAMBAR等[20]发现EB病毒刺激的B淋巴细胞增殖和免疫球蛋白产生会被转铁蛋白受体抑制。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可能会诱导机体产生大量的转铁蛋白受体。这可能是机体一种针对EB病毒的免疫反应,但是随着转铁蛋白受体的增多,转铁蛋白受体的数量是一定的,造成了大量转帖蛋白沉积,最终引发了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是肝损伤的另一分类,药物诱导的肝损伤主要因为市场上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化合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及草药的日益普及,包括对乙酰氨基酚[21-22]。本研究发现转铁蛋白受体和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在观察组1、2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的AUC为0.86±0.0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和75%,显示转铁蛋白受体在甄别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患和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转铁蛋白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低,这可能是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铁代谢系统也存在一定的紊乱[23]。江智龙等[23]的研究结果指出在甄别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患和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可再联合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等指标。这些提示转铁蛋白受体和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可成为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在HBV相关的肝病中,铁代谢的数据及其临床意义相对较少[24]。 BLUMBERG等[25]在1981年首次描述了铁水平变化与乙型肝炎感染之间的关联性。报道指出33例持续性HBV携带者的血清铁水平明显高于34例清除病毒感染的患者,暗示高水平的血清铁可能与慢性HBV感染的存在有关。然而却没有报告血清铁蛋白或转铁蛋白受体水平,或总铁结合能力。而本研究中,HBV肝损伤患者的转铁蛋白受体水平明显高于EB病毒所致肝损伤患者,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和健康人群。相应地,HBV肝损伤患者血清中铁蛋白水平可能与健康人群有所差别。转铁蛋白受体在血清中的作用又与转铁蛋白受体相关[10],故血清中转铁蛋白受体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转铁蛋白受体结构和蛋白水平有关,这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4 结 论

本研究发现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联合转铁蛋白受体可作为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早期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猜你喜欢

衣壳病毒感染灵敏度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腺相关病毒衣壳蛋白修饰的研究进展
高分辨率艾滋病病毒衣壳结构图确定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疱疹病毒组装机制被揭示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