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象牙塔

2019-03-25

大众摄影 2019年3期
关键词:广角广角镜头微距

第1类

有钱任性但靠谱

原厂移轴镜头

通向移轴摄影的最直接方法,当然还是购买一只经典的移轴镜头。这类镜头有何特点,有何弊端,又有哪些可供选择,是我们需要首先了解的。

多数大牌相机厂商都生产自己的移轴镜头,比如佳能旗下就有TS-E17mm F4L、TS-E24mmF3.5L II、TS-E50mm F2.8L 微距、TS-E90mmF2.8L 微距和TS-E135mm F4L 微距等多只移轴镜头,堪称目前焦距覆盖范围最广、可实现创意最为丰富的移轴镜头群。其中17mm和135mm的移轴镜头更是别家没有的“唯一”规格。

在尼康方面,也有PC-E19mm F4E ED、PC-E24mm F3.5D ED、PC-E微距45mmF2.8D ED和PC-E微距85mmF2.8D等移轴镜头。受限于卡口规格,广角方面略逊于佳能。

除了佳能和尼康,索尼目前还没有推出移轴镜头,不过我们在后面会提到索尼相机使用移轴镜头的方法。

其他副厂方面,目前韩国的森养也有推出24mm F3.5规格的移轴镜头,价格要比原厂镜头更具吸引力。

不过总的来说,移轴镜头由于用途没有其他镜头广泛,也只能进行手动对焦,必须同时考虑多个机构的调节,因此属于小众设备。但不可否认的是,移轴镜头所能带来的效果,又是其他镜头所不能替代的。

移轴镜头的两种独特效果

No.1 偏移——校正透视

讓移轴镜头的前端依旧朝向前方,但进行上下或左右的移动,就可以调节画面的透视。也就是说,可以避免仰拍导致的向后仰倒,从而让建筑显得更加挺拔。这就像从远处用中长焦拍摄那样,但又保留广角镜头的视觉冲击力。因此,移轴镜头多被用来拍摄建筑或进行接片。

No.2 倾斜——微缩景观

让移轴镜头的前端向上或向下倾斜,就能将镜头的光轴改变,从而改变焦平面。画面中会出现一条线状的清晰区域,而此外的区域则会产生虚化效果。这就好像用微距镜头拍摄的浅景深照片,因此被称为微缩景观效果。如果反之操作,则能在倾斜拍摄时获得更大景深,可用于风光摄影。

TIPS:镜头设计的新可能性

随着无反光镜结构的微单相机时代到来,镜头的设计空间也被进一步打开。我们已经看到了尼康推出小巧而可以直接使用螺口滤镜的14-30mm F4超广角镜头。在将来是否会出现体积更小,前组镜片也不再突出的移轴镜头呢?对用户来说,值得耐心等待。

第2类

另类的微距移轴

在移轴镜头中,有一只镜头非常特别,那就是老蛙的15mmF4.0 MACRO1:1广角微距移轴镜头。因为它是本文,也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只将移轴和微距功能合二为一的镜头。

无论是以15mm的焦距来看,还是以移轴镜头的品类来看,老蛙15mmF4.0 MACRO 1:1广角微距移轴镜头都是一只极为小巧的镜头。重量也仅有410g,是原厂移轴镜头的一半左右。这样的体积和重量,不仅让人更愿意带它外出拍摄。

不过,它并非纯粹的移轴镜头,因为它并不具备多数移轴镜头都具备的倾斜功能。这让它无法拍摄微缩景观效果。在偏移功能的范围上,它也只有±6mm的偏移量,是同类镜头的一半。并且,在使用偏移功能时,最好搭配APS-C画幅相机使用,而在全画幅相机上使用偏移功能可能会导致画面边缘的暗角和成像变差。

尽管看起来老蛙镜头在移轴方面并不“称职”,但它也具备其他移轴镜头所不具备的功能。首先是15mm的广阔视角,比传统移轴镜头要广不少,在拍摄时能获得更具冲击力的画面。其次,就是其1:1的微距拍摄能力。与传统的50mm或100mm微距镜头相比,老蛙的15mm广角微距能容纳下更广阔的背景信息,视觉冲击力更强,同时景深范围也更大。

广角微距移轴镜头的独特效果

No.1 超广角——更大的视角

虽然像场并不足够,但如果你不使用老蛙15mmF4 MACRO 1:1广角微距移轴镜头的偏移功能,那么它就相当于一只全画幅的15mm F4超广角镜头。对比其他移轴镜头的17-19mm焦距,画面所容纳的信息更多,也更具冲击力。不过,画质方面依然是原厂移轴镜头更为出色。

No.2 微距——独特的广角微距

老蛙镜头的另一个有趣之处,就是其1:1的微距放大能力。与其他广角移轴镜头相比,你能通过它让被摄对象在画面中有更大的比例,拍摄时也可以靠得更近。对于野外的生态题材来说,广角微距能让摄影师记录下更多环境信息,这也是传统中长焦微距镜头所不能做到的。

TIPS:微距放大倍率

放大倍率就是当物体被拍摄到传感器上后的尺寸与物体原始尺寸的比例,1:1就表示能进行等比例的拍摄,1cm的昆虫在传感器上的成像也是1cm。这一数值直接决定了这只镜头是否属于微距镜头。此外,多数广角移轴镜头的这一数值在0.14-0.37之间。

第3类

单反镜头变移轴

要想玩移轴,就必须要有一只移轴镜头。这句话在单反时代或许是一个真理,但到了微单时代,它可能就会被打破。因为去掉反光镜后的空间能让附件厂商创造出许多新装备。

其实微单相机面世不久,还没有全画幅微单时,就有附件厂商推出过移轴转接环。这类转接环在将单反镜头转接到微单相机上后,可以利用转接环上的特殊机构进行倾斜或偏移,让普通单反镜头摇身一变,成为移轴镜头。

不过更为成熟的方案还是来自老蛙的MSC魔法移轴增距镜,它采用了内置镜片进行像场放大的原理,虽然牺牲了一些焦距和光圈值,但换得了更大的偏移范围和全画幅微单也可使用的便利。也就是说,当你将一只单反镜头通过这只转接环安装于索尼的全画幅微单上后,焦距和光圈值都需要乘以1.4倍,但与此同时也获得了媲美专业移轴镜头的透视调节能力。

在操控方面,这只转接环也可以通过转动类似变焦环的圆环来调节移轴量,非常便利。并且可以进行360度的旋转,方便切换偏移的方向。

不过,由于这个转接环没有任何电子芯片和触点,所以转接后不能进行参数调节,特别是佳能镜头无法设定光圈。因此,用它转接有光圈环或光圈拨杆的尼康超广角镜头最为合适。

TIPS:镜头像场是什么

以往,镜头转接只能“大转小”,即大像场镜头转接到小画幅机身。比如全画幅镜头转接到APS-C或M4/3机身上,但老蛙的这个转接环由于使用了像场放大设计,让原本镜头的成像圈变大,从而在使用偏移功能后依然不会出现暗角。

第4类

镜头的“超频”

提到“超频”,我们想到的是电脑上CPU的用法,也就是让处理器以更高的主频工作。那么,镜头的超频又指什么,与移轴镜头有什么关系呢?

由于很多移轴镜头都拥有远比一般135全画幅相机要大的像场范围,甚至可以覆盖像富士GFX系列和哈苏X1D这样的中画幅微单数码相机的传感器。加上微单相机本身法兰距较小,允许单反镜头的转接,因此像佳能17mm、24mm等移轴镜头被很多玩家转接到中画幅微单机身上使用。

这时,由于传感器变大,镜头的等效焦距也会发生变化。确切地说,需要乘以0.79的系数,也就是17mm移轴变成了等效大约13.4mm F3.5的超广角镜头。因此,题目中的超频,实际上就是指焦距变得更广了。

这对于目前中画幅微单相机的广角镜头阵容是一个巨大的弥补。并且,在转接之后,还可以进行轻微的移轴操作,但最好不要将镜头偏移到最大值,否則边缘画质还是可能会变差。这类转接更多地还是将移轴镜头当作超广角镜头来使用。

两问两答移轴镜头

看完了前面讲述的四种玩法,不知你对于移轴镜头是否有了全新的认识。可能关于移轴镜头和移轴摄影你还有许多疑问,最后我们再通过两个问题,既是解惑,也是总结。

旅行拍摄,多带一只移轴值得吗?

如果你想获得最佳的成像效果,那么原厂移轴镜头是绝佳之选。但是,由于体积很大,像佳能17mm、尼康19mm镜头的镜片过于突出而容易划伤,所以对经验不足的用户来说还是有点难度。不过,本文中提到的移轴转接环提供了一个另类而折中的方案,可以让你先浅尝移轴摄影的魅力,也能降低成本。此外,如果你对生态微距摄影感兴趣,那么老蛙的超广角移轴值得一试,它的体积小巧,还能安装滤镜来保护前组镜片。

后期处理能替代移轴镜头吗?

众所周知,在Photoshop等软件中,都有可以调节透视和模拟微缩景观效果的滤镜,甚至在一些手机APP中也能做到这两项堪称移轴镜头专利的功能。不过,前期拍摄时使用移轴镜头依然有两个无法替代的优势。首先,对于透视调整来说,后期处理相当于将画面进行拉伸处理,如果幅度过大就会降低画面细节或整体像素。其次,对倾斜调整来说,软件只能模拟虚化效果,而无法自由操控焦平面。当然,后者也可以利用多张不同焦点的照片进行堆栈来实现,但较为复杂。此外,对视频拍摄来说,移轴镜头也独具魅力,这是后期很难做到的。

猜你喜欢

广角广角镜头微距
微距下的昆虫
文化广角
文化广角
上海夜景
大师教你微距摄影
广角
广阔天地
漂亮的微距摄影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