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色

2019-03-25王卫光

大众摄影 2019年3期
关键词:枯树枝牛仔巴西

摄影师

王卫光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华侨摄影学会顾问。旅居巴西多年,拍摄了大量巴西社会人文图片,并为推动中国与巴西文化交流策划过多次展览。曾荣获佳能2012年度十佳专业摄影师称号等,2015年出版巴西专题摄影画册。2016-2017年,在巴西、中国举办个展。

巴西东北部的贝尔南布戈、塞阿腊、巴腊伊帕、比奥依和巴伊亚等广袤地域被称为巴西的干旱之地。那里常年缺少降水,与巴西其他肥沃富饶的土地相比被视为不毛之地。然而,在这一地区却有一个独特的群体传承百年,延续至今。这就是我拍摄的主人公“巴西塞尔当牛仔”。

巴西牛仔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练就了坚毅、勇敢的性格,在豪爽乐观的生活态度中逐步滋生孕育了自己的文化,成为巴西社会一个独特的社会人文符号。他们在荒原以铜铃吆喝牛群,以随口吟唱的歌谣抒发心中的寂寞。

巴西东北部著名歌手路易斯·孔萨卡曾以深沉、激昂的歌声传颂牛仔的心声。那些脍炙人口的歌谣风靡巴西,也促使我开始关注这个人群。我希望能够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巴西牛仔,用相机去寻觅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世界。

2018年了月和11月,我与巴西摄影师分两次访问、拍摄了牛仔们的聚集地区贝尔南布戈州塞利达小镇。尽管我在巴西生活了很多年,但对于巴西牛仔的生活和这个独特群体并不十分了解。所以对这两次的拍摄都提前进行了一些准备工作。

在参加牛仔日的盛会中,当头戴皮头盔,身穿手工缝制的牛仔服饰的牛仔们骑着高头大马进入到人们视线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特有的气质——在较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延续和生存所具有的凝聚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因此,当我观察到有一辆宣传车在牛仔队伍前面时,设法登上车,居高临下进行拍摄,在俯视拍摄中展现了马队延绵至远,体现出这支队伍的气势。

捕牛竞技是牛仔日一项重要的活动,牛仔需要展示出他们的机智、勇敢和高超的技能。在丛林中捕牛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此时的牛显示出一定的狂躁,在丛林中飞奔,根本没有规律。牛仔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牛尾,取下标志才能取胜。在枯树枝之间骑马飞奔的牛仔往往会被枯树枝将脸划的鲜血淋漓。而我拍摄时也面临着不定因素和一定的危险。为此,几名牛仔围在我的周围,保护我的安全,我在丛林的边缘,在牛出栏飞奔的时候采用几种方式进行拍摄,其中也采用了慢门拍摄,通过虚实相间的影像表现了非同寻常的捕牛现场。

在拍摄中,我来到了牛仔们的农场和家中,体验他们每天的生活,与他们一起出行,看他们挤牛奶、做奶酪、锯牛角。闲暇时则促膝聊天,好客的牛仔们会拿出当地著名的甘蔗酒一起畅饮。他们与我拉家常就像自家人一样无拘无束。他们的真挚刻印在我的心中,也毫无保留地定格在我镜头的影像里。牛仔们丝毫不介意我用相机拍摄他们生活中真实情感的瞬间。

在我的影像中有他们强悍、勇猛的一面,也有日常中中溫情的一面。牛仔们非常希望后代子承父业,他们孩子也十分崇尚父辈,但现代生活的诱惑使年轻一代开始与父辈的行当渐行渐远,这个古老传统的牛仔行当似乎面临着消亡。从牛仔们的谈吐中我已经感觉到了他们的一丝惆怅。

我与牛仔们前后相处的二十多天时间在他们的牛仔生涯中无疑是短暂的时光,但在我的记忆和影像里却成为永恒。

相关链接:

2019年2月26日-3月24日,王卫光同名影展在北京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展出。展览现场将有多幅高1.7米的巨幅照片呈现,展厅顶部则以大量牛仔肖像铺陈。置身现场,仿佛穿越时空,与那些巴西牛仔们有一次近距离的心灵对话。

猜你喜欢

枯树枝牛仔巴西
牛仔袋
贝壳、枯树枝与松球
枯木逢春
竹节虫的外衣
墙挂画
巴西战舞
牛仔牛仔,摇摇摆摆
何处得清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