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事会特征对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影响探析

2019-03-25王思薇武宇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技术效率零售业

王思薇 武宇

内容摘要:为研究董事会特征对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力度,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其2001-2016年的技术效率,并基于Panel数据,建立数理统计分析模型。实证结果显示: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董事会规模与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董事前三名薪酬总额、高管学历与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董事会持股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董事长是否变更与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应继续完善董事会特征以提高其技术效率。

关键词:董事会特征   零售业   技术效率

引言

随着中国综合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国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32316.3亿元,比2011年增长77.5%,可见,社会消费需求逐步提高并且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这与零售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零售企业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础,是引导生产、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是繁荣市场、保障就业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中國零售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但也存在董事会不完善等问题。董事会不完善导致其决策科学性不足,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可持续性发展。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与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零售业上市公司董事会,并以此促进其技术效率的提升,已成为中国学者高度关注的一大课题。

文献综述

随着技术效率理论的诞生和技术效率测量方法的推广,中国学者开始对零售企业技术效率进行研究。雷贵荣、彭纪生(2010)以江浙沪14家上市零售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以总资产和员工人数为投入,主营业务收入为产出,运用DEA方法测算其技术效率,结果发现虽然江浙沪零售企业的技术效率普遍较低,但总体呈现上升发展趋势。刘似臣与魏芳兰(2010)、王建祥与金剑等(2014)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度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发展趋势,指出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普遍呈逐年上升趋势。张红琴(2017)以资产总额、营业成本和职工人数为投入,营业收入、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为产出,运用DEA方法估算60家零售企业的技术效率,发现其技术效率整体呈现递增趋势。付贝贝(2016)以总资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财务费用为投入,每股收益、营业收入和投资净收益为产出,实证分析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2005-2014年的技术效率,研究结果显示零售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较低,存在较大的资源浪费现象。

国内外学者以制造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商业银行等为研究样本,对董事会特征与技术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国外学者John、Senbet(1998)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对制造企业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张宗益、熊浩(2008)以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董事会规模、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独立董事比例三个指标衡量董事会特征,实证分析董事会特征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董事会规模与技术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效率的提升,而独立董事比例对技术效率则有显著负向影响。陈结谊(2008)以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运用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两个指标衡量董事会特征,研究董事会特征对上市商业银行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与其技术效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独立董事比例与其技术效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任志刚、丁国荣(2010)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CEO的两职合一三个方面衡量董事会特征,实证检验董事会特征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发现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CEO的两职合一均与公司技术效率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指出董事会特征对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具有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李国龙、张英杰(2010)以25家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独立董事人数衡量董事会特征,分析董事会特征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独立董事人数越多,公司技术效率越高,因此认为董事会特征与技术效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目前,鲜有学者以零售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董事会特征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雷贵荣、彭纪生(2010)运用董事会规模衡量董事会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的扩大将会导致其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难度较大,决策效率与技术效率降低,因此指出董事会规模与零售企业技术效率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

上述学者运用不同方法,选取不同投入与产出指标对零售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以及董事会特征与技术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第一,解释变量的指标选择不全面,即所选择指标不能全面衡量董事会特征,导致研究结论不准确;第二,以零售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测度董事会特征对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影响的研究过少,且现有研究以江浙沪14家上市零售企业为研究样本,选取的样本单元较少。基于此,本文首先运用DEA方法测度2001-2016年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然后以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持股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董事长是否变更、董事前三名薪酬总额、高管学历为解释变量,基于Panel Data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实证检验董事会特征对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具体影响方向和影响力度。

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测度方法。和其他技术效率测度方法相比较,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可以运用多投入、多产出指标测量各研究样本的技术效率,并且能够避免价格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剔除了上市年限较短、主营业务发生变更以及被PT和ST的公司后,选择中国50家零售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总资产(单位:元)、固定资产(单位:元)和员工人数(单位:人)为投入,净利润(单位:元)为产出,运用DEA方法测度2001-2016年中国50家零售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

董事会特征对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影响研究

(一)模型建立与变量选择

本文根据董事会的内涵与职能,选取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持股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董事长是否变更、董事前三名薪酬总额、高管学歷为解释变量,技术效率为被解释变量,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为控制变量,实证分析董事会特征对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影响。因此建立以下模型:

式(1)中,Yit表示2001-2016年各个零售业上市公司第t年的技术效率,运用DEA方法测度;X1it表示各个零售业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情况(当董事长与总经理为同一人时,其值为1,否则其值为2),X2it表示各个零售业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X3it表示各个零售业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比例,X4it表示各个零售业上市公司董事会持股比例,X5it表示各个零售业上市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次数,X6it表示各个零售业上市公司董事长变更情况(当董事长发生变更时,其值为1,否则为0),X7it表示各个零售业上市公司董事前三名薪酬总额,X8it表示各个零售业上市公司高管学历,X9it表示各个零售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X10it表示各个零售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水平;β1it、β2it、β3it、β4it、β5it、β6it、β7it、β8it、β9it和β10it均为非随机变量,其含义为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持股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董事长是否变更、董事前三名薪酬总额、高管学历、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分别变化一个单位,将会引起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变化的系数;t为时期序号,t=1,2,…,10;β0为截距项,β1、β2、β3、β4、β5、β6、β7、β8、β9和β10均为待估计参数;εt为误差项。

(二)平稳性检验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需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检验数据的平稳性。如表1所示,该序列通过了0.05的置信水平,为零阶平稳序列,表明数据的平稳性良好,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三)模型选择检验

面板数据有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需要对面板数据进行模型设定检验,即进行Hausman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于Hausman检验的检验统计量为21.098611,伴随概率为0.2716,大于0.1,所以接受原假设,应建立随机效应模型。

(四)回归分析

本文采用Eviews8.0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到以下结论,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β1=-0.053145,β2=-0.015248,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其含义是当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时,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将会降低0.053145%;当董事会规模每增加1%,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将会降低0.015248%。因此,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董事会规模对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其原因为:第一,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会使决策权和经营权集中于一人,导致“内部人控制”的现象,造成对股东权益的侵害,同时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使其职责过多,工作量过大,而其时间和精力有限,从而导致其工作效率较低,影响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提升;第二,较大的董事会规模会加大董事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难度,导致董事会功能紊乱,无法及时应对突发风险,从而导致零售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水平较差。

β3=0.387272,β4=0.043128,β7=0.000041,β8=0.054097,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其含义为当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持股比例、董事前三名薪酬总额、高管学历比例分别每增加1%,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将会分别增加0.387272%、0.043128%、0.000041%、0.054097%。可见,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持股比例、董事前三名薪酬总额、高管学历与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究其原因:第一,独立董事比例的增加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独立性,客观认识零售业上市公司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技术效率的提升;第二,董事成员持股的增加和薪酬的改善,有利于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董事,并激励董事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监督和参与职能,减少总经理、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第三,公司的经营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高管学历越高,其理论知识水平越高,管理能力越强,从而有利于促进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提升。

β5=0.043128、β6=-0.000487,但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即董事会会议次数、董事长是否变更与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导致该结果的主要原因为:第一,零售业上市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的次数较少,一般是在公司出现重大问题时才召开紧急会议,且会议的决策效率较低,导致其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第二,公司的重大决策需要经过董事成员的共同决定,而董事长的变更对公司的决策影响不大,同时,在研究期限内零售业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变更较少,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明显。

β9=-2.36E-12,β10=-0.506235。控制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其含义为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总资产、资产负债率分别每增加1%,其技术效率将会分别降低-2.36E-12%、-0.506235%,表明总资产、资产负债率均与零售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究其原因:第一,零售业上市公司的规模越大,导致企业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沟通难度越大,协调效率越低,阻碍其技术效率的提升;第二,资产负债率越高,公司举债经营的可能性越大,财务风险越大,影响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改善。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中国50家零售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董事会特征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董事会规模与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第二,董事会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董事前三名薪酬总额、高管学历与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三,董事会会议次数、董事长是否变更与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为继续完善董事会特征,促进技术效率的提升,零售业上市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确保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双方各尽其职以促进公司技术效率的提升;第二,根据公司自身的发展状况,建立合适的董事会规模;第三,增加独立董事,确保独立董事占董事成员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二;第四,继续完善董事的激励机制,加大独立董事股权激励政策的执行力度,并提高独立董事的薪酬;第五,不断完善人才招聘制度,引进先进的专业管理人才,提高高管人员的薪资待遇,改善其生活条件,防止人才流失,并定期对高管人员进行集中化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第六,增加董事会会议次数,并提高其决策效率,有效发挥其监督与参与职能。

参考文献:

1.雷贵荣,彭纪生.江浙沪零售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1)

2.刘似臣,魏芳兰.中国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J].调研世界,2010(8)

3.王建祥,金剑,孙文经.基于Malquist指数的河北省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河北企业,2014(12)

4.张红琴.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运营效率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14)

5.付贝贝.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3)

6.John,K.,Senbet,L.W.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board effectiveness[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1998(22)

7.张宗益,熊浩.基于DEA方法的董事会结构与技术效率相关问题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7)

8.陈结谊.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其技术效率影响实证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9.任志刚,丁国荣.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科学,2010,32(1)

10.李国龙,张英杰.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与公司治理[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猜你喜欢

技术效率零售业
效率才是新零售业本质
Retail Therapy
我国城市化对零售业发展的实证研究