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妇女多模态磁共振影像与分子型别的关系研究
2019-03-26刘建营朱建忠闫呈新
刘建营,刘 健,朱建忠,闫呈新
(1.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山东 济南 250031;2.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妇幼保健院,山东 淄博 256300;3.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山东 泰安 271000)
2017年1月,美国肿瘤协会发布有关乳腺癌的最新报道中指出,乳腺癌居于21世纪女性肿瘤疾病发病率的榜首,且由于其极高的发病率,目前已有部分国家立法要求每年要对女性进行一次磁共振检查,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1]。乳腺癌现在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中国的病例占全球新诊断乳腺癌病例的12.2%[2]。癌细胞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息息相关,癌细胞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种或几种基因的异常表达,导致多种分子型别的出现,因此,乳腺癌的影像学与其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3],本次研究旨在探究乳腺癌妇女多模态磁共振影像与分子型别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15例乳腺癌妇女为研究对象,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29.01±4.33)岁。其中Luminal A型37例(A组),Luminal B型38例(B组),HER-2型25例(C组),三阴性型15例(D组)。A组平均年龄(30.08±4.03)岁,B组平均年龄(28.79±4.13)岁,C组平均年龄(29.41±4.51)岁,D组平均年龄(29.05±3.97)岁,四组患者的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病灶最大径长<3cm;②患者在接受多模态磁共振检查前后近1周未进行抗肿瘤治疗;③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
1.2.1检测方法
指导患者取俯卧位,采用Magnetom 3.0T超导型MR扫描仪进行检查,首先调整参数TR为4.8ms,TE为2.1ms,翻转角为12°进行常规T1WI扫描,其次调整参数TR为3 400ms,TE为90ms,平均次数为2,视野为260mm×320mm,矩阵为348×300,层间距为0.3mm,层厚为3mm,回波链长度为19,采用精准频率反转恢复抑脂T2WI,最后采用平面回波成像技术扫描DWI,调整参数为TR为1 100ms,TE为64ms,平均次数为2,FOV为300~340mm,层间距0.4mm,层厚4mm,矩阵为192×192。动态增强MRI扫描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扩散敏感梯度取0、500s/mm3、1 000s/mm23个梯度,其余参数分别为TR为5ms,TE为2.2ms,平均次数为1,翻转角为15°,矩阵300×320,视野为300mm×320mm。
1.2.2影像分析
分析患者病灶的肿块形态和边缘特征、动态增强特征,并参照2013年版的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 and data system,BI-RADS)MRI图谱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
1.3评价指标
比较各组患者的肿块表现、增强特征以及ADC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研究中得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的形式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四组患者的肿块表现比较
四组患者肿块形态、肿块边缘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见表1。
表1 四组患者的肿块表现比较[n(%)]
2.2四组患者的增强特征比较
四组患者肿块的增强特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B组多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分别为51.35%、52.63%),C组多表现为均匀强化(68.00%),D组多变现为环状强化(46.67%),见表2。
表2四组患者肿块的增强特征比较[n(%)]
Table 2 Comparison of enhanc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masses among four groups[n(%)]
2.3四组患者的ADC值比较
四组患者的ADC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B组、C组、D组ADC值逐渐增加,见表3。
表3四组患者的ADC值比较(χ±S)
Table 3 Comparison of ADC values among
four groups (χ±S)
3讨论
3.1乳腺癌影像学特征与分子型别关系
目前临床上关于乳腺癌的一个重要方向为通过分析影像学特征辨别分子型别进而指导临床[4-5],若能够通过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判断患者乳腺癌的类型,就可了解患者手术后疾病的发展,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手术前采取最佳的措施进行解决,保证手术质量得到患者满意。本次研究的数据显示,四组患者肿块形态、肿块边缘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乳腺癌妇女不同分子型别的患者肿块表现差别不大,无法通过肿块表现区分不同分子型别。研究发现不同分子型别乳腺癌妇女之间肿块形态和肿块边缘的比例相近,与本次研究的数据一致[6]。
Luminal与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型相比,组织学级别较低,常表现为不规则肿块。本次研究的数据显示,四组患者肿块的增强特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B组多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分别为51.35%、52.63%,C组多表现为均匀强化(68.00%),D组多变现为环状强化(46.67%),提示通过增强特征可以辨别乳腺癌不同分子型别。三阴性型乳腺癌在影像学上表现独特,属于独立的病理类型,其中心坏死。边缘微血管密度高,导致其边缘清晰可见,呈环形,因此,三阴性型乳腺癌的增强特征以环状为主,Bullier等[7]曾在研究中指出,三阴性型的血供特征为快进快出的强化模式,与本次研究的数据一致,说明可以通过增强特征辨别乳腺癌分子型别。
3.2ADC值在乳腺癌影像学中区分分子型别的作用
ADC值是用于反映组织内水分子弥散速度的指标,生物膜结构会随着细胞密度的增加提高对水分扩散子的限制作用,导致ADC值下降,当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P)、孕激素受体(progestrone receptor,PR)为阳性时,细胞密度较高,而LuminalEP和PR为阴性,三阴性型为阳性,故Luminal型ADC值最低,三阴性型ADC值最高,HER-2过表达型ADC值偏高的原因除了细胞密度外,还会由新生血管通透性增加、肿瘤血管的高灌注以及血管源性水肿增大细胞间隙造成,本次研究的数据显示,四组患者的ADC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B组、C组、D组ADC值依次增加,说明通过ADC值可以辨别乳腺癌分子型别,与以往的报道一致[8]。
综上所述,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妇女肿块表现差别不大,但增强特征和ADC值有差异,其中LuminalA型和B型增强特征为不规则肿块,且LuminalA型ADC值最低,HER-2过表达型增强特征为规则肿块,三阴性型增强特征为环状肿块,ADC值最高,临床上可以通过观察增强特征和ADC值辨别乳腺癌分子分型,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